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旭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許多中小學教師無法準確的認識到武術課堂教學的重要性,并遇到一定的困境和問題。基于此,本文針對中小學武術教學的層次要點,分別從四個角度做出具體重難點、要點的分析探討,以期使老師更好的掌握武術教材教法,準確認知武術課堂教學及重點、要點所在,從而使教師在進行武術教學時面臨的困境得到解決方案,改善當前的狀況,更加注重指導的引領作用,使武術的新課改要求真正得到落實。
關鍵詞:中小學;武術教學;層次;要點
從各個時期來說,武術都有著重要的價值要點和歷史意義,這也是武術駐學校長達百年的原因。最近,武術作為教育部提出的七個重點體育項目之一,學校注重武術的程度得到了進一步的加深。學校為了讓教師能夠在進行武術課堂教學時真正能夠選擇出合適的對策,且實行后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1],就要真正著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培養、體質健康的加強,并養成終身體育的思維習慣,充分發揮武術的核心要點及特性。本文針對中小學武術教學之中遇到過的難點、重點問題作出梳理并提出解決方案,分別從教學內容要點、具體指導技法要點、武術要素把控、武術課堂落實要點等方面展開探討,從而使武術的特性能再課堂真正發揮出來,學生也有效的學習到武術的要點,教師熱愛教學。
一、落實學校武術課堂教學的要點
為了滿足武術本身的主要特性,結合新版健康與體育課程標準的課程要求和基本理念,將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情況和身心狀態作出融合,通過功法、搏斗和套路等大致運動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武術的興趣熱情,促進學生民族文化的滲透及民族精神的培養,達到強健身體的作用,學生在練習中感受到攻擊時機、配合練習要點、動作力度及方法[2]。在進行武術的教學時,教師不應該只大體做結果評價,而要結合具體情況選擇評價方法;不能太遵循傳統套路的聯系,而應該創新練習學習的方法;不能單單要求學習動作的量有多少,而更加追求質量,從而做到核心的武術發展的重點,即著重方法、強調勁力;滲透文化、培養精神;具備觀測、強化評價;體現功能、動作精簡。
二、達成武術課堂教學之策略運用分析
(一)武術套路課堂教學的剖析
器械、拳術是中小學武術套路的大致開展內容,劍、棍、刀是器械的主要教學內容,長拳類是拳術的主要教學內容。在學校武術教學中,教學的手段、方法的掌握,創新內容的豐富性占據著重要的地位。第一,要學會靈活運用輔助要點,在無數的學生中,要加強培養學生的功放、勁力等的訓練方法,防止學生由于套路變化及技術動作復雜等原因 喪失學習興趣,加強運用輔助器材的培養,實現方法突出、突出應用,重視理解,優化套路,使教學手段和方法更加豐富,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與此同時,要在練習一段時間的拳術練習后才可以確認器械的練習,從徒手到手持器械的難度是逐漸增大的,力量的良好使用會體現于持械,從而更好的繼續學習[3]。要增強理解主教材,更加優化U型、散點型、菱形等隊形隊列。第二,要科學的將武術課堂主教材做好導入時武術課堂教學重要內容之一。教師針對此可以在課堂中用口令或口訣提示,或者以個人示范帶來視覺上的展示,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促進學習效率提升,且學生能夠更好的認知動作的把握,對“動作點”做好鋪墊。另外,教師采用武術視頻的播放,從而更好的導入課堂,培養興趣,促進課堂的教學效率。第三,要注重指導學生的觀察、展示、提問、練習、聽講、討論、模仿等方面的指導,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更注重學生的“學”而非教師的“教”,且學生能更快的得到動作方法的掌握。所以,盡可能讓學生在武術教學中能夠得到自主練習體驗,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互動配合,結束套路聯系后增加一些競賽模式的比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二)散打或防身術的課堂教學的剖析
