李倩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英語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所以學生應當從小學習英語。在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英語教師應當為學生選擇符合其認知水平的閱讀材料,并且讓學生了解怎樣閱讀,從而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最大化地通過英語閱讀學習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培養英語素養。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新課改的提出,加之大量而地道的語言信息輸入是北師大版小學《英語》教材的一個特點,因此要想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教學任務便顯得十分艱巨。然而,目前的小學生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量太少并且缺乏科學的閱讀指導和訓練 這便為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一定的影響。實現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方法的深入研究便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一、開展閱讀教學背景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閱讀技能也被認為是最重要的語言技能之一。課程標準二級目標對小學階段的閱讀要求是:能借助圖片讀懂簡單的故事或小短文,并養成按意群閱讀的習慣。由于大部分農村小學面臨英語課時少、任務重的現狀,英語教師很難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英語閱讀活動。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可以采取課內閱讀、拓展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的方式。山科版小學英語教材從四年級上冊開始在每個單元增加“Try Yourself”拓展閱讀板塊,五年級每個單元的第三課時為語篇閱讀模式,現行英語教材為我們提供了唾手可得的閱讀材料。同時學校每周的英語走班選課(英語社團),也為課外繪本閱讀的開展提供了時間上的保障。在此基礎上如何開展適合本校學生的英語閱讀呢? 接下來我將以課例的形式進行介紹。
二、課例展示
(一)課內閱讀:基于核心素養,活用思維導圖課內閱讀教學,老師往往基于大綱要求,著重訓練學生對詞匯、句型的掌握,偏重于語言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在板書的設計上,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幫助學生梳理文本脈絡,加深對文本的理解。現以山科版小學英語五上《U7 They will say“Happy Spring Festival! ”》為例進行分析。這一課內容講述 Li Ming 和小伙伴一起在農村過新年的情景,這節課按照時間順序,講述了春節的傳統習俗: 收壓歲錢,除夕夜吃水餃、放鞭炮,大年初一穿新衣,走親訪友。授課老師獨辟蹊徑,打破文本編排順序,以 Li Ming 眼中的春節為主線,從春節的感受、春節的味道、春節的聲音、春節的顏色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在本課的拓展輸出環節,老師引導學生看板書,根據板書所形成的思維導圖一起來復述 The Spring Festival in Li Ming’s Eyes。師生對話如下: T: Children,Let’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Spring Festival in Li Ming’s eyes.The feeling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 Ss: Excited. T: The taste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
Ss: Jiaozi.
T:Great! let’s say the whole sentence.
Ss:The sound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fireworks.
Ss:The colour of the Spring Festival is red.
文本的處理過程是板書的生成過程,思維導圖的生成過程,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按照新的編排,輸出 The Spring Festival in Li Ming’s Eyes.這實現了文本內容由整體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體的回歸。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積極思考,對文本內容進行主動地分析、總結,促進了思維品質的發展。
(二)拓展閱讀
1.拓展閱讀: 關注思維品質,學會積極思考Try Yourself 板塊是課內閱讀的拓展,是由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過渡,多以故事為主,篇幅較短,趣味性強。在拓展閱讀中,學生能夠積極思考,發散思維,從而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思維品質表現為一個人的思維在學習過程中,以辨析、分類、概括、推斷、分析等方式呈現,并體現在其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的水平和特點。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現以五下 U3 Try Yourself 板塊 Losing Weight 為例進
行分析。故事講述大象一家因為太胖,想辦法減肥的故事。在初讀文本之前,老師出示故事主人公大象一家的圖片,讓學生嘗試進行描述。師生對話如下:
T: Look,this is the elephant family. Let ’s say
something about them.
S1 : They are too fat.
S2 : They likes eating junk food.
T: Wonderful! Let’s go on.
S3 : Their clothes are too small.
T: Good! You all have sharp eyes.Look at mum,she is
angry.What will she say? Let’s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語言和思維關系密切,兩者相互促進。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激發了學生的表達欲望,在思考、提問的過程中,調動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學習新課做好了知識和思想上的準備。
2.拓展閱讀: 滲透閱讀策略,運用閱讀策略指學生有意識地控制和調整閱讀過程。閱讀策略種類繁多,不同閱讀階段和水平的學生所采用的閱讀策略也不盡相同。如起步階段的學生閱讀中會經常使用“猜測或預測”的策略,根據封面或者插圖中的信息預測故事情節的發展。現仍以五下 U3 Try Yourself 板塊 Losing Weight 為例進行分析。在導入環節,學生對故事主人公有了初步了解后,教師提問: We know the elephant family should lose weight.
Can you guess what they should do? 這個問題一提出,學生便舉手回答,給出了各種預測,如 They should eat less
junk food./They should do sports every day./...之后,學生進行快速默讀,帶著預測整體感知文本。在默讀的過程中,學生自己的預測與作者的觀點進行碰撞,更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對文本細節的關注。預測是一項有效的閱讀策略。學生在進行充分預測之后,帶著疑惑速讀文本,提高了閱讀效率,提升了閱讀能力。
(三)課外閱讀:培養高階思維能力,發展閱讀素養。課外閱讀是課內學習的補充,兩者各具特點,相互促進。在現行教學體系下,上課內容主要圍繞教科書展開,為了應試,老師往往重視語言知識的學習,忽略學習能力的培養。課外閱讀取材廣泛,能夠激發起孩子的閱讀興趣,同時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的提出,為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提供了科學依據。這對于培養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發展閱讀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我們把批判性地評價信息、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信息素養及協作能力稱之為高階思維能力。
三、結語
我們發現,課內閱讀、拓展閱讀、課外閱讀各具特點,同時他們又互為補充,相互促進。通過三個課例,我們可以看到老師在開展閱讀課時重視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的滲透、思維品質的培養,以促進他們閱讀素養的提高。但是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還是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這需要一線英語老師立足于學情,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進行教學實踐,讓閱讀來點亮他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王薔,陳則航.中國中小學生英語分級閱讀標準(實驗 稿)[M]. 北 京: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 社,2016.
[2]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