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興
摘 要:我深深地覺得,作為教育者的我,何嘗又不是麥田里的守望者呢?那三尺講臺,那一張張質樸純真的臉龐,便是屬于我的“麥田”。在這片麥田里,我守望他們的成長,守望他們的進步,守望他們的幸福。
關鍵詞:麥田;守望;成長;進步;幸福
每每說起“守望”這個詞,我便總是不自主地想起《麥田里的守望者》這本書。這是一本讓我倍受感動的書。它,讓我記住了一個詞—守望。這個詞,讓我的心間充滿了無數的感慨。我深深地覺得,作為教育者的我,何嘗又不是麥田里的守望者呢?那三尺講臺,那一張張質樸純真的臉龐,便是屬于我的“麥田”。在這片麥田里,我守望他們的成長,守望他們的進步,守望他們的幸福。
曾經聽過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先生的演講,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這位教育大師說起自己學生的故事,信手拈來,如數家珍,親切自然,就像說自己的家里人,這讓我心生羨慕。于是,我也給自己立下了一個愿望:做孩子們的守護神,做他們的守望者。在這一條守護的路上,我見證了他們的每一次蛻變,感受著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分享了他們每一次的喜悅。下面,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與123的故事。
一、營造班級凝聚力,守望成長
一個強有力的班集體,必須要有一支戰斗力極強,又能科學管理班級的班干部。因此,巧用學生,培養得力小助手是我首當其沖所做的。
猶記得剛接手123班時的情景。在未見到這些孩子的真實面目之前,我就曾聽過關于這個班的一些情況。大抵都是“乖巧”、“聽話”、“不鬧事”的“好班”。在同級同事的艷羨下,我走進了123班的教室。這的確是一個乖巧、懂事的班級。他們一個個坐得筆直,雙手規矩地平放在桌面上,兩眼呆呆地盯著黑板。我此時覺得,原來乖巧也是一種病啊!我們總是喜歡那些乖巧之中又有些靈活,調皮之中又有些靈氣的孩子。而這個班的孩子,偏偏缺少的就是那份靈活與靈氣。我做了一個決定——民主選舉班干部。在同學們的民主投票之下,產生了34位班干部。從一開始我就告訴他們:“你們是123班的主心骨。你們有責任和義務擔負起123班的全部。不管發生什么事情,羅老師都會是你們最強的后盾。”他們主管著日常班級事務,分類且詳細地登記好同學們當天的表現,利用每天的夕會時間進行總結,對違紀的同學群策群力,共同想辦法給予幫助去解決。這34個班干部,把班級事務處理得井井有條。有了得力小助手,我便開始我的第二步:重用班干部,開展特色活動。在一年半的時間里,大大小小開展了不少于一百次的班級活動。因為他們,123班不僅乖巧,而且處處都充滿了生機。因為他們,123班的孩子,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因為他們,123班的科任老師覺得上課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二、引領班級健康發展,守望進步
面對那些好動的、多話的、表現糟糕的孩子,我們也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一種不滿或者不喜。久而久之,這樣的孩子,開始有了標簽——調皮生或者后進生。
張海濤便是這樣的一類。我告訴自己:我要幫助他。于是,我開始了“張海濤的改造之旅”。課后,我帶著他們組的小組長一起教他怎么整理課桌,怎么整理書包,怎么做課前準備,張海濤表現得異常興奮,也極為配合,可速度很慢很慢。呆在一旁的我,沒有催促,沒有生氣,只是靜靜地等著,等著他一點一點的整理完。這樣的情景,持續了整整一年。直到今年,我突然發現,他整節課都能端正地坐在座位上。桌子底下沒有了橫七豎八地躺著的作業本、筆芯。雖然桌面還是有些凌亂,抽屜里還是塞滿了課本和書,但是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可喜的進步。我的心不由得有些小激動。我很欣喜張海濤的進步,我很欣慰自己的慢慢等待。我堅信:前方還會有更大的進步和更好的表現在等著他。班上的同學也因為張海濤,開始慢慢地在發生著變化。瞧:黃桃在教張海濤掃地,彭詩涵在教張海濤讀課文,劉宇錫等一群孩子在邀張海濤玩“撕名牌”。看著這一群群圍繞在張海濤身邊的孩子們,我頓時覺得,能擁有這樣一群懂得幫助與接受的孩子,是如此的幸福。
三、助家長促成長,守望幸福
相信孩子,靜待花開。也許你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是的,現今的教育,早已與家長密不可分。我和123班的家長,就猶如一個命運共同體。
記得家長們第一次來參加家長會時,他們的表現令我大吃一驚:教室里既沒有說話聲,也沒有電話聲,更沒有人抽煙嚼檳榔。他們認真地聽著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們會第一時間打來電話求助我,共同商討解決辦法。當孩子取得一點成績時,我也會第一時間和家長們分享。李由鑫媽媽便是這求助家長中的一個。事情源于李由鑫媽媽想檢查孩子的作業,可孩子卻找借口不讓媽媽檢查,情急之下,媽媽強壓著孩子拿出了作業,孩子在極其不情愿的情況下,把作業本拿出來了。由鑫媽媽對孩子的表現感到很納悶兒。她跑到學校找到我,請我去了解一下情況。課后,我找到了李由鑫,問明原委。原來李由鑫根本就不想給媽媽檢查作業,而且覺得媽媽對他管得太多了。他認為自己能做好。聽了孩子的話,我只問了他一句:你知道媽媽這樣做,對你也是一種關心嗎?李由鑫低著頭,不說話。也是我鼓勵他尋找與媽媽溝通的好辦法,給予他大膽地向媽媽說出自己的想法的力量。后來,由鑫媽媽再次打電話來時,語氣顯得輕松了許多。孩子已經和媽媽化干戈為玉帛并達成了協議,孩子先試著自己管理自己,當出現問題時,再申請媽媽的幫助。
我從古老的童謠中走來,韻味悠長的童謠里浸潤著愛的音符;我從青春的腳步中走來,且行且吟的腳印里灑滿了愛的陽光。20年來,我默默耕耘,守望著我的這份麥田,用愛潤澤著這片沃土,用愛心播下種子,潛心守望,靜待花開,靜待果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