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心智尚未發育完全,理解能力較差,更側重于學習自身感興趣的知識,閱讀是小學語文中的難點。因此,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通過培養小學生閱讀興趣的方式來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全面提高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教師可采用情境式教學方法提升小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參與到情境中,成為學習和成長的主人,本文對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途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語文;閱讀興趣;有效途徑
小學語文課程是培養學生文學素養的基石,小學語文中的閱讀部分,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邏輯能力,豐富學生知識、提高語言能力。以往教學中閱讀不受重視,因此,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視閱讀教育,拓展閱讀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閱讀興趣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意義
新課改下,我國教育部門更加重視學生素質教育,知識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傳播知識的工具,需要學生去學習更多課外知識。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會遇見很多不懂的問題,需要與人溝通才能解決,因此閱讀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溝通、自主學習能力。經常閱讀可提升學生專注力,還能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小學生在家庭中三觀形成主要靠父母影響,在校期間主要依賴所學習到的知識,如果能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學生主動去閱讀名人傳記,學習書中人物的優秀品格,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三觀。閱讀優秀作品,若小學生能從作品中體悟到一部分真理并應用于生活實際,便對人生有積極意義。
二、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要點
(一)培養興趣要點
教師培養學生興趣要點重在體會情感,不是機械化地給學生講解讓學生逐字逐句地去理解含義,而是要引導學生,使學生真正對閱讀產生興趣會讀書,鼓勵學生去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唯有理解作者內心情感,體味到文字的溫度,才能使學生對閱讀產生熱情。
(二)選擇作品要點
當前科技發展迅速,各類電子讀物也日益豐富,但是質量參差不齊,部分閱讀資料并沒有文學價值,對學生發展沒有積極意義。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溝通讀書所得,了解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文學審美素養,珍視學生閱讀的感受,增大學生閱讀量,補充更多知識,提高閱讀質量,根據學生興趣引導學生讀高質量的書籍,幫助學生鑒別挑選。
二、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興趣的途徑
(一)采用情境教學途徑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傳統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是拿出作品,閱讀之后,給學生講解本文作者詳細信息,本文寫作手法及中心思想等。這種學習模式過于枯燥,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失去閱讀興趣,自主學習能力降低,見到作品只能機械地想到本文相關問題,難以理解作品背后的情感。這種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人才培養的需求,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興趣,確保教師教學效率,可采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閱讀作品相關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盤古開天地》時,教師課前可以給學生設置關于宇宙如何誕生的問題,給學生想象空間,然后為學生播放關于盤古傳說的視頻,讓學生分組討論自己想法,之后對學生的想法予以評價鼓勵。給學生講解我國上古時期的傳說,我國古代人民對大自然的崇拜之情,再給學生布置查閱我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故事,增強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能力。教師不僅要重視現代文閱讀,更要注重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畢竟傳統文化是我國文明的基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遠。例如,在講《夏日絕句》時,課前可以給學生放一首李清照詞改編的歌曲,再給學生講李清照生平事跡,給學生講解李清照和趙明誠在戰爭時期如何才寫出這樣出色的詩,還可以給學生講李清照在戰亂期間怎樣堅持保護國家字畫的故事,增強學生對古詩閱讀的興趣,培養學生愛國情懷。之后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讓學生自己去分析詩中情感,教師加以指導[1]。
(二)采用增加閱讀量的途徑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為學生推薦有助于學生成長的書籍,拓寬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例如,在講《扁鵲治病》時,教師可為學生推薦《三國演義》,給學生講解完課內內容時,給學生講關于三國時期的知識,小學生都有當英雄的夢想,而三國時期英雄輩出,事跡繁多,能引起學生興趣。再如,講《精衛填海》時,可以為學生推薦《山海經》,很多人認為這本書中內容較為離奇,小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山海經》中的傳說能夠吸引小學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講《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也可以為學生推薦魯迅的作品《少年閏土》,魯迅的文章比較有深度,邏輯縝密,可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推薦作品時也可以不局限于書本,視頻閱讀方式更為直觀,可選擇歷史劇或者康震老師的“百家講壇”節目[2]。
(三)采用多元化評價的途徑激發學生閱讀積極性
國外曾做過實驗,隨機將資質類似的學生分到優秀班和普通班,經過十年追蹤,發現優秀班的學生更為成功,而普通班的學生泯然于眾人,可見標簽的力量多么強大。小學生對教師有崇拜心理,教師的言行和評價對學生影響重大,若教師給學生灌輸本身就很優秀的理念,學生閱讀積極性會更高。教師不能僅以考試閱讀獲得的分數為評價標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開放式思維,結合學生思考能力、參與度、閱讀量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閱讀互評活動,使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學校也可以組織閱讀大賽,對學生的表現和閱讀能力綜合評價,增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升學生信心[3]。
結束語:
閱讀能力對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影響重大,良好的閱讀能力可以提升學生文學素養,因此,培養學生閱讀興趣,需要教師不斷創新教學策略,組織教學娛樂活動。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鼓勵學生,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幫助學生解決閱讀中的問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未來發展。
參考文獻:
[1]賴蘇銀. 如何培養小學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興趣[J]. 課外語文,2018(15).
[2]羅進. 探索新課標下小學語文創新能力培養的有效方法[J]. 速讀旬刊,2017(8):219-219.
[3]駱勝男. 新課標下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有效契合途徑研究[J]. 課外語文,2017(3):92-92.
作者簡介:
唐芳,女,本科,四川省平昌縣得勝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