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麗秀
孩子在一些過渡階段總會有些不適,家長要適時給予孩子更多的指導和開解,幫他們渡過心理難關。
兒子剛上初中時,由于接觸的是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心里總有些異感,再加上學科的增多,因而我發現以往那個無憂無慮的頑皮小子開始有了壓力,甚至有時臉上還露出焦躁不安的神色。
我知道,對于孩子心態的變化,家長不能無動于衷或是不以為意,那樣會使孩子更無助、更壓抑,而是應該等待機會,幫助孩子調適好心態。
機會來了。一次兒子向我訴苦,說在新的學校、新的班級,自己有一種被湮沒的感覺。現在班里有來自不同小學的同學,雖然自己從前在小學時各方面都表現出色,算得上是鳳毛麟角,但現在班里有了更出色的同學,在各科上也都有了勁敵,班主任老師也不是原來小學那種溫和寬容型的老師,而是一絲不茍型的嚴厲老師,所以他的心情有時很緊張,甚至不知所措。
我耐心地對他說: “山外有山,小學畢竟是一個小天地,現在有優秀的同學和自己競爭,這是一件好事,可以促使自己向更高的目標前進。”在對待老師的問題上,我跟他說: “老師的教學風格不一樣,但愛學生的心是一樣的,對學生要求嚴格的老師對學生來說不是一種束縛,而是更有利于培養你們自律的品質和自我約束的能力。”
同時我也告訴他,上初中了,年級高了,人長大了,要更懂事一些。只要在新學校里聽老師的話,和新同學好好相處,過不了多久,一切都會像小學生活一樣和諧溫暖。兒子聽了我的話,他的糾結有了合情合理的化解,便感到釋然。在過后的幾天里,他的臉上終于有了笑容,也逐漸和新同學有了交往,在課堂上也能自如發言、很好地展現自己,慢慢適應了初中生活的節奏。
從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孩子在一些過渡階段總會有些不適,有些茫然,有時他們需要訴說,家長要學會傾聽,并適時給予孩子更多的指導和開解,幫他們渡過心理難關,讓他們感到過去的一切是美好的,而前方和未來更充滿希望并值得期待。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