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合強
摘要:教育關系到孩子的長遠發展,小學教育作為兒童接受教育的重要階段,必須要打好未來發展的基礎,才能真正促進學生的成長。小學德育是學生義務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小學德育能夠在學生發展階段引導其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為其未來成長做好思想基礎。而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開始,開展好德育工作,需要學校與家長以及社會共同推動。
關鍵詞:小學德育;家校共育;管理模式
引言: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啟蒙教育,而小學階段則是兒童培育獨立思考能力與思維能力、形成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不僅要引導孩子培養正確的學習習慣、清晰的思維能力,更要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與綜合能力。僅僅依靠學校發揮作用是不足夠的,必須要家長對其保持高度重視,社會對其密切關注,在三方協同作用下共同提升學生的道德修養。學校與家長應該利用好當前的網絡技術,增進雙方的交流,逐步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一、培育家校共育的思維意識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帶來了便利,因此更要利用好便捷的交流渠道,培育家校共育的思維意識,深入提升小學德育的工作效率。一方面,學校應該重視到網絡技術與家校共育的重要作用。學校應該順應當前的大數據時代發展趨勢,利用好當前的網絡工具,構建家校共育、家長與學校溝通的良好平臺。例如可以利用微信等聊天軟件,增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交流,也可以通過開辟專門的班級博客的方式,使家長對孩子的在校成長狀況,以及學校中的班級管理工作可以及時掌握。同時學校也應該加強對于家校共育的關注程度,只有增強相關的意識,才能打好小學德育、家校共育的工作基礎。另一方面,家長也應該樹立好家校共育的教育理念。孩子進入學校中接受教育,并不等于只要依靠學校發揮教育作用就已然足夠,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家庭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同樣發揮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所以在學校構建好家校交流平臺后,家長應該將孩子在家中的思想狀況及時反饋給學校,推進學校下一步德育工作的更好落實。家長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及時關注學校中的德育信息,將學校下發的有關文件以及開展的德育工作深層次理解。對學校開展教育工作的問題與意見,同樣可以依靠網絡平臺反饋給學校校長,既能使家長認同學校的相關工作,也能使學校的教育工作不斷公開完善。
二、利用網絡聊天應用軟件
伴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以及手機的更新換代,我國網民數量在不斷增加,各類網絡聊天應用使用量在不斷上升。在此社會背景下,學校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利用好當前的網絡聊天應用軟件,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網絡聊天軟件,例如微信等,使異地交流更加便捷暢通,不僅可以使家長了解到學生在學校的具體表現情況,也可以使家長增加對于學校所開展工作的了解,進而在家庭中使學校德育工作更好落實。首先,學??梢酝ㄟ^微信等聊天軟件,與家長建立長期的溝通協作機制。孩子在學校內的學習情況,家長可以準確掌握。學校所開展的教育活動,家長的參與也可以使此類活動更高效地開展。其次,學校也可以建立微信群,讓教師以及各位家長可以深入交流。建立微信群,老師可以將布置的作業以及即將開展的活動安排,及時通知給學生家長,幫助家長在學校外更好地督促學生完成學校布置的任務。如果學生在家中產生了一些學習上的困難,家長同樣可以利用微信群與老師及時溝通、請教問題,使學生在家中也能接受老師的指導。對于孩子在家中所產生的成長問題,父母在微信群里也可以與其他孩子家長進行溝通,共同探析提升當前小學生道德修養的發展道路。
三、構建規范的班級網站
聊天工具可以使學校與家長之間溝通更加便捷,但教師無法將學校教育工作理念與制度規范背后的內涵深層次剖析給家長,因此就需要構建一個規范的班級網站。通過這個網絡平臺,老師可以發布班級開展的教育培訓以及相關活動、學校貫徹落實的規章制度以及完善方案。結合教師自身的教育理念與開展的實際活動,使家長能夠深刻理解學校所開展活動的意義與老師的教學方法,也可以及時改進教師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升老師的教學水平。父母可以通過班級網站發布孩子的成長日志與學習心得,形成班級特色,在老師能夠充分掌握孩子的學習情況時,構建好一個具有特色的規范班級網站。只有班級網站具有自身的獨特內涵、發揮自身的實際價值,才能真正將班級管理以及學生的德育教育相結合。老師可以將不同的教育討論主題輸入到網站中,推進家長與教師的討論合作,針對相關教育主題,在家庭與學校兩方面共同促進孩子的思想成長。
總結:
小學德育中開展“家、校、社會化”的學生管理模式,就是利用當前的網絡技術,使家長與學校能夠更加便捷的溝通交流,推進德育工作得落實。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學校同樣也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視自身的責任,雙方共同推進小學德育工作,才能真正提升孩子的思想道德修養。
參考文獻:
[1]周飛. 基于手機媒體的家校合作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9.
[2]李慧芳. 小學家校合作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
[3]李杰. 小學家校合作的負效應及規避策略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