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媛媛 趙珍琳 鄭麗馨
摘要:作為一種重要的出口國和漁業產品進口國,中國魚貿易發展迅速。然而,隨著快速降解和漁業產品的水產品中國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不斷增大的出口我國水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的近海漁業資源進口國。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水產品貿易的發展仍將是中國現代漁業發展動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在回顧我國水產品貿易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水產品貿易的未來發展和政策趨勢。
關鍵詞: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展望
引言:
水產品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結構,越來越多的水產品頻頻出現在人們的餐桌。因此,對魚的需求量在近幾年迅速擴大,大幅增長在最近幾年,世界水產品貿易,各國都在擴大貿易規模的水產品。與此同時,我國也在水產品生產和水產品貿易方面不斷做出努力。
一、我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現狀及特點
我國人口眾多,而且擁有豐富的水產品資源,所以從世界水產品貿易角度來看,我國是重要的進口國和出口國。經過多年的開放和生產后,我國水產品貿易總量已經達到相當程度。但是與此同時,近海漁業資源的消耗和水產品進口國要求不斷提高的共同作用下,我國水產品貿易的發展也遇到了瓶頸。為了有效解決水產品貿易發展中的瓶頸,以下將針對水產品出口貿易展開具體分析,以求為水產品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1.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穩定增長
2001年至2013年,中國水產品出口保持12.9%的年均增長,進口12.4%,年平均增長率,出口優勢顯著。中國加入WTO后,養殖業抓住機遇,充分利用自身的比較優勢,每年都實現水產品出口的大幅增長。貿易順差也在逐年擴大,貿易順差由2008年的52.1億美元擴大到2013年的116.22億美元增加了一倍多的增長。
2.名優水產養殖水產品出口業績良好
中國水產養殖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大量的水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尤其是眾多知名,特色水產品種。貿易額逐年增加,養殖面積不斷擴大。不僅滿足了國內供應水產市場,提高水產養殖產品在中國國際貿易地位。在2013年,出口對蝦,羅非魚,貝類,鰻魚,淡水小龍蝦等名優水產品,占比中國總海產品出口的一半以上。凡貝類,羅非魚,小龍蝦出口量和出口量均呈現不同的增長速度,出口價格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水產養殖業的出口貿易的快速發展,宣傳區域分布形狀和加工相關產業的整合優勢,進一步推動出口水產養殖在中國的大規模發展。目前,中國擁有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水產品,與主要國家和世界各地區的貿易活動日益頻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我國水產品出口的市場集中度仍然很高。
3.主要進口品種和進口市場格局變化不大
近年來,進料加工進口原料保持增長,而海鮮進口增長的國內消費緩慢。在我國目前的水產品貿易進口魚粉產品仍然是最重要的進口產品。自2008年以來,盡管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主要進口國家和地區進口的,出現了較大的波動,但整體市場格局并沒有太大的改變。俄羅斯、美國、秘魯、智利、東盟和挪威仍是中國六大進口市場,其中俄羅斯一直是中國最大的水產品進口國。從進口國來看,進口額和進口額一直在穩步增長。2011年,美國取代秘魯成為中國第二大水產品進口國。2013年,在主要進口市場中,除秘魯和美國外,主要進口市場的水產品進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東盟水產品進口和進口增幅最大,是未來市場的主打方向。
4.主要進出口省份布局基本穩定
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一直是我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的主產區,沿海省份是水產品貿易的主力軍。山東、廣東、遼寧、浙江、福建和海南是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前六名的省份。這一格局在中國加入WTO前后基本沒有變化。近年來,隨著一些內陸地區水產養殖技術的不斷進步,水產品的對外貿易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擴大,但水產品在全國進出口市場中的份額仍然很小。
二、我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1.技術性貿易措施和反傾銷是水產品出口增長的瓶頸
目前,進口國家和地區的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最大的障礙,中國的水產品出口。中國的水產品貿易,主要是基于成本優勢驅動的經濟增長核心數量。勞動力成本優勢和低廉的價格一直是中國水產品的主要手段占領國際市場。與此同時,這種優勢也是一大制約因素"軟肋"中國的貿易水產品發展。在一方面,水產品加工業占據了魚貿易的重要地位,仍然是初級加工,生產和加工技術落后于發達國家仍然落后。低附加值的產品,產品質量和缺乏競爭優勢。
2.水產品進出口企業所面臨的國內外貿易環境日益嚴峻
目前,我國水產品進出口企業面臨著日益嚴峻的國內外貿易形勢和競爭環境。一方面,水產品貿易的利潤率逐漸受到擠壓。當前,國際形勢仍然復雜多變,世界經濟增速仍然較低,主要發達國家和地區市場需求沒有根本改善,世界貿易增長依然疲軟。近年來,對相對美元,人民幣大幅升值的生產勞動成本,原料,飼料和土地價格的因素,從而提高水產品出口國內價格的成本。美國金融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的持續發生,以及國內出口市場的無序競爭,都受到了抑制。隨著國際水產品價格的不斷上漲,許多水產品出口企業遭受"夾板氣",利潤微薄甚至虧損。
三、關于中國水產行業的展望
在未來,中國將繼續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產品出口國,發揮在世界水產品貿易中的重要作用,水產品的出口將繼續成為農產品出口龍頭,是增加漁民收入和就業的重要支撐。未來幾年,中國將繼續出口水產品國際市場,為了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水產養殖業,一方面加強質量和安全管理,優化和調整水產養殖結構,魚處理速度高達技術創新和轉型升級,發展精深加工,提高水產品的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要擴大新興市場發展,推廣和使用國際水產品標準,大力加強漁業組織管理和政策引導,發揮行業協會的最大作用,促進水產品貿易健康發展。
結束語:
世界漁業資源日益枯竭,我們的環境惡化中國的競爭環境的魚類養殖進出口企業更為嚴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水產品出口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因此,我國水產品行業要充分結合實際,加強風險防范,提高組織水平,嚴格內部規范管理,以實現水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陳述平,吳晨.2014年全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形勢及2015年展望[J].科學養魚,2015(03):4-5.
[2]趙蕾,耿瑞,歐陽海鷹.中國水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形勢及展望[J].世界農業,2015(05):121-125.
[3]王麗娟,胡婧,趙蕾,賈寶紅,閆雪,歐陽海鷹.中國水產品國際競爭力分析[J].農業展望,2015,11(07):62-69.
[4]張成.中國水產品供需問題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