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術學科是與時俱進的學科,其主旨就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要確保教學過程中對初中生思維靈活性、流暢性與獨特性的培養,所以本文也分析了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科特點與教學策略,并結合教學案例說明它對初中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具體實踐做法。
關鍵詞:初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教學策略;實踐做法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強調利用新穎生動、有時代特征的知識內容影響初中生,全面分析他們的創新思維特點,并在基礎上創新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最終形成初中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課堂教學格局。為此,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情境,不斷加深學生學科學習的深度與廣度,通過學科知識無限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素養,為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提供全新契機。
一、 初中信息技術的學科特征分析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擁有著極大的特異性,下面就總結了以下幾點學科特征。
首先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特征,在《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它就指出要培養初中生的全面發展,其學科中不但擁有充實的技術內涵,更有豐富的文化與人文價值。學科中不僅僅涉及計算機技術本身,還包含了藝術、環境、硬件基礎、軟件開發、信息素質以及其他多門基礎學科知識內容,知識點豐富,具有一定的綜合性特征。這一綜合性特征對促進初中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發展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基礎性特征,它通過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培養、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其學科教學目的并非是單純教授學生學科知識內容,而是希望通過信息技術知識傳授教會學生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這其中許多創新思維意識與能力都是在生活問題中被有效激發出來的。
第三初中信息技術學科具有實踐性特征,它是一門立足于實踐的課程,強調對學生動手動腦與思考能力的培養。它希望在各種實踐教學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創新思維能力要素的快速發展。
除上述3點學科基本特征以外,它還同時兼具了工具性特征,它可創設問題情境,形成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立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環境,促進他們的創新思維培養與發展。再一點就是開放性特征,初中信息技術學科所創設的教學平臺是完全開放的,其所傳授的信息技術知識內容豐富,知識更新周期較短,基本上為初中生提供了較為舒適的學習環境,這也有利于他們創新能力的有效發展。
二、 初中信息技術的基本教學策略
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中可運用的教學策略相當豐富多樣,下文簡單介紹4點。
(一) 實例演示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相對死板,教師要想方設法將教材中的內容生動靈活化,即將一些固化的教材知識內容與實例演示聯系起來。比如在教授《自選圖形的插入》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入“吸煙有害健康”主題,為學生專門實例演示“禁止吸煙”的信息技術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出學生自選圖形制作“禁止吸煙”圖標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該教學中教師并不僅僅拘泥于教材內容,而是希望將一些生活中的主題內容引入到教學中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具有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 交流互動教學培養學生創造力
通過課堂上積極有效的交流互動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預留更多自主創造空間,為此教師必須學會如何善于誘發學生的積極思維,幫助他們更好投入到信息技術學科創新學習活動中。比如在《用PPT制作簡單的電子相冊》這一課教學中,教師就為學生分組,希望他們通過不同渠道(主要是通過網絡)搜尋各種學習活動中所需要信息,在搜尋信息過程中學會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對電子報紙內容進行多元化的編輯加工,最后將小組所創作的作品上傳到校園網站上展示給所有師生,進而展開全校的作品評價綜述活動。該交流互動教學從班級小組最后一直延伸到全校,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與互助精神,一舉多得。
(三) 設計開放式學習環境空間
再一點,教師還要設計開放式學習環境空間,從心理層面為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創造有利條件。比如說,教師就可利用學校的專題教學網站為學生展示多種獲得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渠道,例如即存在于網站數據庫中的本地資源,通過學生自主搜索超級鏈接所獲得的遠程資源,以及學生通過外網中多種搜索引擎所獲得的廣泛資源等等。該開放式教學空間可培養學生主動建構信息科學知識內容,實現自我知識獲取與自我知識體系更新,這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也具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不容忽視。
(四) 任務驅動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流暢性與變通性
最后可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提高學生在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中學習的流暢性與變通性,特別是激發他們的思維靈活與積極性,培養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比如在《初識PowerPoint》一課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完理論知識后讓學生制作一個介紹自己班級的演示文稿,希望通過該教學驅動任務激發學生熟練應用PowerPoint軟件的能力。在學習活動中,學生就要思考采取怎樣的素材才能表現班級整體,其中還需要思考PPT界面的安排與顏色的設置使用,而教師則要在一旁對學生加以適時引導,保證學生始終在流暢、變通的創造性思維驅動下完成教學任務。從本質上來講,這一教學任務設計是貼合學生日常生活的,對他們學習活動的順利開展非常有益,可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能力與實踐能力,特別是對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有較大幫助。
三、 總結
初中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二者密不可分,這也體現出了該學科一定的現代性與獨特性。教師要合理運用該學科中教學知識內容,為學生創設不同教學項目、教學環境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能力及個性化創新能力,提高學科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創新思維培養策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07.
[2]王路朋.任務驅動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D].秦皇島: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7.
作者簡介:郎曉偉,江蘇省南京市,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學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