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星宇
摘 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初中英語的教學目標不再只局限于會聽、說、讀、寫,還要會將英語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語言的核心功能就是保證日常交流和表達真情實感,要真正地掌握一門語言,只學習文字的書寫是遠遠不夠的,真正能做到交流和溝通才是語言學習的真諦。針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為了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現提出一些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即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教學通過多媒體,模擬對話、教材圖片、生活實例的應用,旨在探究和實踐初中英語的情境教學。
關鍵詞:情景教學;初中英語;應用
語言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只有將其放入實際的生活情境中才能發揮作用。英語是一種外來語言,因此在教學中沒有相應的語言情境為依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創設教學情境,讓英語知識變得生動,讓英語課堂變得活躍,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英語教師要意識到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意義,然后提出相應的運用策略,全面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一、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初中階段是學生思維比較活躍的時期,這一時期學生對事物充滿了好奇,因此只需要教師稍加引導便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而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以情境教學法教學,通過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讓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學習中,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可見,情境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最大程度增加學生的學習信心與學習熱情。
(二)有利于調節課堂氣氛
情境教學法的運用給學生創造了一個愉快、輕松的課堂環境,學生在這種環境下學習也能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在此教學方式下,師生間互相配合,能有效增進師生間的情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消除學生在課堂上緊張與焦慮的情緒,調節課堂教學氛圍。
(三)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情境教學法讓英語學科的學習變得更加生活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聽、說平臺,彌補了傳統教學存在的不足,在提高學生聽、說能力的同時也會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和問題
(一)學生方面
初中學生正值青春期階段,是情緒狀況和心理狀況較為復雜的階段,會出現幼稚、成熟、獨立性、依賴性這些互相矛盾的特征,加之年少時期旺盛的好奇心,這都會使得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無法集中注意力、經常溜號等現象。青春期學生的逆反心理也不容小窺,如果學生對某個學科無法產生興趣,投入過少或成績不理想,就會出現一個學習上的惡性循環,甚至會對這個學科產生厭學的心理。針對初中生的這些特點是需要教師運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來解決的,要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要使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教師方面
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需要不斷的進行教學反思,這樣才能不斷的提高教學質量。很多教師沒有自我反思的意識,這會導致教師的教學方法刻板乏味,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并在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進行把控。如果教師沒有這種對教學情況進行思考、分析的意識就會導致課堂氛圍死氣沉沉,教學質量差強人意。
三、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充分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多媒體技術有其獨特的優勢,能集圖片、音頻、文字、視頻等于一體,生動形象地將知識展示出來。為此,筆者在新課導入中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借助多媒體進行動畫演示,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讓學生能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識。以教學“why do you like koalas?”這一內容為例,筆者利用了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幾組動物的圖片,并配上動物的聲音。從視覺、聽覺等感官刺激學生,讓學生記住相關的動物單詞,也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又如教師可以在上課前給學生播放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舒緩的輕音樂,安撫學生躁動的心,幫助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這樣也能達到良好的課堂導入效果,對學生的學習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二)利用模擬對話創設情境
語言通常基于交流建立,存在于對話中,英語也并不例外。對話方式的學習可以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每個人都能參與到教學中,只有實際參與,才能體會到語言的魅力,更加確信自己想要提高英語學習水平的決心和信念。在“How do you study for a test?”一課時,教師可以嘗試讓學生兩兩一組會話問答,基于教學內容,將所學習的知識在對話中展現,不拘形式,靈活問答,長久進行會話練習,會在英語表達能力上取得很大進步。
(三)利用教材圖片創設情境
一本通篇文字的書和一本有文字并配有插圖的書,哪一本更加吸引人們去閱讀?結果顯而易見。單純文字的展現形式看的時間久了抽象不具體,難免讓人產生厭煩心理,想要去休息一下,圖片的存在正是起到了調節情緒和更直觀表現文字的作用,這種具象的展示形式,更能吸引學生的學習和閱讀興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可以在講到“Do you like bananas?”一課的時候,讓學生將水果、蔬菜、植物等實物帶入到課堂教學中來,每個人根據實際物體進行介紹、展示和品嘗,并對水果蔬菜外形、味道不同點進行比較和分析,例如蘋果的顏色有紅色也有綠色,有的蘋果是甜的有的是酸的等。或者可以通過PPT中幻燈片、書籍報紙、制作單詞卡片的形式來認識動物和植物,直觀了解并用英語表述:秋天楓葉會變紅,冬天的銀杏樹葉會呈現金黃色等自然變化,全方位學習與理解英語知識。
(四)利用生活實例創設情境
在教學中,部分知識點存在一定的教學難度,加之缺乏相應的語言環境,使學生在學習時不能有效地理解與掌握,應用知識的能力也無法提高。為此,筆者在教學中結合了學生比較常見的生活例子創設情境,降低知識的難度,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教學“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為例,筆者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發,提出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活躍學生的思維。如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當你正在期末復習時,你的鄰居播放音樂特別大聲,那么你應該怎么禮貌地提醒你的鄰居呢?”這樣一來,學生也就了解了一些基本的禮貌用語的用法,之后教師可以再組織學生進行一些生活中的小對話,使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練習并掌握基本的禮貌用語。
四、結語
教師在情境教學中應該合理地運用教學資源,并創設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情境,給學生營造一種真實的情境,讓學生能吸收知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應該與學生的身心發展相符合,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從而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為學生學習英語學科奠定良好的基礎。筆者相信,教師恰當地運用情境教學法進行教學,一定能給學生構建輕松、快樂的英語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英語,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參考文獻:
[1]徐文杰.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策略探討[J].才智,2018(05):8.
[2]冷芳.初中英語情境教學淺談[J].學周刊,2017(06):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