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效完成課程教學目標并完成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的培養,要求教師必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本文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和筆者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教學策略;初中數學;高效教學;新課程理念
一、 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普遍存在著低效現象,有些教師仍然實施填鴨式教學,沒有重視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的培養,在課堂上和學生互動的非常少,學生沒有表現的機會,久而久之學生喪失學習數學的興趣。還有一些教師的課堂就是老師講學生聽的狀態,沒有了解到初中學生年齡段好動的個性特點,沒有給學生提供實踐操作的機會。有的教師在考前給學生押題、猜題,用“題海戰術”,結果到最后學生是講過的不一定掌握,沒講過的題型是一定不會做。還有些教師為了配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過分追求形式,無論任何內容都采用小組合作及探究式學習,滿堂灌變成滿堂問,這樣不僅沒有達到高效的教學,反而浪費了時間。如果以上種種現象得不到改變,教學目標就很難實現,更談不上素質教育。
二、 數學新課程需要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新標準、新教材有著全新的理念,教學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程改革的直接實踐者是教師,所以教師的素質直接決定了課程改革的成效。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新課程的理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
三、 什么是有效教學
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界定什么是有效教學,西方學者認為有效教學可總結為目標取向、技能取向和成就取向三種。在國內張璐教授從效果、效率、和效益三方面定義有效教學。她認為,有效教學是指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規律,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來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
根據老前輩的研究,筆者把初中數學新課程有效教學的概念定義如下,即初中數學新課程有效教學包含兩方面: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和教學結果的有效性.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即教學過程中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合理安排準備教學活動,在課堂中根據講授的不同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成績得以提高,教學結果達到最優。
四、 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 激發學習興趣 設置問題情境
為了吸引學生進一步學好數學,可以設置良好的問題情境,使教學內容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
1.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用數學史創設問題情境。
以中國古代算經《九章算術》記數法-算籌來介紹有理數的運算;以世界最精確的鐘-原子鐘來介紹正負數。
2. 用數學懸念創設問題情境
設置懸念是利用一些學生已有觀念的事例造成學生認知的沖突,這樣可以引發學生動腦思考和思維碰撞。
3. 以“錯誤”創設問題情境
可以利用錯誤創設情境,從學生的“錯誤”出發,設置問題,讓全班同學一起來重新分析和討論,抓住學生思維的興奮點,讓學生在錯誤中記住知識點,更加深刻的感悟知識。
(二) 教學過程中重點難點要準確把握
初中數學課堂要重點難點突出,重點知識要和學生再三強調,因為上好一堂課的基本條件就是突出重點,如果一堂課講得太多,學生聽下來一節課沒有掌握該掌握的重點知識,這樣的課堂完全是低效的。教學難點也要分散開來,如果一節課難點知識講解的太多,學生不但吸收不了,反而造成心理負擔,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對于非常有難度的內容,教師可以先進行講解或者練習。然后再讓學生自己思考做題,學生解答完以后,教師再給學生們進行講解,這樣的方法可能更適用于成績中下的學生,降低了題目的難度,但是尖子生可能更愿意自己思考挑戰題目,做出題目以后享受那份成就感。
(三) 聯系實際,在生活中應用數學
很多學生覺得數學枯燥,因為有的學生覺得數學與他們的實際生活沒有什么關系,覺得學數學沒有什么用。這樣長期以來,對數學失去了興趣。初中數學理論抽象、邏輯嚴謹、應用廣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學生,在創設教學情境時,聯系生活實際,體現出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不然有時候學生非常努力,老師很費力,結果課堂效率反而很低,就是因為學生沒有興趣。例如可以以數學知識的現實價值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領悟到學好數學的意義。
(四) 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系統整理,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系.
指導學生學會歸納概括,把握知識之間的聯系,例如《四邊形》這一章的概念,圖形的性質等,難度沒有那么大,學完這些知識引導學生學會畫出主要內容的圖表做總結和整章知識的結構導圖,傳遞給學生一些記憶方法。避免死記硬背,可以把有些知識編成口訣順口溜等,讓學生輕松記住一些知識點,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其次指導學生做好筆記,初中數學新教材的很多定理都是通過學生探究得出,所以學生必須做好筆記。但是筆記的內容非常關鍵,要學會該記什么,有的學生見老師寫什么就抄什么。還有的學生寫字慢,光記筆記,聽不見老師講的內容,還有的學生隨便找張紙寫寫,復習的時候筆記也就找不到了。所以就要求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該記筆記的內容要重點提醒。
(五) 對學生評價采用不同方法
評價鼓勵學生要注意每個學生的特點以及水平層次,做出真實的評價,
避免千篇一律的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有時候課堂上老師一個信任的眼神,親切的微笑都能帶給學生力量,增強自信心,例如學生在回答問題膽怯的時候,教師給予肯定的眼神或者動作,都能夠給予學生說下去的勇氣。初中學生對情感變化非常的敏感,溫馨的體態語言促進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營造和諧的學習交流氣氛。
總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利用以上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特色和學校學生的特點,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教師教學行為也必須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并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才能真正落實新課程的總目標,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
王一帆,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丁溝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