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民
關鍵詞: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探究式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088-01
探究式教學法是指在課堂之中教師從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激發學生主體性,幫助學生自主探究和掌握生物知識,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方法。但是如何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不斷的將各種知識轉變為自己所用,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是所有教師所需要的具體問題。
1.轉變傳統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不關注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方法,這是不科學的。并且在過去的高中生物教學之中,很多生物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是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在短期的時間之內幫助學生掌握一定量的理論知識,但是不能幫助學生很好的理解各種生物理論,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展。筆者認為生物教師在探究式教學之中應當扮演一種引導者的作用,積極的引導學生對各種生物知識進行探索。這種引導不僅僅是課堂之中的及時引導,還需要在課外進行相關的課后作業,引導學生鞏固知識。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之中,教師不再需要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將課堂回歸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參照國外先進的反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各種信息技術平臺對學生進行全方面的指導。
2.創設有趣的教學問題,激發學生學習欲望
理科的學習固然是枯燥和無聊的,但是教師可以通過不斷變換各種有趣的教學問題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例如教師可以在遺傳與優生這一章節的教學活動之中開展實踐調查要求,讓學生注意統計身邊的禿頂與膚色關系,那么通過實際的調查學生們可以得到一定的具體結論。在一定條件之下,人的某些特征會被遺傳,并且這種遺傳隨著調查數據的增大可以呈現一種有趣的規律或者是比例,但是有些方面即使是會遺傳,但是也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例如人的膚色不僅僅與遺傳有關,還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樣的問題無疑是十分有趣的,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那么教師在提出問題的時候也需要注重適當的難度,不能對學生提出過于超綱的問題,提出難度適中,邏輯合理的問題才能讓學生產生解決的欲望。
3.幽默語言,感染學生
理科的學習課堂氛圍應當是活躍并且有趣的,教師不要總是采用一種十分嚴肅的語氣與學生進行交流或者是溝通,這是不利于學生自主探究活動的開展的。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之中語言應當幽默,這樣可以打破課堂的枯燥氛圍,再來就是幽默的語言往往容易被學生所記憶和接受,較為容易讓學生掌握住更多的知識。教師如果能將這種有模的語言與各種概念原理相互結合,那么這樣的課堂必然是受到學生歡迎的。那么在“抖音”之中有些教師就發布了有趣的教學視頻,這些視頻之中不難發現教師所講解的理論知識都是較為通俗的,都是通過一些生活之中有趣的事情來突出問題的。例如人體興奮與哪些酶有關,教師就會說男女生在偷偷談戀愛的時候會產生一種酶,這種酶具有什么特征,那么學生如果感覺到了這種特征就會出現典型的戀愛反映心跳較快,面色羞紅等等。那么這樣的教學語言會讓學生在感覺到有趣的同時記住這種理論知識。
4.開放課堂,敢說敢做
教師想要完全落實探究式教學活動就需要開放課堂,無論是生物實驗還是生物理論教學都需要讓學生敢說敢做,學生一旦出現疑問教師也需要給與適當的解答。教師可以回答不出來學生的問題,這并不是很丟人的事情。探究式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學生在課堂之中解決難題,教師在課堂之中探索解決方案,一舉兩得。那么在探究式教學之中,筆者認為教師應當提供一定的資料和實驗條件,讓學生在課堂之中可以選擇恰當的探索計劃,由學生自己動手查詢和進行一些簡單的生物實驗,這可以是一個小組共同完成,也可以是一個學生完成,不斷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再來就是在這樣開放的教學活動之中,學生會形成一種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每個人都會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那么這么多的學生一起交流必然可以產生一套高效率的學習方案,學生的學習成績自然而然地能得到提升。
總而言之,隨著教學要求和教學理念的不斷變化,教師需要不斷的更改自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之中不斷探究自己的教學問題,做出改變,做出創新。探究式教學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值得探究和利用,只有教師不斷的嘗試和努力,才能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才能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虞陽蘭.基于高中生物“引導—探究式教學”的實踐應用分析[J].中學生物教學,2015(7x)
[2]楊小紅.淺談“體驗——探究式”教學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3(21):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