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梓毅
摘要:教育作為發展的根本,教育中教師作為發展的基礎,直接決定教育質量,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關系著教育教學的可持續化發展。本文就以新時代提出的“互聯網+”這一新思想為基礎,以當前的高校為研究對象,探索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并且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存在問題,對策
引言:
在信息化的時代,各領域都開始向著信息化、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教育行業也面臨著改革創新,而要實現改革創新的基礎就是教師,因此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成為新時代重點關注的問題,只有不斷的根據時代要求提高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才能確保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
1.“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
1.1 “互聯網+”時代下的教師道德修養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社會發展進入新的狀態,面對新的發展形勢,提出“互聯網+”新概念,,各領域都進入互聯網發展探索中。實現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融合,教育行業也提出“互聯網+教育”。“互聯網+教育”,一是實現跨界融合,讓教育與信息網絡技術融合,形成互聯網教育這一新發展形勢。二是創新的特點,信息化時代,傳統的教育發展已經不能滿足社會實際的需求,迫切的需要創新發展,教育與互聯網的融合,就促進教育行業的發展創新。三是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互聯網時代下,要求以人為本,教育行業也需要堅持這一發展理念,重視人的實際需求和發展。
高校的學生已經成年,具有相對比較完善的思想觀念,但是高校的教育,除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之外,還需要對學生進一步的引導思想觀念的完善和成熟,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讓其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作為新時代的教師,除要求教師要忠于教育事業,具有奉獻精神、熱愛學生、嚴于律己、為人師表,團結協作、互勉共進,此外還要求教師要具有改革創新的精神、探究的精神,同時還需要具有信息化修養。
1.2 “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存在的問題
思想觀念發生變化,因為信息網絡技術的普及,教師在思想觀念上出現多元化,讓教師進入一種傳統與新時代的矛盾中,無法適應互聯網+時代下的發展,在教學中就出現思想消極、無所適從的情況。
互聯網+時代下,教師的行為違反了教師職業的道德素養,其中比如網絡紅人、一些享樂行為出現,無法全身心的投入教學中,帶領學生沉迷于網絡的虛擬現實中,忘記一個教師的應該具備的職業素養。
信息化道德素養問題,主要是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不足,沒有完全把信息技術融入到教學中,缺少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學改革創新進程慢,有的還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沒有從教學的角度上去認識信息網絡技術。
2.“互聯網+”時代下提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措施
2.1提高高校教師的思想觀念
教師是教育改革的基礎,那么思想就是教師進步的基礎,首先就需要從思想觀念上來提高教師對互聯網+的認識,要求教師具有基本的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同時還必須有創新意識和研究精神,以及不斷自我完善的意識,才能跟上時代節奏。積極主動的去從教學角度研究互聯網技術,加強互聯網技術與教學的融合,以及其積極的意義。
此外,要接受先進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技術,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認識現代教育理念,不斷的改革創新,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開展針對性的教育。
2.2提高信息化素養
在“互聯網+”時代下,教師的職業道德休養中,信息化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充分的認識到信息化教育的發展,明確給“互聯網+教育”所帶來的教育改革。要適應互聯網+所帶來的發展,這就需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
一方面高校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深入認識互聯網+教育,比如加強教師的之間的交流,鼓勵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或者是引入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讓教師去學習,并根據實際情況把新的教學手段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另外,高校邀請一些優秀的互聯網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比如掌握使用技能,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信息網絡技術水平,還有利于教師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
另一方面需要教師進入社會,明確互聯網+時代下,給社會發展帶來的改變,這就包括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情況,根據專業性不同,進行實踐的考察,比如會計領域,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各個崗位的工作要求等。這樣在結合實際考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計劃。
2.3 加強教師與學生的網絡交流
加強與學生之間的網絡交流,也是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關鍵,教師要深入學生,了解當前時代下學生的發展特點和需求,更加重要的是要明確互聯網帶給學生的影響,學生對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比如了解一些流行網絡語言,與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氛圍,既可以了解學生,也能對學生使用網絡進行正確的引導。
教師在與學生交流中,也能提高自己的職業道德修養,在多樣化的思想中,堅持本心,做好自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刻的反思自己,并科學的接受一些新的思想理論,形成網絡的職業道德理論離析,鞏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把道德情操從線下移到線上,正式網絡資源,不僅可以完善和提升自我,還能進一步的影響學生正確的網絡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
3.結束語
“互聯網+”的提出,讓教育行業進入了改革創新,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也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高素質的教師,才能滿足新時代對教師的要求,才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促進教學改革創新,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范蕾.“互聯網+”時代下高校青年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19(02):55-56.
[2]潘閱.新時代“互聯網+”環境下加強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研究[J].中國地市報人,2018(11):106-107.
[3]李佳容,陳娟娟.“互聯網+”時代下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J].教育現代化,2018,5(13):124-125+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