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星榕 金泰樸 王陸 黃澤坤
摘要:在現代化產品設計中,裝飾設計可以渲染產品的時尚氣息與藝術氛圍,提高產品的審美品格,強化并且突出產品的局部視覺效果,形成視覺張力。本文主要介紹在現代主義思潮的新形勢之下,對工業設計中裝飾手法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并提出了裝飾可以提升設計品質的觀點。
關鍵詞:裝飾設計;產品設計;運用
引言:裝飾與設計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如若說設計是一種功能因素與綜合美學的規劃行為,那么裝飾則更加趨向于基于文化的表現形式。伴隨著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類產品越來越趨向于“黑箱化”,也就是將所有的電子原料都微縮在一個立體的盒子中,其外觀不再反應功能與作用。隨之帶來的是更加簡潔方便的人機界面與多功能因素的融入。
一、現代主義下的產品設計
在對產品設計本質進行分析中,二十世紀時期的設計師匯集了三大要素的核心思想,并把它們轉換成“功能、形勢、結構”這樣的現代化語言。伴隨著科技與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使技術從傳統的基于經驗的手工制作、簡單工具轉變為應用科學理論。就建筑空間而言,大部分建筑師都是崇尚從二維的角度來理解與設計建筑空間,現代主義建筑思想的空間論也是從客觀的物理空間與抽象的數學空間來規劃與理解建筑空間的。這種源于科學的建筑空間從本質上而言是基于技術本身的,這不但在于幾何空間的有機組合上,更加重要的在于科學與技術的聯系上。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現如今,科學基于技術很容易理解,同樣,基于科學的現代主義建筑思想的空間論,本質上基于現代技術也是十分合理的推論。 至今為止,這種理念仍舊流行在當代,在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影響下,電子產品大部分由傳統的屏幕、按鈕結合形式轉換為現代的屏幕與盒子構成的形勢,這與之前的現代主義建筑有著重合似的相似,筆者稱之為現代主義產品。
二、現代主義下裝飾設計在產品設計中的運用
不可置否,這種簡潔又實用的設計理念讓我們將其延續至今,并且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各方各面,高效、實用的生活方式也建立在生活產品的形式之上。然而在很久之前人們的生活缺少了一絲意味,由原本的“少即多”轉變為了“少即單一”。那些原本意味深長的裝飾漸漸與生活脫離開來,似乎現代高效、高品質與高節奏的生活中人們已經沒有空閑功夫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品味與關注。如何讓饒有意味的裝飾重新回歸到現代化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現代化的產品中,許多企業都在思考這一個問題。手機行業一直把手機定義為具有通話功能的機器,隨著電子產業的不斷興起,各大廠商也在忙于對新技術進行研發與探究,二十世紀末期手機在中國得到了大規模的普及,也在一定的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今三十年過去了,手機在被賦予方便人們溝通交流的基礎上,又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與價值。十年前,人們開始對方塊式的按鍵手機漸漸失去了興趣,而各大廠商也在根據人們對的生活需求以及潮流趨勢,不斷對手機進行推陳出新。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崛起,現階段的手機早已不是那個功能與形式單一的機器了,在外形與功能上都被重新賦予了新的含義。小米、華為手機的不斷興起也重新將裝飾設計推向了一個更高的地位,而在冷峻產品一度占領市場的背景之下,中性的溫情產品重新回歸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裝飾藝術”運動在裝飾和設計手法上為我們提供大量的可借鑒的資料與數據,從材料的應用到裝飾的動機,直到產品的表面處理技術,無論是各方各面,這種風格都有很多學習與借鑒的地方。它的人性化與機器結合、中西文化結合的嘗試在二十世紀八十年取得了人們重新的認識,而在后現代主義風格中才再次受到重視,更是后現代主義時期關鍵的研究核心。就形式而言,這個設計運動的風格與后現代主義風格有著密切的聯系,在形態與意識上也有極其相似的地方,因而對于它的研究與了解就更有意義與價值。
另外,由于裝飾是一種人類長期的藝術活動,所以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更具豐富的蘊涵,其汲取了民族和民間團體對生活的共同認識、對美好生活不一樣的理解,因此,對外展示一個民族和國家的有效手段就是展示其工藝作品。例如在2008年開展北京奧運會時,五福娃的設計便是采用了中國傳統的紋樣與故事向世界來詮釋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與傳承,而此紋樣也在眾多的場合中出現,成為了2008年最受歡迎的流行紋樣之一。紋樣、材料、色彩是產品裝飾設計中的三個核心因素。其中紋樣的功能最為強大,材料排第二。裝飾強調的是“師承自然”,這也使得人們在使用產品的時候可以喚醒人們心中對于自然與美好事物的回憶與憧憬。
首飾與時裝配件也是“裝飾藝術”風格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成就,有些專門生產昂貴首飾的廠家便采用這種風格而聞名于世界,他們生產的首飾與裝飾品便是采用寶石與金屬或者是水晶制作完成,因此價格十分昂貴。常用的材料除了金子與銀子之外,還有各色的寶石、珍珠等。由于時裝設計的出現,隨之而來的就是對于服裝裝飾配件與各種新型配飾的要求。多變的發型對于發卡、頭部飾品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不斷追求,人們對各種項鏈、化妝品、耳環、腰帶、包包、戒指等的需求也在大幅度增加。
三、裝飾與文化趨向
很多設計家采用幾何造型風格、古埃及風格以及西方風格,而色彩明亮、富有裝飾性的動物與人體造型使得產品效果更加的具有趣味性。科技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也在裝飾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促進文化藝術的改革創新,新的科學技術問世可能會致使新的藝術形式產生。現如今是科學技術的時代,也是物質文化與生活飛速提高的時代,作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藝術設計,必然要跟隨潮流的趨勢、人們的審美觀念進行創新與發展。
與徒手繪制相比較而言,電腦設計對于圖像、圖形、文字的處理更加精簡與方便,還可以快速的將屏慕上的畫而效果轉換成印刷品。電腦設計可以有效的表達設計師抽象的創意與設計方案,利用各種圖形軟件,使圖像達到一種意想不到的效果。電腦設計使設計師受到一定的啟發與思考,從而設計出更加理想的設計效果。但是必須明確的是,電腦僅僅是作為一種輔助工具,絕對代替不了人的大腦。在藝術創作中,設計師的意念是排在第一的,其應在熟練的掌握各類圖形軟件的同時,具有美學修養,懂得藝術創作規律。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裝飾作為產品設計的輔助手段,可以在產品設計中提高文化底蘊、引領市場潮流趨勢,那么如何使用裝飾的表現手法,是每一位產品設計師應當認真探討與鉆研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楊涵. 中國傳統裝飾藝術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 藝術科技, 2017, 30(2).
[2]劉煒. 現代產品設計中的裝飾藝術研究[J]. 明日風尚, 2017(2).
[3]楊軼斌. 裝飾雕塑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J]. 青春歲月, 2017(3):46-46.
作者簡介:
賀星榕,1997 12 02,男,遼寧盤錦,產品設計,大連工業大學
金泰樸,1996 07 25,男,遼寧大連,產品設計,大連工業大學
王陸,1998 02 12,女,遼寧大連,產品設計,大連工業大學
黃澤坤,1998 04 25,女,遼寧省丹東,產品設計,大連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