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芳
摘 ?要:物理作為初中階段必學科目之一,實驗課是其教學中關鍵部分,目的是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掌握物理原理、現象,能夠將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象與課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建立一定的聯系。在當下新課改的環境下,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法形式比較陳舊,并且實驗內容缺乏一定的新穎度,與學生物理學習特點不相符。因此,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改進和創新具有一定的迫切性。本文主要對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進行分析,并提出如何有效地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改進,希望學生物理實驗學習效率能有所提高。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改進與創新
引言:
物理實驗對初中物理教學而言至關重要,能給學生提供許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尤其針對各種原理性問題有深入認識。為了使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更優化,讓學生加深對物理知識的了解,要求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具有創新意識。教師課堂教學中應以實驗教材為主要教學內容,并且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引入實驗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物理。同時,這種方式能夠吸引學生對物理探索的欲望,一定程度可以創造相對活躍的課堂氣氛,便于教師開展物理實驗教學活動。
一、現階段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存在的局限性分析
(一)實驗教學器材的缺乏
現階段,初中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實驗器材缺乏的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能根據有限的資源進行施教,學生根本看不到教師的操作過程,就無法對實驗教學有一定的感知,并且無法滿足每個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需求,導致學生只能死記硬背物理實驗內容。以此來應對物理實驗考試,一定程度制約了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
(二)實驗教學中學生缺乏主動性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依舊采取的傳統的實驗教學方法,根據實驗內容為學生進行演示,不能為學生提供自我實際操作的機會。學生只能通過觀察的方式,來了解相關實驗項目。比如,在學習“探究物體的動態變化”這一課程中,學生不能從實際操作中了解實驗目的、步驟以及結論等,只是被動地記憶實驗結果。因此,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組織關于課題的實踐性實驗活動,使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讓學生在享受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對物理教學產生興趣,進而培養學生思維創新能力,使學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學到真正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知識內容。
(三)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自主創新能力比較弱
部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一味追求教學任務的完成,一定程度忽視了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和探究性思維的培養,導致學生只能記住實驗的結論,對于實驗的操作流程、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等不了解。比如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讓學生按照課本上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對整個實驗流程缺乏有效的設計,學生所掌握的實驗結論不夠全面,沒有體現實驗課堂的真正目的,一定程度失去物理實驗教學的意義。
二、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該如何有效地進行改進與創新
在新課標下,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與其理念相違背,并且不利于學生物理探索性學習,一定程度阻礙了學生物理可持續學習,因此需要對這種現狀進行改善。在實際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放開手讓學生自主對實驗環節、流程等進行設計,并在學生動手實驗操作的過程中,觀察每個學生的實驗流程是否合理,并對遇到阻力的學生給予一定引導,幫助其完成實驗過程。最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實驗過程進行總結、評價,并對實驗過程進行反思,從而促進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水平的提高。
(一)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本節實驗課內容,設計相關的教學情境,有效地過渡到本節課所學內容中,讓學生調整自身的學習狀態,以最佳的狀態參與到物理實驗教學活動中,并不斷引導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提出不同思路。
比如在探究“杠桿原理”課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猜想活動,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辯論賽。教師提出辯論主題,然后要求每組派出一個學生代表進行發言,最后讓學生再補充自己對此實驗的不同見解。這樣不僅能滿足學生對實驗結果的好奇心,而且能夠激起學生主動探究實驗結果的熱情。同時讓學生在實驗中檢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進而來有效提高物理課堂教學質量,突顯出物理實驗課的教學價值。
(二)拓展學生物理實驗探索思維
在新課改的不斷實施下,教師在教學模式方面應該有所改變,以學生為主體開展物理實驗活動,并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以教學案例分析的形式,融入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課程的實際應用性,并且能夠利用物理理論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物理問題。
比如,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課題時,教師首先按照教材內容給學生授課,讓學生對此原理有一些初步了解后,鼓勵學生在課外生活中發現有關此原理的實際物理現象。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中發表自己觀察到的現象,促進學生實際觀察能力的提高。最后教師加以總結,并提出相關問題引發學生進一步思考。比如讓學生對本次實際實驗操作進行評價,能夠全面考慮哪些因素會引起實驗結果的改變,并且對能夠獨立思考實驗中哪些環節可以改進,以達到實驗效果的改善。
(三)結合多媒體教學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使物理實驗更具真實性。教師將教學實驗題材與多媒體、動畫以及圖像相結合,為學生營造出不同類型的實驗操作環境,以滿足學生物理實驗個性化學習。
比如,在研究“光的產生原理”課題時,教師應提前準備好課題材料,結合多媒體功能給學生展示光的不同顏色。讓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充滿新奇,并根據該知識點讓學生聯想生活中哪些方面也應用該原理,并結合生活中實際場景理解這方面知識。同時能讓學生在大腦中留下對光這一課題的深刻印象,便于對相關知識的鞏固和消化。
三、結束語
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改進,與新課改要求相適應,能夠改變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為主體的角色轉變,并且根據物理實驗課程的特點,為學生設置豐富、新奇的實際操作環境,讓學生主動對物理原理進行探索,促進學生探索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劉習.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基于新課改環境[J]教學篇.教學創新,2019,19(08):136.
[2]徐選忠.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探究[J]教學隨筆.2018,29(09):94.
[3]劉旭東.試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教育理論研究.教學策略,2019,8(08):25.
[4]譚群.論新課改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進與創新[J]教學方法.2019,18(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