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延超
摘要:隨著新時期經濟社會形勢的變化發展,對我國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改革落后的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發展。本文首先對當前政府行政管理體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出現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行政管理;制度改革;職能轉變
一、前言
行政管理是一門研究政府部門如何進行管理與運作的學科,在各種管理之中,是涉及面最廣也是最具有權威性的管理,因此其發展如何也關乎國計民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新的時期對我國政府的行政管理內容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八大之后,習近平主席多次提出要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其中,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是當前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重中之重。本文試著對當前行政管理改革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討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二、當前政府行政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管理理念落后
我國政府機構改革的一個方向就是建設服務型政府,以提高政府辦事效率,適應新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但由于我國曾經實行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政府包攬一切事務,習慣了作為管理者而不是服務者;再加上政府內部存在的官僚主義思想,使得政府管理理念難以轉變過來,一些改革也只觸及到表面,并未涉及管理思想等深層次的內容。
(二)政府職能轉變不到位
國家提倡政府要簡政放權,實現“小政府大社會”,就是要政府將微觀主體的經濟活動交由市場調節,政府由原來的管理者轉變為服務者,為市場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和秩序。然而在實際中,很多地方政府仍然存在職責不清的情況,政府經常干預市場經濟活動,插手各項社會事務的管理,這對于正常的社會經濟活動是不利的。
(三)政府改革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目前很多的政府職能改革是由中央或各地方政府下發的文件推動的,這些文件往往面向的是某個方面,缺乏整體性和連貫性,沒有一個完善的法律來給予支持。要想讓改革持續系統的推行下去,必須提供完善的法律支持,沒有法制保障就沒有改革的后續深入。
(四)行政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政府的各項工作是由具體的行政管理人員來開展的,行政管理人員素質水平的高低,也決定了事務處理的好壞。我國有一套完善的公務員招考制度和相關的考察機制,有效提高了公務員的入門門檻,但是在實際中,依然存在部分行政人員專業素質不高、能力不足等情況。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變化對政府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要求行政管理人員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如何有效提高我國政府行政管理人員的素質,滿足社會發展要求,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五)政府決策社會參與度不高
政府內部決策過程一般是自上而下,這導致上級頒布一項政策或指令,民眾只能被動接受,獲得感較差,政策也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在民主政治不斷發展的今天,如何提高社會的政治參與度,提高行政管理的民主化,也是目前我國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政府行政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我國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
建國后,我國曾長期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政府大包大攬一切事務,作為整個社會的管理者而存在。改革開放之后,雖然轉變為市場經濟體制,但計劃經濟時代的一些習慣和做法依然存在在政府之中,影響了政府的行政管理理念和方法,這些導致了政府一些管理思想的落后。
(二)地方政府缺乏改革動力
中央曾多次提出要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變,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文件,但是地方政府執行時常常被動消極,缺乏改革動力。一些政府的改革舉措往往只是根據上級要求來做,不能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地方獨創性。
(三)政府權責不明
實際工作中,政府的職責權限沒有明確的界限,這導致了政府要么管的過寬,要么有事沒人負責,出現部門間職責交叉、政出多門或互相推卸責任等情況,這些都影響了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降低了政府在民眾間的威望,不利于維護良好的經濟發展形勢。
四、新時期政府行政管理改革的對策
(一)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
要推進我國政府行政管理職能改革,重點就是實現政府職能轉變,其關鍵就在于厘清政府職責界限,進行簡政放權。政府要改革行政審批制度,進一步調整和減少審批事項,將社會和市場能夠處理好的事情交由社會和市場自身來處理,政府逐步退出相關領域,增強市場經濟活力。政府要理順與市場的關系,通過政府職能的不斷調整,逐步劃分出市場與政府的邊界,明確應該管和不該管的事項。其次,政府推進職能轉變還要加強制度建設,通過對制度的設計和強化,提高權力運行的規范化程度,讓政府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最后,政府機構方面可以通過整合職能相關的一些部門,如實行大部制改革等,減少部門間職責不清互相推諉或政出多門等情況的發生,提高政府辦事效率,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二)推動管理思想變革和開放
實現政府行政管理變革,不僅僅要體現在制度上,根本在于思想觀念的轉變。只有從落后的管理思想轉變為先進的服務型理念,才能更好的配套制度改革。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充分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管理思想,不斷地更新換代,避免固步自封。同時,還應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民眾積極參政議政,建立讓民眾充分參與行政管理的平臺,吸收民眾智慧,實現政策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推動政府管理的民主化和大眾參與度。
(三)加強行政管理體制的法制化建設
任何改革都需要有配套的法制體系作為后盾,要想推動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就必須建設完善的法制體系。首先要對落后的法律和政策進行清除和修改,然后出臺與發展和改革相適應的法律政策,政策與政策之間要保持連續性,從而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體系,從而保證改革的順利推行。
(四)創新行政管理方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進步,互聯網已經深入到每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政府可以借助新的信息技術手段來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通過建設網上政務平臺,讓市民和企業可以通過互聯網直接辦理相關業務,不必再帶著大量材料跑到行政辦公大廳去,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大數據的發展,讓政府可以通過數據分析更高效準確的進行決策;通過電子商務,政府采購有了更多的選擇,實現政府采購的電子化;各個政府部門在網上建立網站,及時公布最新的政務信息,實現政務公開,讓民眾隨時了解到最新的政策。電子政務帶來的一系列新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方式,能極大的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提高民眾參與度,節省社會資源。
(五)提高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
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當下,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斷與時俱進,才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更好的為社會大眾服務。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要從兩個方面進行,首先是行政人員自身要有不斷發展的意識,自覺地學習新的管理知識和思想,對自己進行提高;其次政府要對績效考核機制進行改善,同時定期的進行專業培訓,從而推動公務員整體素質的提升。
五、結語
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社會發展時期,各種新的機遇出現的同時也會帶來新的挑戰,要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就需要我們不斷提高政府行政管理水平。政府要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地反思總結,從而推動管理體制的進步創新,適應新時代快速變動的社會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夏書章.行政管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22
[2]廖繼超,唐山清.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與政府創新[J].農家參謀,2019.(16).
[3]李天元.新時期行政管理面臨的挑戰及對策分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