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黎華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先生”制;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3-0148-01
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誰都能夠當小先生,學生也可做老師,做知識的傳播者。本文著重探討“小先生”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1.以學定教,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關系很是密切,存在興趣,才利于存在學習動力,也才能夠提升學生主動性,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身學習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均存在不足之處,同時數學學習又具有不小的難度,因而一些小學生是不愿學習數學知識的,在數學學習中的主動性也是極差的。針對上述內容,小學數學教師應善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借助于“小先生”制,以學定教,來促進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教與學”,使小學生能夠深切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從而使小學生能夠燃起學習數學知識的熱情。
在生活實際中,所蘊含的數學知識是尤為豐富的,能夠為數學教學所用,并利于激發學生“小先生”潛能。對小學數學教師來說,應注重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之中所存在的事物,以及生活內容與數學知識兩者之間所存在的聯系,如此不僅利于增強小學生的共鳴情感,也利于提升小學生的小先生興趣,使小學生觀察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都能夠得到提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也可借助生活實例,開展有效教學,幫助小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使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例如,在學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時,教師應運用“小先生”制,以學定教,切實激發學生小先生興趣。如可引導小學生觀察生活內容,將生活內容與數學知識相互聯系,并在課堂中爭當小先生,將自身在生活之中的發現講述給同學們聽,如此不但利于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能夠使小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語言能力等均得以提升,最終落實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有效學習。
2.巧妙解題,發揮學生思維
在傳統小學數學教學中,通常會采取“填鴨式”教學方式,小學生在課堂中一般會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之中,難以切實發揮自身思維,深層探索數學知識,在此情況下,不但不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也難以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對小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也尤為不利。同時,在這種狀態下,部分小學生也會產生對數學學習的片面認知,在解決數學問題時,也很少探索不同解題方式,如此對小學生數學學習水平的進步也非常不利。所以,面對上述狀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善于運用“小先生”制,來巧妙解題,發揮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使小學生能夠積極探究數學知識,落實良好解決數學難題。
詳細闡述,對小學生而言,其思維還普遍處于發散的狀態之中,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小學生發揮自身思維,將自身思維過程講述出來,讓大家都其思維過程進行評價,并給予每一名小學生上臺講述的機會,如此不但利于提升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中的參與程度,也能夠使小學生表達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能力獲得顯著提升,進而推動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多邊形的面積》一課時,應借助“小先生”制,引導學生巧妙解題,發揮學生思維。針對本節課課程內容來說,教師應向小學生提出問題,多邊形一般有幾條邊?使小學生能夠開展思維過程,并將這一過程在課堂中講述出來,而后其他同學對這一過程進行評價,進而使小學生數學思想能夠得到提升,也能夠推動小學生數學解題水平的進步。
3.學以致用,強化學生實踐
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運用知識,對知識的學習不可只能發揮出“紙上談兵”的作用,而是應借助于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才是教學的本質價值。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利用“小先生”制,來提升小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強化學生實踐能力,使小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受益匪淺。對此,教師應善于挖掘教材之中的內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幫助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并要求小學生在實踐之中加以運用,而后在課堂中將自身的運用方式講述給大家聽,使小學生之間的思想能夠得到碰撞,充分發揮出“小先生”制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價值,讓小學生都成為“小先生”,不再困于被動學習的狀態之中,從而使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也能夠獲得較好程度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用字母表示數》一課時,教師就應運用“小先生”制,提升學生“學以致用”能力,使小學生能夠切實參與至實踐之中,使小學生的實踐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最終落實對《用字母表示數》一課內容的深入學習。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運用“小先生”制,讓小學生也能夠成為老師,如此不僅有助于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夠使小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程度獲得提升,從而使小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都能夠得到提升,凸顯出“小先生”制的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段杰.“小先生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