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鉆
摘 要:繪本教學是一種近年來新興的教學模式,以繪本為載體的教學模式以其獨特的教學優勢,引起了越來越多幼兒園及幼教工作者的重視。繪本作為目前最熱門的幼兒早期閱讀材料,通過圖文并茂的呈現方式,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畫,配上簡明易懂的文字,可激發幼兒的主動閱讀興趣,提升幼兒的早期閱讀積極性。對于孩子來說,幼兒時期的教育至關重要,幼兒階段培養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其一生都有重要影響,而繪本教學作為輔助幼兒教學的一種手段,在培養幼兒的空間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繪本閱讀在應用于教學中仍存在許多問題,本文針對如何選擇繪本,如何在考慮幼兒理解能力的同時對繪本進行深度挖掘和解讀,如何對孩子自主閱讀能力進行培養等繪本閱讀在教學中存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決方案。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閱讀、提高、自主閱讀、教師、教學
前言
閱讀是學生學習知識、開闊眼界、發散思維的一種重要方法,因此,孩子閱讀能力也應該趁早培養。早在在幾百年前繪本閱讀就出現并開始應用于教學中了,隨著現代社會教學方式的創新,教育工具的增加,教育理念的革新,繪本閱讀在幼兒的早期閱讀與教育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對于孩子來說,幼兒階段是他們以“讀圖”為主要的接受新事物的方式,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新事物更容易被幼兒們所接受,繪本閱讀順應幼兒發展規律,是目前最與幼兒心身發展相匹配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幼兒的多元化發展方面有顯著作用。
1.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的問題
1.1繪本選擇質量不高
繪本由圖畫和文字兩部分組成,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將幼兒無法理解的文字意思用畫面的形式直觀地呈現出來, 因此圖畫是我們選擇繪本時主要考慮的因素,然而教師在進行繪本選擇時,很難找到合適的繪本,由于市面上的出版的繪本題材廣泛,內容涵蓋范圍廣,圖畫表達不清晰,文字超出幼兒認知范圍,教師在考慮幼兒發展水平的同時,還要考慮繪本內容、主題,根據實際情況難篩選出一本適合某個孩子或某個班的孩子閱讀的繪本。一本適合幼兒閱讀的繪本,應該做到即使幼兒并不認識其中的文字,但也能通過對圖畫的觀看,明白繪本的大概內容,但是在眾多繪本中篩選出這樣的繪本,并不是簡單的事。當教師選擇的繪本并不適合幼兒時,開展繪本教學毫無意義。
1.2忽略幼兒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
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幼兒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對于正處在貪玩年齡的幼兒來說,他們本身很難做到自覺主動拿起書本學習,加上正處幼兒園階段的孩子認識的字不多,繪本枯燥難懂等原因,幼兒很容易產生知難而退,放棄閱讀的想法,一旦幼兒對繪本提不起興趣,根本不會主動閱讀。幼兒缺乏主動閱讀能力正是當前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問題,
1.3對繪本缺乏深入挖掘和解讀
繪本閱讀在幼兒教學中仍屬于較新鮮的教學方式, 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到教學中仍處于剛剛起步階段,由于教師缺乏專業的培訓、繪本的獨特性、多樣性,繪本閱讀應用到實際教學面臨重重困難。在繪本閱讀教學中, 需要教師通過對幼兒積極的引導, 讓孩子體會到繪本深層次的內涵。然而現實中,教師在對繪本的解讀仍停留在表面,繪本的整體性被分割,缺乏對繪本整體與部分關聯性的解讀,繪本的深度含義未被挖掘,繪本閱讀并未讓幼兒感受到深層次有價值的東西。
2.提升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效率的方法
2.1科學合理選擇繪本素材
選擇繪本時根據畫面和文字兩部分選擇。繪本圖畫不能太死板,太復雜,文字部分不能出現太多生僻字與幼兒無法理解的高級詞匯,繪本主題要鮮明。
