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蘭
摘 ?要:主要研究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分析了讀寫結合的內涵與作用,總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對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新課標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出了培養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新的教學任務。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是不可分割的素質與能力整體,在小學語文的閱讀以及寫作教學中,也應該遵循整體性的基本原則,積極探索應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實現小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均衡發展。
一、讀寫結合
(一)內涵
讀寫結合是指閱讀與寫作的整體教學,依托文本,結合文本寫作內容,同時進行閱讀、寫作教學,均衡發展學生的閱讀、寫作以及思維能力。魏小娜認為,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總結為促寫作、促閱讀以及任務推動三種不同類型,并且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具體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目的和側重點均有較大的不同。張志公則指出,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客觀現象與自然規律,閱讀與寫作的教學都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組成內容和主要培養目的,因而讀寫結合并不是單純的以讀促寫或以寫促讀,不可厚此薄彼,二者之間是均等協同的。
(二)現狀
1.教師對讀寫結合的理解存在偏差
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出現了教師對于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理解認知不足的情況。新課標要求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應該是整體性的,具體的能力素質之間相互不可割裂。但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際中,卻出現了教師對于讀寫結合理解不當的情況,把讀寫結合當成了提高閱讀教學或者寫作教學水平的教學技巧與工具,沒有充分認識到閱讀和寫作是不可分割的素養集合,導致讀寫結合教學的目標設置不合理,教學方法也不科學,違背了學生的客觀認知規律,不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及知識層次的實際情況,影響了讀寫結合教學模式教育功能的正常發揮。
2.教學方法創新性不足
新課標重視教師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的優化以及教學方法技巧的創新,但是在小學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缺乏創新性、教學效率不高等問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習慣于通過板書、朗讀、逐字逐句精分析的形式進行閱讀教學。雖然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考點,但是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度不高,缺乏學習興趣,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科的長期學習與發展。與此同時,小學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承受著來自績效考核、學校、家長、學生、社會的多方面壓力,導致教師過分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閱讀教學功利性過強,把知識的學習掌握以及記憶當成第一教學要務,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不利于讀寫結合教學的開展。
二、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在閱讀教學中積累語言
語言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積累過程。小學生知識積累少,認知有限,缺少生活經驗,掌握的漢字、詞句較少。為了擴大學生的漢語詞句等基礎知識的儲備,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養成積累寫作語言知識的習慣。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10課《日月潭》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拿出自己的素材本,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字詞、句子,整理總結自己喜歡的寫作手法,比如“茂盛”“倒映”“朦朧”“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右邊像彎彎的月亮”等。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養成摘抄整理的習慣,積少成多,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逐漸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二)利用閱讀啟發寫作
教材中有大量寫作技巧高超、語言豐富,并且對學生的寫作有很強啟發作用的課文,教學在閱讀教學中,應該充分開發利用課文教材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20課《花的勇氣》的課堂教學中,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學生已經了解了課文的寫作主旨,掌握了生字生詞和寫作手法之后,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寫作課后作業:“同學們,花有勇氣嗎?請大家仿照這片課文,寫一篇題目擬人的作文。”通過對課文寫作技巧的模仿,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利用閱讀教學中掌握的知識來進行寫作,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閱讀教學知識的掌握,也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續寫發散思維,發揮想象力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避免學生因為沒有寫作素材而大腦一片空白,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續寫,在課文已有的框架基礎上,發散思維,發揮自身想象力,減少寫作對孩子的束縛,同時也不會因為要求太過寬泛而無從下手。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21課《雪孩子》的課堂教學中,課文最后,雪孩子變成了一朵美麗的白云,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們拋出問題:“同學們,雪孩子會回來嗎?今年冬天,會再下雪嗎?如果雪孩子回來了,和小兔子重逢,那會是什么樣的場景呢?請同學們續寫一段故事吧!”這樣的續寫,不僅能夠升華學生閱讀學習的感性收獲,也能夠發揮學生想象力,培養學生寫作興趣,充分發揮了閱讀教學對寫作的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綜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模式的應用,需要做好續寫任務的布置、閱讀遷移寫作教學、閱讀中對語言素材的積累三方面工作,才能充分發揮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協同作用,更充分地開發和利用閱讀教學材料在寫作教學中的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蒙晗.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J].小作家選刊,2017.
[2]尹品芳.讀寫相攜因文而練——-小學語文讀寫結合的幾點淺見[J].華夏教師,2017.
[3]丁科文.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研究[J].開心:素質教育,2017.
[4]程艷.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中華少年,2017.
[5]藺芳.核心素養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探究[J].新課程(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