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年來網絡技術的發展推動之下,互聯網銀行的發展十分迅猛。民營資本在其中投入過多,政府對其建設與發展給予了較大的支持,以大數據技術為核心,為這一全新金融模式提供了極為有利的環境與條件因素。在較短的時間內,互聯網銀行在我國以迅猛的態勢,對傳統的銀行運營模式產生了極大的沖擊?;诖耍瑸閷崿F互聯網銀行的更好發展,為大眾提供更多的便利與優質服務,本文對當前在互聯網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為其制定有效的應對之策,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銀行;發展問題;對策研究
“互聯網+”概念的提出與落實,在過程中各行各業的發展與其產生了融合。在該時期內,銀行體系同樣逐漸與網絡產生了融合?;ヂ摼W銀行這一全新概念的提出,隨著在網絡對銀行相關業務的開設與辦理成為現實。且近期的發展中,實際建設數量也在隨之增多。在互聯網的基因支撐之下,金融體系全新的事物產生,使得大眾對其關注度較高,為保證其穩定的發展,對其中可能產生影響的問題因素進行分析,推動其更為穩定的健康發展。
一、互聯網銀行發展中的問題分析
(一)安全問題
在信息系統的建設中,其技術的應用是核心安全問題,在當前的銀行信息系統構建中,一般是通過供應商向其提供基礎的產品,以此為基礎,對其實施定制化的改善,實現能夠對銀行業務需求的有效滿足。在該情況之下,技術核心一般是以供應商為主,特別是在一些規模較小的銀行發展中,由于信息系統專業開發人員的缺少,造成在信息系統建設中,可能會有無法自主掌控的情況,信息系統在建設中,前期的開發、中期的運行以及維護等對供應商依賴過多,一旦供應商停止對其系統服務,則無法保證信息系統在建設中,安全運行缺少充足的保障。此外,一些銀行所購買的系統產品來源于國外,核心技術無法做到自我掌控,可能會對銀行的安全運行,客戶的信息安全等多方面造成威脅。在服務器方面的安全風險,當前在銀行的建設中,對大型服務器使用過度依賴,每天的交易量龐大,為此龐大的數據吞吐量需要服務器具備強大的功能,為其提供支撐。當前我國所自主研發的一些服務器,在使用中,其穩定性、安全性等對銀行系統需求難以滿足,大型的服務器作為銀行系統平臺的處理核心。
(二)微觀方面經營風險巨大
在整體的經營工作展開中,互聯網銀行的資產與負債等功能構成會有一定的不合理性。其主要是因為處于剛剛成立與運營初期,所有工作的展開處于經驗的積累與不斷的試錯改正階段。通過對經營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一些互聯網銀行并沒有實現較大的盈利性,其他方面所體現出的信息同樣無法對其經營所面臨的風險大小做到全面體現。整體而言.在互聯網銀行經營中.所面臨的風險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前臺人員稀少,對風險的把控缺少人為因素的控制。當前,在一些互聯網銀行的運營中,把控風險的措施對“大數據分析系統”過于依賴。在工作的實施中,對網絡銀行運作下實際操作的業務需求十分嚴格。“行為數據”在分析與內容整合中,與目標客戶實際的來源之間關系并不相關,造成在貸款中會有集中的情況發生。系統自身的完善性較好,對操作風險進行適當的降低,在系統中有風險的發生,可能會有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產生。
其二,辦理效率得到了提升,無法做到對信息精準度的有效保證。在網絡銀行的運營中,對開戶進行驗證、業務辦理等方面不需要經過面簽,因此無法保證最終賬戶使用者是否為開戶本人。在互聯網銀行的使用中,其資金的交易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實現最大數量的金額,促進資產之間更好的流通,信息所具有的非準確性,造成對其風險評估存在一定的問題。
二、促進互聯網銀行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一)強化對信息系統安全建設
在對信息系統構建中,應該強化對系統本身所構建技術的有效掌控,技術人員在系統的建設中,應該充分貫穿于各個環節,實現技術的有效轉移與把控。在銀行系統的建設中,應該注重對專業人員隊伍構建,注重對一些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注重對計算機與業務能力綜合掌控的人才培育,在精通銀行業務的同時需要對技術的開發做到充分的熟知,就當前的銀行系統構建中,一般是以“引進來”結合“內部挖掘”的方式,對外招聘更多的專業研發人員,對研發隊伍加以充實,通過自身所擁有的豐富經驗,注重對信息系統的全面構建。此外,在內部的員工培訓中,應該采取對其業務骨干等人的優秀選拔,注重對其計算機專業的培訓,之后將其選調在科技部門,促進系統在研發與使用等方面的有效聯系。
(二)推動對操作風險控制體系的控制
通過對銀行在建設中系統應用所面對的眾多風險經驗案例進行總結分析,為風險操作控制的工作實施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當前在銀行系統的建設與運行中所存在的操作風險較多.其中受到高科技方面影響的因素逐漸變多,實際所產生的風險甚至高于信用風險、商業風險等對其造成的危害。為此,在信息系統的構建中,應該在風險管控的體系框架中包含操作風險的控制內容,促進對風險在操作中的有效控制,在信息系統的建設中,提高對操作風險的有效識別與科學評估,對其進行全面的監測,做出詳細的報告,通過各個環節優化的能力提貨所能,對系統建設流程加以優化,使得環節在實施中能夠形成相互制衡的作用,對操作風險所產生的影響有效降低。
(三)微觀層面改善運營風險把控
其一,在市場的運作中,對風險的有效管理?;ヂ摼W銀行在運作中,應該與保證對團隊架構的健全,以此為基礎建立實時且全面的監控模型,以“機器十人”的形式,對當前在風險運作中的情況做到核心掌控,通過對市場變化的了解對管理的方式與機制進行隨時更新。對市場所具備的風險進行評估時,應該借鑒一些具有成果的標準方法。此外,在產品的推廣與創新中,應該與市場風險相結合,對其進行辨識。
其二,對操作行為下潛存的風險管理。在互聯網銀行的實際操作中,其所面臨的風險與傳統的銀行運作風險相比,主要的差別體現在以下方面:IT風險作為在操作中最為重要的風險管理內容。互聯網銀行對是以網絡與IT平臺結合作為核心的依賴,實現對業務運營的穩定保證,在IT風險的操作管理實施下,與傳統銀行相比,要求應該更加嚴格。在對互聯網銀行初期的籌建階段,應該站立于最高點,對工作標準做到嚴格的制定,構建先進且安全的IT平臺,做到對其在運作中可能出現的各類IT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
其三,在互聯網銀行運作中,人員操作與欺詐等方面所存在的風險較低。在運作中是以IT系統為核心,實現在業務辦理中流程化的順利實施以及電子化管理的穩定運行,降低人工操作的風險。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大數據時代的發展中,為促進互聯網銀行模式的更好運行,在發展中應該立足于傳統銀行的運營,對發展中所處的環境情況、競爭狀態以及經營需求等多方面內容做到充分的了解,對其在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與潛在的風險做到充分的挖掘,與發展管理結合,制定健康的改善對策,推動其更為科學的建設與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郭立業.互聯網銀行的風險管理研究——以微眾銀行為例[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19(7):89-92.
[2]鄭巧.我國互聯網銀行的法律監管問題研究[D].綿陽:西南科技大學,2019.
[3]李多.我國互聯網銀行的發展問題探析——以微眾銀行為例[J].納稅,2019,13(11):221.
[4]林燁晗.中國互聯網銀行消費貸發展現狀與問題分析[J].現代商業,2018(29):86-87.
作者簡介:
王亮,北京盈科(武漢)律師事務所,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