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便利,互聯網金融也在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中應運而生。這種相異于傳統金融模式巧妙地利用了人們生活中的“碎片化”,為理財提供了一種新型模式。本文以互聯網金融為根木出發目的,對其發展中面臨的風險進行研究和分析,并對此提出相應的防范措施。
關鍵詞:碎片化理財;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
一、碎片式理財與互聯網金融概述
(一)余額寶類產品的誕生
碎片化理財時代的來臨與余額寶的誕生息息相關。余額寶在中國被稱為最大的貨幣基金,它是在2013年6月由支付寶和天弘基金聯合推出的。這款理財產品的出現在短時間內就引起了金融界巨大的轟動,它在打破了傳統金融模式的同時又讓更多的人萌發了理財意識,讓理財變成了一項全民參與的行動。受到余額寶的啟發,其他第三方支付機構、基金第三方銷售等機構迅速效仿,相繼推出類似于此的理財產品,將人們手中零散的資金聚集起來,“碎片資金”由此全面激活。
(二)“互聯網+金融”模式的興起
隨著余額寶的誕生,“互聯網+金融”的模式也逐漸興起。這種新的理財創新模式以“碎”為特點,巧妙地利用人們生活中時間是碎片化的,將其手中的零散資金聚集起來。相較于傳統的金融模式,它具有操作更快捷,交易更自由,相關成本更低等優勢,因此互聯網金融模式在被大眾普遍接受和喜歡的同時也給采用傳統金融模式的相關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二、互聯網金融發展中面臨的風險
(一)借款人信用風險
借款人信用風險是一種由于借款人因各種原因而沒法履行合同條件從而違約,給交易對方造成損失的風險。不像國外,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起步是比較晚的,突飛猛進的發展速度與不健全的互聯網金融信息體系存在著巨大的沖突?;ヂ摼W金融無法具有像傳統的銀行一樣的合規的風控體系,再加上其用戶具有的分散性和本身準入門檻低的特點,這使得互聯網金融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加嚴重,而信息不對稱問題就構成了潛在的信用風險,交易的雙方中的一方會因此處于一種不利地位,最終造成損失。
(二)資金流動性風險
互聯網金融的流動性風險源于其高收益率。融資方想打開市場并擴大自己產品的規模,就需要從投資者手中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持。因此他們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投資者使用自己的理財產品,通常會調高產品的收益率,而這種高杠桿的經營一旦預估失誤,理財資金和債權資產的匹配在數量、時限上形成不合理錯位,就可能導致預期收入受到損失,無法達到想要的預期收益結果,最終融資方和投資者雙方都會因此受到影響,引發支付危機,從而造成資金流動性風險。
(三)監管風險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起來的時間很短暫,整個互聯網金融監管體系并不健全,而且大部分都是參照傳統金融模式而建立的。因此它缺乏靈活性和有效性,存在很大的監管真空和交易不透明。除此之外,互聯網金融具有跨行業經營的特點,各類金控公司的風險點模糊不清難以把握,加上互聯網金融交易在時間和空間上收到的限制很少,這導致互聯網金融在監管上有很大的差異性,很多別有用心之人利用這些監管的漏洞做出一些損人利己違法的交易和逃避理應履行的被監管義務,進而引發一系列監管風險。
(四)操作風險和技術風險
互聯網金融很大一部分的交易是通過電腦設備在網絡上開展的。由于互聯網依靠的是科學技術,技術的不成熟會使相關系統產生漏洞而更容易遭受黑客和病毒的攻擊,業務流程不規范不嚴謹則會引發相關從業人員辦理違規業務等問題,這些人為因素或者內部存在的缺陷就構成了潛在的操作風險和技術風險,對整個網絡交易體系的安全性構成威脅,使得客戶的個人信息安全和資金安全無法得到良好的保障,給企業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影響整個互聯網金融的業務運營。
三、互聯網金融的風險防范
(一)完善社會和行業信用體系
想要更好地防范信用風險問題,就必須完善我們的社會和行業信用體系。由行業來帶頭引領,借助學習傳統金融行業,彼此之間開展合作利用互聯網平臺打造一個信息共享系統,為客戶提供所需的數據。同時,為了了解自身客戶的信用是否良好,降低違約率可以建立一個數據比較權威的征信體系。這樣一來就可以做到社會和行業的雙向信用監督,減少信息不對稱和道德風險問題,加強對信用風險的防范。
(二)建立流動性管理體系和推進金融去杠桿
建立一個完備合理的流動性管理體系是降低流動性風險的一個有效手段,加強對這個體系地建設和監管可以更好地防范資金鏈斷裂、準備金不足等問題。我國一直長期處于一個加杠桿的狀態,這樣的高杠桿會造成企業不良資產增多,降低企業發展質量。因此推進金融去杠桿和降低杠桿增速也能夠降低流動性風險并且起到穩定協調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得整個金融發展環境更加健康。
(三)優化與互聯網金融相關的監管體制機制
針對監管風險,則需要監管機構優化和完善我們的互聯網相關監管體制機制,找到監管體系的不足之處,彌補存在的監管漏洞,運用法律手段出臺相關政策嚴懲那些逃避監管進行非法交易的人員,強化行業的管理與自我監督體系,將資金來源、中間環節及最終投向等金融業務貫穿于監管始終。不同類型金融企業的風險點和監管點是不一樣的,所以監管機構對此可以實施嚴格地差別化管理,從而讓交易更加的透明化和公平化。
(四)加強從業人員業務培訓與規范業務運作流程
為了能夠更好地規避操作風險和技術風險,我們可以從加強對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人手,通過培訓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技術水平,從而更好地應對黑客和病毒的攻擊,減少他們在操作交易過程中操作失誤和辦理違規業務的可能性。企業要以防范風險為前提,設立一個監督體系,交給不涉及利益的第三方去監管,做到從內部更有效地監督操作人員,學會把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視作目標,更加嚴格地把控整個業務運作流程,做到流程合理化和規范化。
四、結語
碎片化理財的互聯網金融模式近幾年來可謂是發展迅速,它作為一種新興的金融體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但與此同時,相比于傳統的金融模式,它顯然還不夠成熟,存在著很多的風險,如何規避這些風險是我們所值得深思的。如今受整個經濟環境的影響,互聯網金融行業增速雖然有所變慢但監管卻更加規范化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也逐步進入一個全新的創新階段,我們相信在未來互聯網金融將會為我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薛紫臣.互聯網金融流動性風險的成因和防范[J].中國發展觀察,2016(12).
[2]王習之.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及防范研究[J].中國市場,2019(22).
[3]樊婧儀.“互聯網+金融”新業態與實體經濟發展的關聯度研究[J].中國商,2019(14).
作者簡介:
楊茗怡,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浙江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