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剛 蔣玉華
摘 ?要:體驗式學習模式對學生學習成長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主要從學科核心素養視角入手,認真探究了高中生物體驗式學習模式,并借助具體案例進行了詳細介紹,以期為其他教師提供教學啟示。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生物;體驗式學習;模式;案例
一、研究背景
(一)學科核心素養
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遵循教師課堂講授知識,課后布置習題,學生完成相應習題后教師批改并講評的步驟,既不利于學生理解掌握生物學相關知識,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提出,為了幫助學生在獲得基礎的生物學相關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互動、合作和探究學習過程中,不斷領悟生物學家們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養成科學的思維習慣,最終發展其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應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倡導體驗式教學,這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因為它符合新課程培養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如對于中學生物課程來說,鼓勵學生形成科學探究意識和本領、引導學生形成理性學習思維,是其他課程無法代替的教育價值。
(二)體驗式學習
“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也譯為“體驗性學習”“體驗式學習”。國內外對體驗式學習研究范圍十分廣泛,它發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經驗學習”。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教育思想也體現了體驗學習思想。筆者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體驗式學習過程中特別強調學習者的體驗和感受,強調教學以學習者為主體,注重教學過程的反思與實踐;它主張要通過體驗活動來促進知識的學習和運用、能力的鍛煉和提升、智慧的啟迪和獲得;它是通過“體驗、反思認識、再體驗、再反思認識”這樣一個循環漸進的學習過程,促進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知識、情感、能力的統一,從而更好地實現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它強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應加強總結和反思。
二、高中生物體驗式學習模式
(一)激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若學生對生物具有強烈的學習興趣,不僅能增強自身學習主動性、喚醒自身潛能,同時還能增強課堂注意力,保持一個理想的學習狀態。因此,教師在體驗式教學中首先要想方設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以此才能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喚醒自身潛能。
據調查,許多教師在課堂導入環節,經常帶領學生回顧上節學習內容,以此自然轉接本節實驗內容。這雖然能做好導入銜接工作,但卻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此,筆者在教學導入環節并沒有開展簡單的師問生答活動,而是開展了“隨機點名——快問快答”活動,答錯或遲疑的同學要接受一定的懲罰;快速答對的學生會受到相應的表揚。這樣的答題活動,不僅引領學生回憶了上節課提取細胞膜的實驗內容,還為學生營造了適度緊張、相對愉快的學習氛圍。如此不僅利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還利于激勵學生體驗學習的樂趣。
(二)啟發
不同的學習科目需要具備不同的學習思維,但如何形成這一學習思維呢?筆者認為,教師的適時啟發能為此提供了極大便利。一個恰當的啟發能引發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能幫助學生形成理性的學習思維,能喚醒學生內心的潛在能力。因此,教師在體驗式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以此啟發學生進行快速思維運轉,進而喚醒內心潛藏的學習能力。
(三)探究
科學的實驗探究過程,不僅能令學生掌握實驗探究的一般步驟,還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和科學精神,更能有效鍛煉學生的操作實踐力。因此,教師在體驗式教學中務必要組織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實驗。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做好教學準備和指引工作,切忌讓探究流于形式,最終增加學生負擔,消磨學生學習熱情,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為避免此次科學探究實驗流于形式,筆者于一周前就引導學生分好了合作探究小組,并下發了相關的實驗導學案。由于師生做好了課前準備工作,所以課中實驗講解部分非常順利,許多學生早已按捺不住、躍躍欲試。這時筆者要求學生按步驟對實驗材料洋蔥進行探究,能充分運用學生的求知欲。這樣的實驗對于準備充足學生而言并沒有多大挑戰,再加上筆者從旁指導,多數學生都得出了正確的實驗結果。對此,在此基礎上,筆者還鼓勵學生進行了小組自主探究實驗,并依據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選擇材料、科學探究、結果分析的步驟,進行了有效探索。這一過程不僅驗證了學生的理論知識,還加深了學生的理解記憶,更提升了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實踐操作能力,這對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大有裨益。
(四)感悟
課程結束后,教師在預留作業的同時,更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本節課學習過程進行總結感悟,并從中反思出自身學習優缺點、實驗成敗處,以期在未來學習中強化優點、改正不足。如此不僅能加深學生的知識理解,還能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因此,教師在體驗學習模式中,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要關心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悟,并從中加以整理分析,找出今后的教學方向。
基于此,筆者在實驗結束后,組織學生梳理了知識脈絡,構建了知識體系。與此同時,筆者還鼓勵學生認真填寫了實驗報告,引導他們分析了實驗失敗原因,簡單描寫了本節課的心得體會。這樣的總結感悟利于學生更深層地看待自己的學習過程,利于學生養成自主反思的好習慣。
三、結束語
體驗式學習對學生學習成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它不僅能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加速學生轉換知識經驗,也能促進學生生成積極情感,更能培養學生形成探究精神、理性思維、實踐能力。這與高中生物核心素養中的要求不謀而合。
基于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積極探索體驗式學習模式,創新出更多有效教學策略,以此改進自身教學不足,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最終獲得豐富的教學經驗,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教學模式具有不同的教學效果,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學情等實際情況,有選擇地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如此才能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做好教書育人的神圣工作。
參考文獻:
[1]李真真. 體驗式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D].聊城大學,2015.
[2]姚秀榮. 高中生物課堂體驗式學習教學實踐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2.
[3]李曉譚. 中學生物學體驗式學習設計與分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