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強
摘 要:文言文中以精煉的文字凝聚著我國的傳統文化,充滿著古代文人深奧的智慧,但是現代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不濃厚,常常還沒有開始學習就已經望而生畏。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當設計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興趣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從“山重水復疑無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誦讀;情境;合作
在傳統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是大部分教師非常重視的教學內容,但其教學效果卻不太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師對文言文的教學策略過于守舊,自己讀自己翻譯,在課堂中完全忽視學生,使學生在學習文言文時仿佛是在看一本“天書”。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推陳出新,摒棄傳統教師這種“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在文言文教學中融入新鮮的血液,讓學生產生對文言文的熱愛。下面,我就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進行如下探究。
一、在誦讀中培養學生文言語感
常言道:“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國古代多少文人無不從誦讀開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對于初中語文中文言文這一部分的教學而言,誦讀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汲取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在教學中重視誦讀環節,通過誦讀讓學生體會文言中所含的深意,在誦讀中培養學生的語文語感,提升學生的文言文素養。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出師表》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以三國演義為切入點引出諸葛亮和劉備的關系,進入了這節課的課題。然后我為學生播放了《出師表》的錄音誦讀,幫助學生認識了課文中的生字。之后,我給了學生一些時間,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對文中的疑難字詞句做了標注,我通過加以引導使學生理解了這些字詞句的意思,疏通了文章內容,并將將文章劃分為三個部分,讓學生結合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對每一部分做出總結,體會諸葛亮的在文中所表達的情感。最后,我為學生介紹了幾首關于贊美諸葛亮《出師表》的詩,又為學生播放了一遍課文的錄音,讓學生深刻感受到了“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這樣,我通過注重文言文中的誦讀環節,在誦讀中培養了學生的文言語感,同時讓學生學習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二、在情境中刺激學生學習欲望
初中語文中文言文這一部分內容與教材中其他內容相比相對來說比較枯燥,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不過近些年來課堂教學的資源在不斷改善。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精彩紛呈的畫面,在情境中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的心靈與展現的情境有機地融合在一起,使學生感受到文言文的美,主動參與到文言文的學習之中。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魚我所欲也》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百家講壇《孟子的智慧》的片段,使學生初步感悟了孟子的價值取向。然后,我在課件上展示一些關于二者擇其一的詩詞,尤其是夏明翰寫的“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后來人。”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心靈。之后,我將文中的通假字和需要重點翻譯的句子讓學生進行了解釋,在學生解釋過程中,我酌情給予了點撥,讓學生理解了“失其本心”和“舍生取義”的關系。最后,我要求學生理清思路,將這篇文章背過。這樣,我通過在教學中創設直觀情境,在情境中刺激了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學習到了這篇文章的精髓,使學生立志要做一個大寫的人。
三、在合作中降低學生學習難度
所謂教學,簡而言之就是教學生學,新課程改革中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而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做到“擇其優者而從之,其不優者而改之”,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優勢互補。因此,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可在文言文教學中開展學習小組,降低學生學習文言文的難度,發揮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性,幫助學生形成了良好的人際關系。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曹劌論戰》這篇文言文時,首先,我為學生介紹了《左傳》以及這篇文言文相關的背景資料,并對這篇文言文進行了范讀。然后,我將學生分成了學習小組,讓小組成員互讀解決文中的字詞障礙,疏通文章,讓學生體會“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衣食所安、弗敢專也”、“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和“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幾句話,并在小組中交流所得體會。之后,我讓學生探討了文章中一共有幾條線索,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學生通過合作交流得出:有兩條線索,分別是事件發展的線索和人物活動的線索;三個部分分別是三個自然段。最后,我為學生介紹了歷史上一些其他以少勝多的戰役,并對學生提出了正確背誦全文的要求。這樣,我通過開展小組合作,在合作中降低了學生學習文言文的中難度,學習到了曹劌赤膽忠心的愛國精神。
綜上所述,這都是有利于使文言文的教學效果優化的教學方法,但是讓學生喜愛上文言文的教學策略遠不止于此,需要身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不斷去創新,將文言文這一古代燦爛文化的載體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艾運平.簡析如何優化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J].學周刊,2019(22):65-66.
[2]徐秀麗.激發學生興趣 ?展現文言魅力——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思路淺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