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方

摘要:近幾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步伐愈來愈快,一些高校無論是在辦學質量,還是在辦學規模上都有了一定程度提升,如此一來高校會計工作也變得愈來愈復雜。從2019年1月1日開始,高校必須從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過渡到政府會計制度,這對高校會計核算工作提出了的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對高等學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綜合性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等學校;會計核算;問題;策略
一、高校會計特點分析
高等學校會計是我國事業單位會計的重要構成部分。從客觀角度來看,事業單位會計將社會經濟效益作為出發點,以此為導向開展會計監督以及核算工作,是目前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的重要分支。高等學校會計具備以下特點[1]:(1)會計主體為各級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以及成人高校;(2)會計客體為教學資金獲得、使用以及結果。(3)會計職能為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4)本質為非盈利組織會計。(5)核心目的在于提升社會效益。
二、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會計的影響分析
2018年5月,教育部頒布了《教育部關于直屬高校直屬單位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意見》,意見明確指出各高等學校、直屬單位從2019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政府會計制度是目前我國財務管理的重要基礎,在現代財政制度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加快政府會計制度建設是充分貫徹黨的十九大“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全面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重要措施。以往高校會計工作主要以《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為導向實施,但《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在部分環節上存在著一定缺陷,例如績效評價不合理、資產負債管理不健全等。高校由執行高等學校會計制度過渡為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有利于彌補上述缺陷,進一步提升會計工作質量[2]。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會計的影響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高校會計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有利于促進不同行政事業單位之間的信息交互、橫向對比,促使高校會計規范化實施。其次,高校會計執行政府會計制度是對傳統會計核算模式的重構,能夠形成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相互銜接又適度分離的會計核算模式,如此便能夠實現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良好銜接。再者,高校會計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能夠進一步強化財務會計功能,并擴大資產負債核算范圍,有利于增強高校負債管理控制能力。另外,高校會計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能夠對基建會計核算進行簡化,并完善財務報表結構,更為準確、真實地反映出高校財務實際運行狀況。總體上來看,高校會計執行政府會計制度,能夠消除以往會計當中存在的部分漏洞,可進一步提升單位內部財務管理能力,為單位開展內部治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礎。
三、高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目前來看,雖然政府會計制度為高校會計執行提供了導向,但在政府會計制度執行方面,高校還需要一定時間作為過渡期,并且高校在具體實施會計核算工作的過程中,還是存在著一定問題:(1)會計核算基礎有待完善。一直以來,高校行政管理政策氛圍較為濃厚,會計核算工作受傳統理念影響較大,導致會計科目設置方面偏向于預算管理需求,但對會計核算方面的需求有所忽視,導致會計核算整體效能不夠理想。同時,在收入類科目與支出類科目配比方面問題較為突出。通常情況下,收入類科目劃分標準以資金來源渠道為主;支出類科目主要以學校相關業務內容作為標準進行劃分。會計科目劃分科目配比設計不當,會影響高校會計信息質量,會出現會計信息披露不全面的情況,讓會計管理陷入尷尬局面。(2)教育成本核算不夠規范。首先,高校教育成本與會計成本存在著較大差異性。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范圍主要為高等教育相關的收支活動。從本質上來看,高校是相對獨立的經濟主體,其經濟活動主要涵蓋科研活動、教育活動以及其他經營活動等[3]。換句話說,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內容既涵蓋了各類教育活動產生的成本費用,也涵蓋了由教育活動所承擔的其他費用支出。但在具體會計核算實施過程中,教育相關費用以及其他費用之間的界限并不清晰,部分內容存在重疊,會對成本核算工作產生一定阻礙。(3)會計人員能力有待加強。會計信息化網絡的普及以及高校會計輪崗制的實施對高校會計人員實際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會計人員除了要具備良好的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能力外,也需要具備網絡信息技術以及軟件操作能力。然而,部分高校會計工作者業務知識以及工作技能不夠全面,在網絡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操作方面有所不足,無法適應新的形勢,綜合能力素養有待提升。
四、完善高校會計核算的相關建議
(一)改進高校會計核算基礎
在新形勢下,要將高校會計核算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必然要改進高校會計核算基礎。首先,要明確會計核算基礎適用范圍。一方面,要明確權責發生制核算資產范圍,主要涵蓋對外投資業務,如債權性質投資、股權性質投資以及短期國債投資等;應收以及暫付款,包括高校經營活動當中銷售的產品、所提供服務所收取的款項,以及根據合同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已經產生必要支出,但未交付使用的工程實際成本;無形資產計提的累計攤銷以及固定資產計提的累計折舊;另一方面,要明確權責發生制核算負債范圍,主要涵蓋借入款項、應付與職工的各種薪酬以及高校發生的償還期超過1年的應付款項[4]。其次,高校要順應政府會計制度要求做好銜接工作。高校資產部門需要對相關資產進行清查,準確獲得各類資產數據,并進行動態更新,對于之前未入賬的資產,也應該進行名義金額記錄。在此基礎上,要建立資產、財務聯動機制,保證資產、財務數據的動態匹配,對增加以及減少的資產及時進行統計,便于財務部門正確計提折舊。通過上述舉措,對資產情況進行全盤把握,進一步提升財務數據質量[5]。在獲得客觀、準確的固定資產相關數據后,在高校引入權責發生制的過程中,相關數據便能夠為現有資產入賬價值以及累計折舊提供有效支持。高校內部還需要建立往來款項定期清理機制,并及時核銷往來款項,為資產負債以及相關收入費用核算奠定良好基礎;對于未入賬的相關事項,包括文物文化資產、政府儲備物資、預計負債等進行登記并清理,及時調整新賬科目余額。
(二)完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
首先,應該將高校教育成本納入到高校會計核算體系當中。高校需要根據發展需要,加強內部成本費用管理。例如,高校可通過收付實現制對財政撥款、上級補助以及捐贈收入及對應支出進行核算;通過權責發生制對學費收入以及債權債務等進行核算。同時,結合高校教育活動批次性特征,以分批法核算成本原理為基礎,對培養人才的總成本以及人均培養成本進行分批計算。還可在教育成本核算當中融入作業成本法,如下圖1所示:
(三)加強高校會計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財務部門要重視會計工作人員培養,制定培訓計劃,不斷增強其業務能力,提升其執行新制度的能力。高校財務部門可組織會計工作人員政府會計制度學習,聘請相關專家進行講解,針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讓相關人員能夠了解前沿動態。同時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考核的方式來檢驗會計工作人員的學習成果,起到督促作用。對于業務骨干以及重要崗位人員,要安排其進行系統化全面化的培訓,讓其能夠快速掌握新制度,適應會計處理方法的轉變。除了要求會計工作人員加強會計核算、財務管理以及稅務籌劃等知識積累外,還要求其主動學習網絡信息化技術,提高計算機軟件操作能力,并對其進行一定培訓,提升其綜合素養,增強其崗位勝任力。
五、結語
新規的出臺為高等學校會計核算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對相關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驗。為了盡快適應新政策,高校要進一步改進會計核算基礎,完善教育成本核算體系,并加強相關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會計核算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王瑞麗,楊文潮.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變革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9 (01): 106-107.
[2]時雁.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其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2018 (35): 176,178.
[3]趙際骎,盧穎林,朱夏玲.淺析高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當代會計,2018 (12): 75-76.
[4]李卓.高校會計核算現有問題與改進對策[J].時代農機,2018,45 (11):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