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冰
摘要: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我國就業形勢日益嚴峻。貧困大學生是高校求職大軍中的弱勢群體,容易出現“心理貧困”問題,影響其順利就業。本文探討了高校貧困生在就業中“心理貧困”問題的成因,并提出了相應建議。
關鍵詞:貧困生;心理貧困;就業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規模的逐年擴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也不斷增大,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貧困大學生是當前高校就業大軍中的弱勢群體,面對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更容易產生各種負性心理狀態,甚至造成心理障礙。
“心理貧困”,是指貧困大學生由于家庭經濟貧困的壓力所導致的一系列個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上的負性變化。這種變化會引發貧困生心理失衡,主要表現為自卑、多疑、焦慮、孤僻,以及逆反心理等(李瑾,2010)。積極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緩解其就業壓力和焦慮情緒,促進其順利就業,是目前必須重視和研究的重要課題。對高校貧困生開展“心理扶貧”不僅有利于其自身發展,對維持社會和諧穩定也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貧困生“心理貧困”問題的成因
(一)社會就業形勢嚴峻
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在校生人數已達2753萬人。其中,貧困生約占在校生數目的20%,由此推算貧困生已達539萬人。而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監測中心所做的統計,當前用人單位的崗位需求人數增速在持續放緩,企業的用工意愿正在減弱。這意味著當前就業環境的供求矛盾突出,就業形勢十分嚴峻。另外,近年來考研和考“公”的熱度不斷攀升,而對考生考研動機調查結果發現,就業壓力大排在首位,占比接近40%,這也從側面說明了畢業生求職壓力的增大。
(二)高校就業指導體系不完善
高校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模式單一,最常見的形式為課堂或講座上的灌輸式講授,沒有結合不同地區經濟發展和就業形勢的現狀和前景,也沒有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就業指導,因此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對學生起不到很好的幫助作用。目前,高校對貧困生的就業幫助僅停留在提供一定的經濟資助上,而對其心理貧困問題關注較少,沒有提供適當的關懷和針對性的就業指導。貧困大學生作為就業大軍中的弱勢群體,表現出了更多的無助和壓力,這和高校就業指導體系的不完善密切相關。
(三)家庭期望過高
貧困大學生大多來自偏遠的農村或城市中的弱勢群體家庭,家庭經濟狀況較差,為讀大學消耗了較多的經濟成本,甚至貸款完成學業。因此,多數貧困生的家庭將找工作作為學習和讀書的目標,認為畢業后就該找到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從而改變家庭的貧困現狀,為家人爭光。這種期望過高現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們對當前的就業形勢和子女的自身狀況缺乏客觀的分析和實際的認識,而這也會給子女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壓力。
(四)自身條件限制
除外部因素外,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受到其自身條件的限制,主要表現在綜合素質水平較低和社會關系的缺乏。一方面,貧困生家庭所處地區通常教育水平較低,不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其工作所需的語言技能、計算機技能等掌握程度不高,就業競爭力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貧困生人際交往能力的限制以及家庭社會關系的缺乏,導致其人脈資源匱乏,就業機會較少,這也嚴重阻礙了貧困畢業生的順利就業。
二、對高校貧困生進行“心理扶貧”的措施
為促進就業,緩解高校貧困生就業中的“心理貧困”問題,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的配合,更需要其自身的努力。
首先,政府要規范和完善就業競爭市場,創造一個良好的就業環境,同時也要制定貧困生就業的扶持制度,在就業競爭中對貧困大學生有所傾斜,例如做出“貧困生優先考慮”的規定等。其次,高校應開展針對貧困生的就業指導服務,如開展貧困生就業指導服務窗口等,切實幫助其建立合適的就業規劃,而且要積極關注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及時提供緩解就業壓力和焦慮情緒的心理輔導。再次,貧困生應該對自己有全面、客觀的認識,樹立適合自身情況的就業目標,并積極與家長溝通,獲取心理支持。最后,貧困生應該通過參加學習技能培訓、參與社會實踐等形式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并且要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就業挑戰。
三、結語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而貧困生作為就業大軍中的特殊群體,更應該引起重視。貧困生在就業中存在許多“心理貧困”問題,分析這些問題的成因并提出相應建議,不僅對解決貧困生的就業問題有重要意義,對我國人才培養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J].中國地質教育,2018,27(04):96-100.
[2]曾鈮鈮. 貧困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況研究[D].南昌大學,2008.
[3]李瑾.貧困生“心理貧困”對就業的影響與分析[J].咸寧學院學報,2010,30(07):115-117.
[4]李思雨.貧困大學生就業擇業心理問題研究[J].理論觀察,2016(03):136-138.
[5]潘祥臻. 貧困大學生就業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中醫藥大學,2013.
[6]搜狐網.2018年就業情況分析報告.[eb/ol].[2019-03-10] http://www.sohu.com/a/300334250_281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