根據幼兒發展規律可知,幼兒階段對顏色的反應非常敏感,色彩鮮艷、豐富的繪本更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教師在挑選繪本時優先考慮繪本顏色,首先排除顏色單調、黑白灰為主的繪本。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繪本畫面過于復雜,過于抽象,幼兒很難理解圖畫想要表達的內容,因此,給幼兒挑選的繪本圖畫應該生動形象,簡明易懂。由于幼兒知識有限,繪本應該以圖畫為主,加以簡單的文字敘述,幼兒在閱讀過程中還可以積累語言文字的經驗,如果繪本文字過于復雜難懂,幼兒無法理解,那這本繪本就喪失了教學價值。選擇的繪本應以友情、親情、快樂、志愿服務、助人為樂、感恩、勇氣等為主題,弘揚正能量,教給幼兒一些簡明易懂的道理,引導幼兒形成健康的心態,積極樂觀成長。
2.2培養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
幼兒作為教學中的主體,教師應該引導幼兒獨立思考,通過拋磚引玉的方式讓孩子產生自己的想法、看法。這個過程中,教師教學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教師解讀繪本不應該占據太多時間,主要把課堂交給幼兒,鼓勵幼兒大膽思考,積極探討,培養幼兒的思維發散力和空間想象力,而不應為了追求教學進度一昧直接將自己對繪本的解讀灌輸給孩子。在引導幼兒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的同時,幼兒的知識面逐漸豐富,對繪本閱讀的興趣逐步培養起來。當幼兒沉浸在自己想象中時, 繪本引發出來的快感讓幼兒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繪本閱讀的魅力不僅是繪本揭示的主題,而是通過繪本幼兒進行的想象,繪本經過幼兒的想象后,變得更加立體,更加飽滿。
2.3深入理解把握繪本內容
如果一本繪本在幼兒閱讀后在幼兒的腦海里什么都沒有留下,那就需要教師對繪本進行深層次的挖掘,幼兒理解能力有限,只能看到位于表層的顯而易見的東西,而通常位于表層的東西并不是繪本真正想要表的的內容。教師在深入挖掘繪本故事內涵的同時,不應一昧解說,而應該加以引導,增加與幼兒互動環節, 使幼兒獨立感知到繪本深層次內涵。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必須自己先吃透教材,把握每個繪本故事的中心思想, 分析繪本,將繪本故事捏碎了再拼起來,分析每一幅圖畫的含義,在保證繪本故事完整性的同時,將深層道理融匯到每一幅圖畫,解讀時選擇合適的切入點,用幼兒可以理解的語言解說故事內容,圍繞故事主線,引導幼兒展開探討,充分發揮繪本閱讀的價值。
2.4注重設計教學提問
教師是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提問的設計很有講究,好的教學提問可以達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而設計不好則會讓孩子一頭霧水,增加幼兒對繪本的理解。
因此,在開始繪本閱讀之前,老師可以先給幼兒看一下繪本封面,引導孩子發散思維,詢問幼兒是否猜到繪本故事內容,這樣的教學提問,不僅達到了培養幼兒發散思維能力的目的,還勾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教師對繪本進行深入解讀時,當故事發展到高潮時,孩子們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故事結局時,教師可以停頓以下,中斷解讀,鼓勵幼兒大膽假設,提出質疑,設計提問幼兒自己設計結局環節,培養幼兒質疑精神和想象力,讓幼兒盡情翱翔在繪本想象中。
結語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在幼兒園的教學中,雖然仍存在許多問題,但這些問題并不是無法解決的,如何提高幼兒園繪本閱讀效率,教師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為教學主體,圍繞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根據幼兒發展規律引導幼兒,培養幼兒自主閱讀、獨立思考、發散思維等能力,充分了解繪本教材后對繪本進行深層解讀,設計合理的教學提問,做到舉一反三,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幼兒時期養成的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幼兒未來一生都有深遠持久的影響。
參考文獻:
[1]于美霞.淺談如何培養小班幼兒繪本閱讀[J].黑河教育,2017(07):233-235.
[2]李頡.閱讀區幼兒繪本選擇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鞍山師范學院,2018(05):178-179.
[3]洪菊.運用情緒主題繪本開展小班情緒教育行動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8(11):56-59.
[4]楊雪,吳吉惠.幼兒園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教文匯,2016(0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