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理論與教學方式。由于其實效顯著,被人們譽為近十幾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始終以學生為課堂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符合學生是教學活動主體的教育理念,也是目前教育界倡導的自主、合作與探究學習模式。實踐證明,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應該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者、學生學習活動的督促者以及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者。
一、教師應該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者
無論采取何種教學方法,教師都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學生要成為教學課堂的主體,教師需要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組織學生自主參與課堂學習,采取能夠確保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主體的教學方式方法。學生能夠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參與課堂,這離不開教師的組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首先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要調動課堂上所有積極因素。
只有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堅持組織者角色,才能增強教師課堂教學的應變能力。
二、教師應該是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者
教師要擔任好指導者的角色,就得走下講壇,走近學生。教師要積極參與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通過認真細致的聆聽,觀察學生,發現問題;通過及時和有效的總結,找出課堂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教師可將共性問題作為課堂教學重點或難點來給全班指導。對于個性問題教師應鼓勵班級其他學習小組參與解決,實在解決不了教師再作指導。
在學習小組建立之初,教師要指導學生建立學習小組,給小組命名,然后制定組規,確定小組奮斗目標。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學會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學會做一名合格的學習記錄員。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指導學生相對有效的方式是更正與補充。具體操作方式是讓小組成員先合作學習,然后在規定時間里派小組代表匯報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其他成員在認真聆聽匯報的基礎上,發現錯漏及時糾正和補充。學生發現不了的問題及錯漏由教師更正解決、糾正與補充。
三、教師應該是小組合作學習的督促者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處于主體地位,學習相對自由,但是教師的主導地位也不可或缺。要根據教學計劃完成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的,達到教學目標,教師就得督促學生學習,也就是說,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應該是學習的督促者。
教師主要應該督促的是:第一,督促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第二,督促每一名學生圍繞課堂學習目標行事。第三,督促學生完成課后學習任務。
四、教師應該是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者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必須遵循有活動就有評價的原則。教師要通過評價,引導和幫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為學生全面發展服務。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可以采用同學互評、記錄員評價和教師評價三種評價方式。同學互評主要是小組之間互評,可以是“甲組評價乙組,乙組評價甲組”的小循環互評,也可以是“甲組評價乙組,乙組評價丙組,丙組評價甲組”的大循環互評。記錄員評價指的是當值記錄員評價整個班級小組的課堂學習情況,課堂結束時得出一個學生的總結性評價。教師評價指的是教師評價整個班級小組的課堂學習情況,課堂結束時得出一個教師的總結性評價。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最好采用同學互評和記錄員評價的形式,讓學生在評價中認識自我,反省自我,實現自我成長。
(李彥波,華中師范大學牟定附屬中學,云南 楚雄675500)
(責任編輯:彭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