現階段,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大多數開展了防身術及武術散打,進行內容選擇時,應該更加開闊要改部位打法、反關節打法及肘法,或者單獨練習套路中的經典動作。主要考慮二人互相練習和模仿自身動作的練習方式。教師要在課堂中對防身術或散打等的動作技術做好講解,把握講解點,設立模擬情節進行功防練習。在備課時,教師要提前做好準備,方便教學時能夠舉一反三、靈活講解[4]。教師在讓學生練習“攻防”技術時,可以設立模擬實戰情景練習,學生可以自主感受防守方法和技術動作。另外,教師要注重培養武術精神的品德。由于防身術和散打更注重實戰攻防性,因此學校在進行武術發展中有一個難點和重點就是注重其安全性的保障。教師在進行講解時,要清晰解釋易犯錯誤的避免方法和保護安全方法,要讓學生真正體驗和感受到對抗性練習對于武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防范安全思想。教師要貫徹抱拳禮于課堂之中甚至上課之前,促進師生內的互相信任,表明其含義所在,且使學生學習武術諺語學習到武術道德規范,比如“無德無拳,拳以德立”“未曾習武先習德,未曾學藝先學禮”“心邪則拳邪,心正則拳正”等,促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武德,讓學生更加注重德行的提升。
三、匯聚武術要素之要點把握
(一)武術技術姿勢動作的剖析
武術動作姿勢在練習武術之中,首先要確保姿勢的正確,其姿勢動作是練習武術的根本條件,要想開展練習其余要點技術,必須更好的掌握好基本動作要領。要使學生更加良好、快速的將技術要點作出掌握,就要強調教學技術姿勢的培訓,讓學生更好的攻克姿勢動作的難點,把握使用情況或者運用時機,真實的了解如何應用防守技術。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姿勢動作時,應該要對動作的尺寸、角度及規格進行詳細講解,盡可能讓標準更加直觀、可測量,確保姿勢動作的軌跡,把控普通動作的要求:力從腰出、沉肩墜肘、頭隨眼擺、挺胸立腰、眼隨動轉等[5]。
(二)攻防技術對練的剖析
一個人防守一個人攻擊的相互的動作技術即“攻防”。不同的武術內容有不同的方式,它與其余的體育項目有相當大的標志差異。例如,在實際的攻防武術套路中,“攻防”更加的夸大了動作技術,其教學難點表現于動作的練習之中,而重點表現于攻防的含義感受。所以,盡可能選擇能顯然表達“攻防”含義的教學套路內容,進行短小精悍的動作組合練習,使動作組合精簡化。其次,學生需要在練習中達到兩點:(1)要充分發揮出動作的渾厚、氣魄以及大氣,因此要用合適的方法展現動作,通過開合的幅度,促進學生表現出攻防形式之下的美,更加吸引人心,結合電視劇中的片段,發揮學生的拼搏、不畏困難、自信和勇敢等品質。(2)學生要清晰了解應用套路作為藝術創作技擊元素的基本條件,要假想有“對手”,讓動作更真實,促進培養意識,展現出武術的陽剛精神。
練習防身術和散打的過程中,要編排固定的兩人進行一防一攻、一式一招的對練方法,將培養學生的“攻防”意識作為難點,動作技術的掌握作為重點。所以,教師應該讓兩個學生互相督促練習,并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進行一防一攻,促進樹立“攻防”意識。與此同時,要明確武德的教育不出差錯,確保保護措施和方法要點。
(三)武術動作力量(勁力)體現的剖析
在武術課堂之宗,“勁力”相輔相成于“攻防”,它能體現出動作的力量,并且應用攻防技術的根本條件即為“勁力”的表現。發力的大小取決于發力的順序,作為練習勁力的難點,要將其進行重點學習,勁力練習核心表現了武術的根本含義,也保障能順利完成攻防動作。所以,兩人可通過輔助方法練習兩人的力量,基于此,正規的腳靶、手靶器材或者簡易的器材對于學生感受武術動作的勁力十分重要,學生可通過撞擊的聲音感受發力是否正確。另外,兩人也可通過一防一攻的方式練習擒拿、推手等,發覺自身發力的技巧,通過嘗試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力順序。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針對中小學武術教學之中遇到過的難點、重點問題作出了詳細的探討,分別從課堂教學、技法指導、要素解析、整體定位等方面展開探討,制定了一些分門別類及整體上的實例,促進教師對武術教學重點、難點、要點的解決方法的加深,進一步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熱愛武術指導,教師也更好把握武術的教材教學,達到新課改對武術設立的標準,充分發揮武術的中華民族精神。
參考文獻:
[1]黃大生.分層教學法在高中武術教學中的應用之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7 (6):70-71.
[2]黃雯.分層次教學法在高職院校武術教學中的運用探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 (5):64-66.
[3]高志明.江蘇省淮安市小學武術教學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6.
[4]常朝陽.學校武術教育與中華民族精神傳承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6,20 (3):1-4.
[5]溫搏,王靜,王旭景,et al.武術文化變遷及其文化生態成因[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 (6):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