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燕
摘 要: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運用游戲的方式,開展小學體育教學,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與此同時,教師可以適時地融入團隊意識、團隊責任感,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從而獲得良好的小學體育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從捕魚游戲、競賽游戲和足球游戲三個方面入手,培養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增強團結意識,提升與他人的團隊協作能力。
關鍵詞:快樂體育;團隊協作;教學策略
在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有些體育教師只是注重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忽視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致使體育教學缺乏足夠的廣度和深度,不利于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此,教師可以將體育教學與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巧妙地融合起來,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積極作用,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運用捕魚游戲,培養團隊意識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改編常見的游戲,并注入教育的因素,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獲得快樂的同時,獲得更深地思考游戲背后的本質,提升小學快樂體育教學的深度,獲得良好的小學快樂體育教學效果。
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改編傳統的捕魚游戲,并適時地融入教育性的元素,讓學生對游戲過程進行進一步的思考,提升游戲教學深度,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教師簡要介紹捕魚游戲的經過。首先,講授游戲規則。教師扮演漁網,學生扮演小魚。假如漁網觸碰到小魚的某一部位,則小魚要加入到漁網的陣列中,參與捉捕小魚的目標中。其次,以問激趣。教師詢問學生:“你們猜最終是小魚會勝利,還是漁網會勝利?”小陳積極地舉手說:“有那么多小魚,漁網肯定補不完!”再次,展示游戲狀況。教師對游戲狀況,進行簡要介紹。在才開始階段,小魚的數量眾多,他們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在游戲中期,小魚的數量明顯減少,現存的小魚出現驚慌的現狀。在游戲末期,小魚被漁網戰勝。最后,交流游戲感想。教師對學生說:“誰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小宇積極舉手說:“這個游戲讓我意識到團結的重要性。因為造成小魚失敗的原因是它們不懂得團結,只顧自己的利益。而漁網雖小,但是它們步調一致,目標一致。”教師運用捕魚游戲,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思考和感悟,培養學生的團結意識。
二、使用競賽游戲,提升協作能力
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運用競賽游戲,并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增強學生之間的配合度,提升他們的團隊協作能力。與此同時,教師應選擇難易適度的內容開展授課,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到競賽游戲中來,提升整體的協作水平。
例如,教師在上周舉辦4x100米比賽,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開展,讓學生在奮力拼搏的過程中,增強團隊協作能力,讓團隊成員之間,既努力奮斗,又相互支持,提升整體的小組合作教學質量。為了保持小組競賽的公平性和透明性,教師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并適時地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的問題,進行引導。在這場比賽中,給教師印象最深的是小洛小組的表現。因為每個小組都會有體育能力較差的學生,所以這些體質較差的學生很容易拉低整體的分數。在奔跑的最終階段,小洛不打算放棄,因而采用慢跑的方式,進行比賽。看到這種情況,小洛所代表的其他成員,積極地喊出如下的話語:“小洛加油,加油小洛!”小洛聽到團隊的鼓勵聲音,他的內心突然充滿了力量,因而在最后的20米,奮力拼搏,從而獲得最終的勝利。通過這場競賽游戲,教師不僅鍛煉學生的身體,也讓他們在拼搏的過程中,感受到集體的力量,提升彼此之間的協作和互助能力,提升小學快樂體育教學質量。
三、借用足球游戲,承擔團隊責任
責任感不僅是成年人應具有的品質,也是未成年人的可貴品質之一。小學體育教師在開展快樂體育課程的過程中,應創設具有團隊榮譽感的小組,讓學生為集體的榮譽,承擔自己的責任,鍛煉自己的足球技能,從而品嘗到負責之后的甜美果實。
例如,在進行足球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運用小組合作法,開展游戲的教學,注重引導學生之間相互配合,相互協助,提升整體的快樂體育教學質量。教師在此簡要介紹游戲規則。教師以三人一組的方式,開展此項游戲。教師會畫三個圓,并保持三個圓的相對距離相等。具體的游戲流程為學生在各自的圓圈范圍內,完成傳球和接球的整個過程,假如有一個學生在傳接球的過程中,跑出圓圈,則本小組取消比賽資格。為了提升學生的責任感,教師對學生說:“為了整個小組獲得勝利,你們應盡職盡責!”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因而全身心投入到游戲的過程中。通過運用足球游戲,教師讓學生為了集體的榮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戲的過程中,提升他們的傳接球技能同時,讓學生加深對責任的認知,提升自我約束力和要求,獲得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在開展快樂體育,提升團隊協作能力的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客觀的體育學習狀況,又要構建學生認知與體育知識之間的聯系,讓學生在享受快樂的過程中,更好地樹立團隊意識,融入團隊中,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學鴻.如何實現小學快樂體育課堂的團結化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6(36)
[2]范紅偉.論如何提高小學快樂體育團結教學有效性[J].當代體育科技.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