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婷
摘要:重視幼兒數學的滲透教育,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運動和生活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會到數學活動的有趣性,就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教學目標。但是如何讓數學活動成為孩子喜歡的活動,提高教育的趣味性是關鍵。
關鍵詞:幼兒園 數學 趣味性 教學策略
《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如果把幼兒園的數學教育單純地教給幼兒兒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只滿足幼兒兒記住了一些數字,學會一些加減法,那么幼兒對數學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教師也會失去教數學的興致,致使課堂變成小學化教育。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幼兒數學的滲透教育,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運動和生活中,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動中學,體會到數學活動的有趣性,就既可滿足幼兒的游戲和活動需要,又可很好地完成數學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在生活中觀察
為了讓孩子們有數學活動的經驗,要在除了集體活動的時間或者親子活動時間,多帶孩子們去散步、參觀或者參加各類活動,引導孩子們主動觀察事物,培養他們主動觀察的能力,有意識的指導他們在觀察時了解數學的知識。比如:在早接活動時,孩子們在進行桌面玩具活動,我會引導他們觀察玩具的不同顏色的分類,排序區分大小顏色等,這樣就不同特意用集體教學的枯燥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數學教育;在午餐的分餐具午點的分食物環節我會讓孩子們鍛煉,他們在分類中會感知物體的數量以及與小朋友的一一對應關系;在戶外活動欣賞春天時會讓孩子們觀察物體的數量;在建構區里面,讓孩子們邊建構邊思考哪一塊更高哪一塊更低。在家園共育中,家長和教師經常引導,可以提高幼兒對事物的觀察比較能力。
二、教師的引導
在學習活動中,教師的引導至關重要。
比如:孩子們喜歡老師,會經常和老師聊天說一說家里的事情,有一天,昊昊跟我說他媽媽買了蘋果和桃子,要請我吃,我就問他媽媽買了幾個蘋果幾個桃子,他突然說“啊!我不知道,我忘記了”。然后我讓他回去數一數問一問,第二天再來告訴我;當有的孩子們和我聊天時,我也會告訴他們我家里有幾個蘋果,又買了幾個蘋果,一共多少個蘋果,這樣孩子們就知道了這個意思,以后他們會來跟我說家里有什么,又買了幾個,一共有多少個。這就是引導的效果,也是思維的習慣,孩子們會互相影響。
三、區角游戲的趣味性操作
為了讓孩子們在趣味性中感知數學,我們設置了數學區,孩子們會將廢舊的物品帶到幼兒園來,老師會把這些材料制作成使用的教具以及一些可以操作的活動材料,讓幼兒自愿自主的動手操作,提高孩子們的積極性,充分的利用了班級環境,使廢舊的材料充分的發揮其最大的作用,營造一種輕松愉快有趣的數學活動的學習氛圍,在動手的過程中,牢固的掌握數學活動的規律和意義。
我們會讓孩子們自己首先制作帶來的材料,在這樣的過程中,可以提升孩子們的操作能力與經驗水平,利用這些他們自己帶來的材料結合生活實際的游戲,也可以讓幼兒輕松的參與,有效的學習數學知識。在戶外活動中,有小貓捉魚兒的游戲,我們會讓當小貓的孩子數一數他捉到的魚兒,并且比一比哪一個小貓捉到的魚兒比較多;在桌面玩具活動時,讓幼兒自己點數擺了幾個房子,用了幾個雪花片,玩了幾個玩具;在玩抱一抱游戲時,老師說到數字幾時,幾個孩子就抱在一起。
在區域活動的各類操作活動中,設計精美而又實際的操作材料,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孩子們在喜歡欣喜的心情中,感到了數學活動的趣味性,在游戲活動中進行數學教育,幼兒玩得高興開心,學得也很認真,練得積極性高,得到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四、游戲中積累數學經驗
可以說游戲是孩子們最愛的活動,傳統的數學活動很枯燥,那么把抽象的、枯燥的數學知識與生動活潑的游戲緊密的結合起來,就能夠使孩子們積極主動的學習應用數學,獲得相應的數學經驗。
在游戲活動中,他們的好奇心會促使他們產生很大的學習的動力,為了引發他們的學習動力,寓教于樂,把玩具和游戲結合,是孩子們最樂于接受的一種方式,而每一次新的游戲都增加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點子,不同的玩法,循序漸進的培養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大量的角色游戲中,有很多的學習數學的機會,在超市活動中,幼兒可以將物品分類擺放,并且在買賣的過程中學會加減;搶椅子這一個經典的游戲,讓孩子們比較數的多少和大小等。
五、把數學活動滲透到一日生活中
為了不讓孩子們在集體教學活動時喪失對數學活動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在其他的活動環節時讓孩子在參與中領會數學的意義。比如:在區域活動結束后,要求幼兒把物品歸類整理好;在分餐具的環節,讓值日生數一數每一桌幾個小朋友,有哪一些沒有拿到,幾個又拿到了;在積木活動時讓孩子們用不同的規律,大小、顏色、形狀來擺放積木,老師在適當的進行回應、表揚,這樣孩子們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有關數學的知識,而且還可以滿足幼兒的成就感,培養他們對集體服務的習慣。這些對于老師來說比較容易,刺激了孩子能夠主動參與課堂的教學,使老師能夠輕易地教,幼兒能夠輕松的學習。生活當中處處都貫穿著數,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環節中,也到處充滿著數學,因此,老師要有意識的進行引導,讓孩子們觀察,比較,在不經意間就學到很多新的數學知識,體會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綜上所述,我們會發現所有的活動最好的呈現形式就是游戲,游戲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中占了很大的位置,幼兒在游戲中輕松的自主的掌握了數學知識,學習用簡單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喜歡數學活動。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從幼兒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數學,根據不同孩子的發展需求以及他們的求知欲望,將數學活動相應的數量、形狀、時間和空間的知識自然的與主題、其他的教學領域、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環節相結合,促進孩子們的多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2.《皮亞杰教學理論》
3.《無處不在的幼兒數學教育》趙一侖
4.《幼兒教育學》人民出版社
5.《淺議趣味性數學教學》符捷.南昌教育學院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