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與落實,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都急需改革和優化,教學目標不再僅限于掌握書面知識,還要加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以及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針對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有效途徑
一、 引言
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多是來源于實際生活,小學教育階段更是培養學生數字基礎的重要階段。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是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大特色,通過聯系學生的實際生活,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積極探索,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效率。
二、 目前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現狀
雖然在新課改的大力推進下,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取得一定的發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和不足,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并對自身的教學策略進行反思,為學生制定出更符合其學習需求的生活化教學計劃。
首先,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雖然意識到了生活化教學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性,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依然比較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忽視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其次,小學生受年齡和閱歷的限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能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因此造成了教師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中“重數學、輕生活”的教學現象。再次,部分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有限,對于生活化教學模式不能進行靈活的創新和使用,使得教學方案成為照本宣科,甚至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加不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學以致用能力的提升。
三、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 幫助學生加強理解
眾所周知,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對于年齡較小,想象能力和邏輯思維都不太發達的小學生來說,學習數學有一定的難度,而生活化的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挖掘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幫助學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進而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好地掌握。
(二) 營造輕松學習氛圍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多是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死板又僵硬,學習氛圍比較沉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長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容易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到枯燥乏味,漸漸地就會對數學教學失去興趣。而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加強數學知識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消除對數學學習的畏懼心理,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自在的學習氛圍。
(三) 培養學生數學素養
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基礎的重要時期,因此小學數學中的知識多是來源于實際生活,如買東西要算錢、上學要算時間、玩游戲要算人數等等。生活化教學可以幫助通過觀察生活場景,發現數學現象,并通過親身的實踐經驗,直接獲取數學知識,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加強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
四、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 轉變教師教學理念
雖然新課改中指出,學生才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但是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也是不容忽視的,因此,要實現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實施,首先就是要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通過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加強教師對生活化教學的正確認識,充分意識到生活化教學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從而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發現生活,進而通過實際生活提升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學生上下課的時間表,引導學生注意觀察鐘表的顯示狀態,讓學生自主將數學教學與在實際生活相結合,感受數學知識的實用性。
(二)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門基礎科目,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然而小學生由于心智發育不完全,對于嚴謹性比較強的數學知識學習興趣不大,因此,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建輕松的課堂氛圍,幫助學生感受數學的魅力所在,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創設相關教學情境
心智不成熟的小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借助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場景,為學生創設相關的教學情境,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從而對數學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認識位置》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生活中常玩的“123木頭人”的小游戲,來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如4個學生為一組,讓其中一個學生背對著其他三人,通過調換后面三人的位置,讓前面的學生來猜一猜,站在他正后方的人是誰,左邊是誰,右邊又是誰,答對的話還可以獎勵一朵小紅花,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積極性,并在游戲的過程中,教授學生位置的概念和含義,幫助學生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同時幫助學生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進而促進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的形成。教師可以通過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優化自身的教學手段、創設教學的情境等途徑,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昱.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3):140.
[2]石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途徑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62-163.
[3]曹萬清.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9(5):64-65.
[4]林秀媚.淺議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有效途徑[J].學周刊,2017(7):65-66.
作者簡介:
尹建民,甘肅省天水市,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太京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