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電學實驗是高考必考點,也是考查學生分析物理現象、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結合電學實驗試題,探究學生運用圖像分析方法,與函數表達式等來處理電學問題,提高學生解題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圖像與函數表達式
在高考物理試題中,電學實驗是考查的重點,也是學生解題難點。這類電學實驗,融合了圖像問題、數學問題等知識點,需要學生能夠從中探究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技巧和方法。
一、 把握問題本源,促進迎刃而解
在電學實驗題中,圖像與函數表達式往往居多。如UI圖像、RL圖像。對于圖像問題,首先要識圖,了解圖示中不同物理量的內容、關系,發現圖像中物理量的變化規律,如斜率、截距、交點坐標、面積等對應的物理意義。結合對各類電學試題的分析與歸納,需要把握問題的本源,才能做到迎刃而解。如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實驗中,某學生先利用多用電表進行干電池粗測,結合圖1所示的電路結構圖,按照圖2方式進行電路連接。從圖2中來看,四條導線的連接方法哪條是錯誤的?如果根據正確電路連接方法,測得多組電流、電壓值,并將其匯總到圖丙中,得到UI圖像,可知,該電池的電動勢為多少?內電阻為多少?
我們根據該題題意來分析,很多學生都能夠根據圖3所示的UI圖線,推導出電池的電動勢為與U軸相交的E,而內電阻阻值是該直線斜率的絕對值。但是,對于該題的解題思路,很多學生并不清除。我們可以根據該實驗內容,分析求解電動勢和內電阻的原理。根據電動勢E=U+Ir,依據該UI圖像,可以將公式進行變形,得到U=E-Ir。結合數學中一次函數的性質、特點,很顯然,對于斜率的絕對值,正好是r的值,而對于與U軸的截距值,就是E。也就是說,我們在解決該電學問題時,通過對U-I圖像的變換,將物理量公式轉換為數學函數方式,借助于數學的斜率、截距等思想來化解物理問題。
可見,對于電學實驗題,在求解時,要耐心觀察電路圖,分析電路的結構及特點,并結合物理計算公式,把題變換為數學函數,通過數學函數性質的分析,獨辟蹊徑來求解相關物理問題。
二、 梳理圖像變式,拓展活學活用
在電學實驗中,以伏安法測電阻、伏安法測電源電動勢、內阻為基本實驗。通過對電學實驗圖像變式的梳理,來全面解讀電學實驗,拓展變式應用。一是關于電阻的UI圖像分析。結合兩個定值電阻的UI圖像,分析兩個電阻阻值的大小關系。其伏安特性曲線是基于原點的一條射線,而阻值大小的比較,可以通過射線的k值來辨析,斜率越大,電阻值越大。該類題型也可以進行變換,結合某燈泡的電流、電壓關系,在坐標系中繪制出UI關系圖線。同時,根據圖線上的任意一點,表示什么含義?燈泡電阻R隨電壓變化的關系如何?同樣,對熱敏電阻而言,會隨著溫度的改變而改變阻值,其在坐標系中的伏安特性曲線有何差別?根據我們對伏安特性曲線的分析,來對照多種條件下學生對UI圖像的認知,加深對電學實驗的理解。二是關于電源的UI圖像。在該類圖像中,往往以測定電源電動勢、內電阻為主要內容。該類圖像題在解題時,需要聯系歐姆定律,并根據對公式的變換,來討論直線斜率、橫坐標截距、縱坐標截距所對應的物理量。如圖4、5所示。
在測定定值電阻R0,電源電動勢E與內電阻r時,我們可以根據電路結構圖,以及對應的UI直線圖像來求解以下問題:圖線甲與圖線乙分別代表哪個電表數據;定值電阻R0、電源電動勢E和內電阻r的值;圖線甲與乙的交點物理意義。根據題意,對于由線性元件構成的電路實驗,其電阻的UI圖像、電源UI圖像均為直線,可以根據斜率、截距來作答。對于兩圖線的交點,表示該電阻直接接到電源的實際狀態。如果進行變式處理,如下圖6、7所示。
將燈泡連接在E為8V、內阻r為20Ω的電源上,根據曲線圖示來求解燈泡的功率。該題的難點是基于非線性元件的電路實驗,阻值隨電壓而變化,無法直接利用歐姆定律來計算實際功率。但是,分析該電路圖像,由圖線可以根據電源UI圖形,推導燈泡UI圖像,為解題明確思路。
三、 結語
電學實驗中,圖像與函數表達式的解題運用,前提是要把握圖像所對應的物理量及意義,特別是面對電路變式處理問題,要從多個方面來變換物理量間的關系,體現活學活用。當然,教師在引領學生解電學實驗題時,還要善于組合、拓展、創新圖像與函數表達式的用法,幫助學生轉化復雜的電路實驗,消除解題恐懼心理。
參考文獻:
[1]吳烝.關于高中物理電學實驗圖像的相關思考[J].數字通信世界,2017(10):263.
[2]林金榮.例談高中物理電學實驗題“圖像法”問題的解決方法[J].物理教學探討,2016,34(5):64-67.
作者簡介:黃輝健,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