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享經濟模式是在社會進入“互聯網+”時代后逐漸出現的,近年來,已經得到超快速的發展,而其在為社會大眾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時,也給現在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帶來無數的挑戰。分享經濟模式下,人們的生活通過各種資源整合調配后已經在逐步實現整個社會資源優化管理,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也逐漸放緩,這也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需要調整現有狀態,直至其更適合社會現有的經濟狀態。
關鍵詞:分享經濟模式:人力資源管理:“互聯網+”
一、引言
依照現在的經濟發展趨勢看來,“互聯網+”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成為今后的經濟發展規劃,而分享經濟模式能夠推動互聯網與社會經濟的融合,以實現共同發展。這也給社會中的各個企業提出新的要求,原有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遭到挑戰,其中的各種弊端也逐漸顯露出來,只有真正重視并解決這些問題,才能有效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互聯網+”時代中的分享經濟模式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特征
分享經濟模式是基于“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著的,人們在此時可以利用各種網絡信息交流平臺整合調配各種閑置資源,繼而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并在其中獲得回饋,這種共贏模式能夠推動以“分享”為主體的分享經濟更好的發展。與此同時,在這種經濟模式下,可以讓大批的網絡平臺崛起,雖然這些網絡平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些許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其確實促進著分享式經濟模式和社會發展。
分享式經濟模式是以“分享”為主要核心的,其能充分利用互聯網思維向大眾倡導“人人參與”的理念,繼而將資源的所有權與使用權分離,構建一種具有雙層結構的新型產權關系。總體看來,其以互聯網平臺技術為基礎,主要依靠大眾參與,實現資源的高速流動和高效配置,實現權屬關系的全新變化,尋求最佳的用戶體驗,最終達到資源最高效地利用。
而在分享經濟模式下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具有管理對象擴大化、人力資源管理職能弱化、人力資源管理方式轉移至線上、勞動關系逐漸南契約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幾項特征,與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模式相差甚大。
三、分享經濟模式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一)分享經濟模式下經濟主體的變化
分享經濟時代中,第三方網絡平臺是基于網絡基礎創造的,其在相關的所有權未更改的情況下,為平臺使用者提供使用方法,在其中獲取利潤,以供其相關經濟活動的進行。總體而言,分享經濟模式中包括生產者、經營者和消費者三個經濟主體,與傳統經濟模式中的僅有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單個主體不同,其也使得人力資源管理對象被無限拓展,這也要求人力資源工作一定要規范化、規模化共享平臺的人力資源管理。
(二)閑置資源的分享模式變化
分享經濟模式主要是建立在閑置資源分享上,而這個閑置資源中包括各種信息資源、車輛等有形資源以及知識、經驗等無形資源,這些有形、無形資源的分享也是分享經濟模式的發展基礎。這些資源分享都是在第三方平臺進行,由提供者根據自己資源的特征,自行選擇與自己相符的分享平臺,并通過注冊與信息發表,分享信息。主要通過平臺進行的分享工作也使得第三方平臺的人才招聘管理等工作逐漸弱化,提供者幾乎不需要第三方平臺干預。
(三)經濟組織結構的變化
分享經濟模式下的信息資源分享主要依靠第三方網絡平臺服務,經濟組織結構比較松散,人力資源模式中的求職法則已經被改變,已經形成互相招聘的時代,招聘方和求職者之間幾乎不再存在信息差距,招聘者能夠通過第三方平臺支付薪資,資源提供者也可以根據消費者實際需求決定,一切都不是同定狀態。但目前,國家有關部門還沒有完全符合的法規進行約束,也沒有系統性的管理。
(四)市場結算關系的變化
因為當前國家有關部門還沒有出臺相關的系統性規定,使得服務提供者在管理過程中沒有系統性的管理,對一些需要利用定期考核和績效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不甚友好。許多共享平臺的管理制度都是依靠網絡平臺的網絡互評制度進行,但這種評價制度會受到各種客觀性主觀性因素影響,導致共享平臺的管理缺乏真實性和有效性。
四、結語
在當前的分享經濟模式下,想要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就必須要提升企業內部組織管理的靈活性,正確的培養企業員工,并進行優秀企業文化的熏陶,創新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開發更加標準的培訓資源并重視培訓效果,制定收益與保障兼具的薪酬激勵政策,共同找尋更適合分享經濟模式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模式。
參考文獻:
[1]江婕.分享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挑戰[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9):181-182.
[2]賈佳.淺析分享經濟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機遇與挑戰[J].納稅,2018,12(35):275.
[3]左安潔,劉文倩.分享經濟背景下我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1):125.
[4]戴菲.分享經濟視域下人力資源管理的新趨勢及啟示[J].經濟論壇,2018(2):96-98.
作者簡介:
周萍,山東青島市嶗山區中韓街道辦事處,山東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