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金明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車輛已不再是奢侈品,已進入了普通家庭。隨著人們對生活水平的高質量要求,對車輛的要求已從代步工具轉化為舒適性、安全性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對車輛的維護保養也越來越重視。四輪定位是車輛底盤重要的一項維護,當車輛出現一些問題故障時,必須對車輛做四輪定位,而前束調整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項。
關鍵詞: 理實一體化 ?四輪定位 前束調整 教學
汽車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底盤零件的磨損、維修、更換等因素的影響,會造成車輛定位數據發生變化。一旦數據變化超出規定范圍,車輛行駛必會出現異常。如輪胎異常磨損、車輛不能正常直線行駛、方向盤回正困難等。這些現象將會導致車輛的舒適性和安全性急劇下降,必須對車輛做四輪定位,四輪定位如此重要,我們不僅要在理論上完勝,還要在實踐中將其征服。
前束是否調整合適,對汽車前輪輪胎的磨損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且對汽車的操縱性能也有很大影響。為了保持合適的前輪前束值,需要定期進行四輪定位,四輪定位調前束就是將兩輪前后距離差調整至符合規定的前束值。
1、理論基礎
理論教學不能缺少,是為后續的實操教學作鋪墊。理論教學是基礎,有了理論基礎才能更好的實操、才能掌握技術。在四輪定位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的理論教學:
前束的作用主要是為了使車輛能夠自動回正,保證汽車穩定的直線行駛,當轉向輪在遇到外力的作用發生偏轉時,能隨即自動回正到直線行駛的位置。前束能夠抵消因外傾導致的兩側車輪向外張開的狀態,前束狀態下造成的兩側車輪向內側的滑動也會與外傾導致的滑動相抵消,使車輪基本能夠以無滑動的方式平行向前滾動。而車輪前端距離大于后端時,稱之為負前束,或前展,這種設定是為了抵消車輪內傾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樣是為了車輪能夠平行地向前滾動。這種回正作用是由轉向輪的定位參數來保證實現的,前輪前束就是這些定位參數中的一種。
腳尖向內,所謂“內八字腳”的意思,指的是左右前輪分別向內。采用這種結構目的是修正上述前輪外傾角引起的車輪向外側轉動。由于有外傾,方向盤操作變得容易。另一方面,由于車輪傾斜,左右前輪分別向外側轉動,為了修正這個問題,如果左右兩輪帶有向內的角度,則正負為零,左右兩輪可保持直線行進,減少輪胎磨損。
所謂前束,是指前輪前端面與后端面在汽車橫向方向的距離差。前束問題指的就是汽車輪胎內撇還是外撇的問題,通俗點的說法就是從上往下看輪胎是呈內八還是外八,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
汽車的轉向車輪、轉向節和前軸三者之間的安裝具有一定的相對位置,以實現更理想的車輛直線行駛穩定性、轉向便利性(轉向輪)及減小輪胎和機件的磨損。最理想的狀態便是,車輛在加速、制動及轉向時,四個車輪都能夠保持垂直與路面的狀態,即與路面保持最大的接觸面積。這種具有一定相對位置的安裝叫做車輪定位,也稱前輪定位。
2、前束的影響
2.1前束不正確時會出現以下現象
前束過小,車輛方向不能自動回正,車輛高速行駛時方向發飄(前輪前束過小);前束過小會導致輪胎內側偏磨,方向盤變重,高速時不穩定,油耗增高等。前束過大會導致車輛輪胎過度偏磨或者輪胎“啃胎”。同時,方向盤轉向沉重(前輪前束過大)。前束過大,還會造起左右輪胎的外側磨損不一樣或外側咬胎,行駛時方向盤有拽動感且行駛不穩定,過小坑時方向盤有明顯晃動感。為了保持合適的前輪前束值,需要定期進行四輪定位。
2.2 車輛出現以下情況時需要調整前束
直行時須緊握方向盤,否則汽車會跑偏; 輪胎出現異常磨損,如輪胎單側磨損或出現凹凸狀、羽毛狀磨損;轉向時方向盤太重、太輕以及快速行駛時方向盤發抖;車輛更換輪胎、車輛轉向節以及減振器等懸掛系統配件后;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維修后;當新車行駛0.3~1萬公里;底盤相關部件壽命縮短,球頭和拉桿反復損壞等。
3、前束調整方法
車輛行駛時方向右偏,那么左邊的車前輪的前束需要調整小一些。啟動車輛,方向盤向右轉到最大角度,此時左車輪向外偏出,左輪的前束桿露出,使用專用扳手,先松動固定緊固螺母,逆時針轉動前束桿,前束桿轉動90°,此狀態左前束桿變短,相應前束角度值改變。如需增大前束角度則反向操作即可。
同樣的方法,調整右前輪的前束數據。順時針轉動前束桿,前束桿轉動90°,此狀態左前束桿變長,相應前束角度值改變。如需增大前束角度則反向操作即可。
調整后需要路試車輛,直線測試車輛跑偏情況。如果有問題或者效果不佳,則需再次進行調整,此時調整的角度需要減小,直到滿意為止。
4、注意事項
當前束調整的非常準確時,由于軸頭間隙的因素,輪胎磨損度的因素,左右輪胎氣壓不相等因素,轉向系統不良等因素的影響等,汽車行駛時仍會產生不良現象,這也是做電腦四輪定位最頭疼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只有憑經驗對產生的現象作綜合分析,排除影響因素或更換配件。全部四輪定位參數之間是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的工作,因此,當某一個角度無法調整時或調整正確后仍然產生不良現象,這時可靈活的考慮將與之相關的另一個參數跳到非標準狀態,來彌補無法調整參數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以跑偏為例,一輛車如果可采用將前輪外傾調整為向相反方向跑偏的趨勢來抵消退縮角帶來的不良影響,另外一種現象,原本不跑偏或輕微跑偏,但在前輪前束調整后出現跑偏或跑偏加重,人們很容易把這一現象歸因于前束調整,其實不然,因為車輛在直行時總是處于左右兩輪前束相等位置,所以前束本身不會造成跑偏。但如果前束不對,輪胎與地面摩擦力加大,反而可以掩蓋跑偏。事實上此時車輛內由于其他原因已經具有跑偏傾向,不過是被掩蓋了而已。跑偏傾向被掩蓋時,往往表現出吃胎較為嚴重。
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實操時操作的規范性、流程性,工量具使用要規范、安全,可單人操作也可多人配合操作。
參考文獻:
汽車維修技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