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彬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事業的興起對整個時代的發展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而且,隨著學生的成長,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抵觸學習,這讓老師及家長都很苦惱。所以,如何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就應該從小學時期就對學生進行思想塑造。故此,本文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快樂教學理念做出簡要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快樂教學理念;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對策
1.快樂教育理念——快樂體驗,體驗快樂!
兒童的最大天性就是好奇心強,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是充滿新奇感的。他們要求參與、體驗、探索,在兒童那里求真是兒童重要的天性,兒童面對世界充滿好奇,總想有一個真實而正確的答案。而我們現在的教育似乎就是要做一件扼殺兒童天性的工作,在以成績衡量學生能力的情況下,學生的被迫接受著教師程式化的知識灌輸,容不得學生多彩的“出軌”和“插嘴”,學生的興趣被扼殺,創造力被泯滅,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切弊病所在。
保護好兒童的天性就是保護了一個民族的創造力,反過來說兒童的天性被過早扼殺的民族是沒有創造力的。成功的教育就是保護好兒童天性的教育。立足兒童實際,堅持以生為本,對教育觀念、課程教材、課堂教學的過程與方法進行創新,做到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位一體。我們的每一堂課都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杜絕一切死記硬背,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在朗讀、游戲、課本劇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每一位學生充分參與、體驗、合作,讓學生感受全新的教學模式,在快樂的氛圍中愉悅身心,潛移默化地得到提高。
快樂的孩子才是成功的孩子,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成長是成功的教育。
2.快樂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開展——以坐井觀天為例
2.1游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要求,做游戲“紙筒看黑板”。師ppt:游戲規則:(1)左手把紙筒放在左眼處(2)右手捂住右眼。(3)頭不能移動,直視前方。師:通過紙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樣子的?拿下紙筒,再看看你剛才看過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過渡語:同學們,通過紙筒,我們發現,視角不同,看到的范圍也就不同了。今天,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藍天又變成了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坐井觀天》齊讀課題。在游戲的背景下,教師營造一個快樂輕松地氛圍,從而引入主提,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做好鋪墊。
2.2建立平等,激勵語言,享受課文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小鳥和青蛙在井沿上發生了爭論,那他們是怎樣爭論的?文中出現了幾次對話?請你們再次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他們的對話。
小朋友們認真讀書的樣子特別可愛,老師愿意分享你們豐收的喜悅,誰來說一說,小鳥和青蛙之間發生了幾次對話?。
學習第一次對話:
①師:他們的對話可有趣啦!請小朋友自由朗讀第1次對話,(課件出示)誰想讀一讀?
②指導朗讀。理解:小鳥飛了多遠啊?一百多里有多遠呢?
學習第二次對話:
師:小朋友們,讀得真投入,小鳥和青蛙的對話真精彩,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二次對話。看看小鳥和青蛙又說了什么?(誰來讀?)
(1)、大話是什么話?你說過大話嗎?你看青蛙多么自信,它說小鳥在吹牛呢?讓我們來讀一讀這句話。文中青蛙為什么說小鳥說了大話呢?
(2)、小鳥是怎么來反駁青蛙的呢?天有多大?讓我們來學習第二個生字?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出示圖片練說:小鳥飛呀飛,飛過,飛過,還沒有看到天的邊。
教師引讀:天真是無邊無際,大得很哪!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現實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無邊無際的?這些都是無邊無際的,大得很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4)、同學們讀得可真棒,下面你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嗎?
學習第三次對話:
師:學到這里,大家都已明白,到底是誰錯了?可自以為是的青蛙還和小鳥爭論不休,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三次對話,邊讀邊想,青蛙和小鳥為什么笑?
(1)、誰來讀一讀,真不錯,青蛙為什么笑了?它是多么的自以為是啊!他是多么的愚蠢啊!讓我們來讀一讀。
小鳥為什么笑了?是啊!小鳥見識多廣,誠懇地勸告青蛙,希望青蛙能改變它的看法,讓我們來讀一讀。
(2)、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是青蛙錯了,可它自以為是以為是自己對了,要怎樣才能讓青蛙知道自己錯了呢?(跳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
(3)、師:對,眼見為實,青蛙真的從井口跳了出來,讓小鳥帶他到處走一走它會看到什么?它自己對小鳥說些什么?(生練說)
這還是一只的青蛙。
師:小朋友們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優美,相信你們能用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讓我們有滋有味地齊讀第三次對話。
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語言上的激勵和贊美,以及體現了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學生在體會課文中是一種享受的心理,而不是一種壓抑的狀態。
總結
在把握教材時我將“無邊無際”、“大話”、“笑”三個詞作為文章理解的關鍵。通過這三個詞來了解課文,穿針引線。首先,在引導學生了解“無邊無際”時,我設計了動畫,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什么是無邊無際?通過讓學生欣賞(無邊無際)的沙漠、(無邊無際)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無邊無際)的天空,等等,來拓展學生的思維,營造一定的情境,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無邊無際的內涵。教師再因勢利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出小鳥贊嘆天很“大”的語氣。實現對第一次對話的理解。
小鳥和青蛙的第二次對話中,我主要抓“大話”,這個關鍵詞語。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大話”這個詞,來把握青蛙認為小鳥說大話時的心情。順帶指出說大話是指:說夸張,不切實際的話。但是在具體教學時,我又在思考:怎樣讓學生了解說大話的具體含義,以及它與說謊話的區別。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惑著我。最后我想:如果舉個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是否效果更好呢?所以在教學中,我舉了兩個實例讓學生來感受什么是說大話。
通過第三個關鍵詞“笑”,引出文章的第三次對話。笑在文章中一共出現兩次,這兩次的笑是有區別的。文中兩個笑。青蛙為什么笑,小鳥為什么笑?一個“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聽不進小鳥的勸告,自以為是。另一個小折射出了小鳥的虔誠,真誠相勸。通過對“笑”的揣摩,學生知道了:不學不問,不聽勸告,還自以為是導致青蛙錯誤的原因。這為學生學習積極性提供了動力。
總之將快樂的教育融入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盡量讓學生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下進行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林紅將;;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人生十六七;2017年17期
[2]周寬群;;淺析如何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趣味性[J];報刊薈萃;2017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