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多媒體技術應用廣泛,機械加工工藝也不斷在發展。目的就是為社會培養全方位創新型滿足市場要求的人才。文章從機械加工教學出發,介紹了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教學改革的研究和探索。教學實踐是工業加工的主要部分,教學時應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水平,提高學生創新創造力。只有根據教學改革的要求,結合課堂實際情況和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結合相應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水平和能力。本文針對機械加工工藝方面的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與探索,希望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
關鍵詞:機械加工工藝;教學改革;研究與探索
在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機械加工一直都是一門枯燥乏味的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著許多問題。因此,機械加工工藝方面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為了加強機電行業在我國的重要程度,要擴大社會精英規模,以及培養實用型精英,以滿足需求。文章對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教學改革,進行了探索與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1 機械加工工藝的概念
機械加工是機械專業必學課程,具有很強實踐性,涉及范圍廣,是機械專業教學的基石,有著極重要的地位。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機械加工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在機械加工初期,傳統的加工方式需要樣圖的尺寸以及比例,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機械加工工藝發展到今天,衍生出了一種新型的加工方式,整個不需要圖紙樣圖就能進行加工。
2 機械加工工藝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2.1 實踐教學不受重視
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人們一直都認為理論基礎才是重中之重,因而很長一段時間忽略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導致機械加工工藝實踐教學的嚴重局限性,對機械加工工藝課程的安排都是理論知識教學課程優先的原則,在整個完整的教學體系中,實踐教學一直充當著輔助工具的角色,實踐依附于理論教學,沒有形成一套系統有效的實踐教學體系。
2.2 教師結構安排不合理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無論是學校還是教師都推崇一種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模式。而在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更是如此。大多數教師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只有充沛的理論知識,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沒有專業的教師指導學生實訓,實習,實踐,學生也就不能具體形象理解到機械加工工藝。這就對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產生了巨大影響。
2.3 實踐教學設備不足
在機械加工工藝改革中,教學改革最重要的是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但在實踐教學中,還缺乏了實踐設備和實踐場所。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我國對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各校教育教學設施也被提上了日程,提升了教學實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學校完善設施設備的同時,學生數量也在猛增,而學生數量的猛增和學校完善設施設備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學生數量的增加遠比學校完善設備設施的速度更快。因此,在機械加工工藝教學中,實踐設備美中不足,沒有實踐場所,這也是影響到機械加工工藝教學質量的關鍵。
3 機械加工教學的改革過程
3.1 實踐教學,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機械加工工藝要的是綜合型人才,是學校為了迎合企業和市場的需要而培養的綜合型素質人才。現在社會的發展需求已不是過去的傳統教育形式能夠滿足的。這就更需要學校加大對實踐操作的重視,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而實踐教學又分為校內教學和校外教學。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對機械加工技術的興趣,以及對專業知識技能的掌握。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從教師團隊,校內實訓,校外實習,學生綜合素質測評方面入手進行機械加工教學改革的過程。
3.2 創建實踐基地,提升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讓學生培養實踐操作能力的主要途徑就是實踐教學。那么實踐操作必然離不開實踐操作基地。首先,學校創建校內實訓基地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鍛煉動手創作能力。親手接觸機器,才能更加熟練的掌握操作流程,也能提升學生對機械操作的興趣,學生對機械操作過程記憶也會更加深刻。創建校內實訓基地,就必須根據課程需要置購相應的設施設備,并建立專門的實訓室,每個實訓室的功能也不一樣。每個實訓室都應擺設相關的工藝實體,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機械加工過程,其次,學校應該加強校企合作,吸引更多的企業參與學校發展,學校為企業提供能夠適應其市場需求的高級技術人員,企業為機械加工技術學生提供校外實習崗位,讓學生能夠深入企業內部,具體了解加工制造流程,掌握相關工作要點,對企業各個環節,各個工序輪流實習,有助于學生掌握和理解,提升實踐操作能力,雙方互惠互利,長久合作。
3.3 構建“雙師型”教師資隊伍,提升機械加工技術專業師資力量
“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就是要構建一支具備理論基礎深厚有擁有豐富實戰經驗的教師隊伍。要加強機械加工工藝方面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學校師資力量,就需要著手于幾個方面,首先,從學校內部來說,學校應提升教師實踐能力,將校內教師委派到各校或與學校合作企業進行培訓,讓教師進行更深層次的實踐。其次,學校可以通過外來力量,提高學校師資力量。將校外或企業內專業技術過硬的人員應聘到學校內任教,也就是“送出去,引進來”策略。最后,學校可以定期邀請專業專家及技術人員到校進行培訓和講座。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就必須提升教師的專業技術水平,采取“請進來,送出去”措施,保證教師質量越來越高,實現專業教師的“雙師型”發展,是實施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
3.4 抓緊“互聯”網教學,建設網絡教學管理平臺
科學技術日益見長,互聯網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多媒體也早就被應用到授課課堂上。通過互聯網,師生之間不用面對面就可以通過互聯網交流,也能共享資源,這種教學方式也受到越來越多教師們的認可和推崇,也更加方便快捷。對于機械加工專業來說,學生可以觀看到更多加工技術和手法,模仿和學習。此外,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或適合自己的課程和學習內容,實現個性化教學,讓學生與教師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平臺,去面對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4 結語
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經濟不斷發展,社會和市場對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技術型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迎合市場的需求,滿足企業的需要,讓畢業生能夠更好的就業。就要進行機械加工工藝的改革,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解決教學中的不足。加強對實踐操作的重視程度,將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模式徹底打破,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加強校企合作,建設校內校外實踐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學校自身師資力量。
參考文獻:
[1] GB/T 7714陳亮,范炳樹.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J].南方農機,2017(20).
[2] MLA陳亮,范炳樹.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南方農機(2017)(20).
[3] APA陳亮,范炳樹.機械加工工藝方面教學改革的研究與探索.南方農機(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