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尉淞 周思彤 李津瑤 王玉瑩
摘 要: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體系,是中國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自身改革需要的必然選擇,也是大學生提高創新創業綜合素質、提高就業能力、實現自主創業的現實選擇。吉林省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起步階段,如何進行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吉林省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 吉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當前,國內各個高校積極開展創業選修課,其中主要教學內容為起草創業規劃書、分析創業實例及規劃未來職業生涯等等。大學生們可按照自身的實際需求及興趣愛好選擇這些課程,當然,這些課程大多由管理類學院和經濟類學院開設,和他們的專業知識息息相關,不僅能為經濟和管理專業學生專業知識的提升提供條件,還能激發他們的創新創業意識;不僅能夠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還能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增加見識,開拓視野。
在美國,許多高等學府的大學生創業教育模式都為聚焦模式。哈佛大學是最先提出的,它把創業教育課程的范圍初步設定在商學院或管理學院內,換句話說就是哈佛大學將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化模式全權交給商學院或管理學院承擔,并且開設完備健全的專業課程體系。[1]此外,針對創業管理建立完整的資料庫和案例庫,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環境,這也是哈佛商學院的優勢所在。“創新創業精神”是一種全新化界定理念:創業就是自己給自己創造機遇,自己給自己帶來資源,不僅僅是創造財富,更是創造新生化事物,不難看出,從哈佛大學商學院畢業的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自主創業。
二、研究內容與理論基礎
(一)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及改革
近年來,吉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支持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實踐工作。吉林省人社廳、財政廳先后劃撥“吉林省首批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和“吉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扶持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吉林省團委制定了配套的文件指導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同時,吉林省各大高校之間針對創新創業教育的交流、互動與聯系也相繼開展。總之,政府對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理解程度及管理制度逐漸深化。教育課程與各學科的專業課程實現有機融合。
所以相關政策的支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求真務實的作風保證了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政策的具體落實,學校提供管理化創新平臺,打下堅實的基礎,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的相關部門、教師及學生團隊應積極配合參與,共同努力。
改革創新的工作思路來源于動力,學校積極探索創新機制,設置一些創業平臺課程,這類課程具有相對獨立性,容易在專業課程中交叉互匯。利用自身專業背景,力求構建具有特色的創業教育和理論實踐體系,而不是一味老套常規的低效模式。
(二)吉林省高校發展創業教育區域優勢和地區政策
按《吉林省緊缺急需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執行,健全高層次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引進緊缺急需或創新創業高層次人才應享受的政策待遇。人才政策主要集中在資金的補助和獎勵,而相應的創業服務政策卻較少涉及,仍需加以改進。吉林省對于高技術人才一直很看重,每年都會有相關的引進指標和優惠措施。組織重點企業和事業單位參加人才智力交流會,為引進人才提供了資金支持和周到的服務選拔城建規劃、地球物理、生態環境等多個急需專業人才,國家重點院校本科、研究生,充實到機關事業單位工作。加強人才重點項目和人才隊伍建設,充分調動所有各類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吉林省精心謀劃了企業家人才培育和引進項目、吉林省農村經濟,組織帶頭人開發項目、吉林省高技能人才培養項目、吉林省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致力于培育各類高技能人才,促進全市企業轉化升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了高層次創新人才需求狀況征集工作,經梳理,向省委組織部、省人事廳報送各專業領域緊缺急需人才計劃書,已經為個企業引進高層次創業人才。
三、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完善
高等大學想要建立完整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應直接面對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應具有吸引力,應是多方面的,考慮到在校大學生能否從創業課程中收獲知識和能力,這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最基礎的問題。此外,應注重搭建點與面相結合的教育體系、教育與實訓相結合的多層次教學機結構,構建由必修課程、選修課程、拓展課程、實踐課程組成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吉林省高校大學以創業學院為引領,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業教育和實踐體系。依靠學校豐厚的教學資源和健全的管理平臺,采取面上覆蓋與點上突破結合的教學方式,將創業教育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將創業教育納入主渠道,調動相關職能部門給予積極配合,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創業教育,建立評價鼓勵政策與反饋體系,同時鼓勵和倡導高校教師將自身專業的理論與創業教育研究有機結合。學校強調要以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結合的方式來組建創業教育師資隊伍,這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為創業教育以后的更好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統籌安排,全面布局,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二)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對我國的啟示[2]
吉林省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給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帶來了諸多啟示。創新創業教育理念的不足,一些創新創業項目在結合學校學科專業方面還有所欠缺,需要及時糾正,使得“學”與“踐”緊密相聯并相得益彰,要想使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保持永恒的吸引力和活躍性,雖然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已經相對完備,但普及效力還有待提高;創業團隊因缺乏針對性的指導和市場化運作經驗,成活率相對較低;在對外交流方面,吉林省高校應與全國的兄弟院校建立清晰的溝通橋梁,獲得廣泛性關注和借鑒性學習,面對全國的創新創業教育環境,未來長途漫漫,任重而道遠 當下,應充分結合學校的現狀情況去解決創新創業方面存在的諸多不足。
參考文獻
[1]王峰《中美高校創業教育課程設置比較研究》[M].教育管理.2009
[2]侯海榮、向欣、唐楠《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現狀與思考》[M].教育管理.2017
[3]郝月《吉林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M].2007
[4]胡松年《國外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展與特點》[M].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