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現代科技被應用到了教育領域當中,對教育領域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而微課的應用,使得高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因此,本文針對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討論,并對其具體應用加以探討和描述,希望能夠進一步地提升微課教學的應用質量。
關鍵詞:微課;高中;生物教學
高中生在進行生物學科的學習時,往往會覺得該學科具有較高的難度,所以對該學科的學習難以提起興趣,同時也對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造成了不利影響,而微課的應用能夠對課程資源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的整合,將生物學科中的相關知識更加生動地展現出來,而且可以突破時空的限制,對各項內容進行學習,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 情境創設實現新課導入
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而言,如果能夠在課堂當中對相關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導入,就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確保學生的學習狀態,為生物教學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的開端,從而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所以,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微課對相關視頻加以播放,通過生動的微課視頻,對學生加以吸引,使其能夠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并對相關問題進行積極的思考。
例如,在對教學內容進行正式講解以前,教師可以對多利羊的誕生進行視頻播放,使學生能夠在觀看視頻的基礎上初步了解本節課的內容,這時,教師可以對相關問題加以設置,如,視頻當中的多利羊是怎樣創造出來的?對其進行創造的過程中應用了哪些技術?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對視頻內容進行認真的觀看和學習,使學生能夠對胚胎以及細胞等方面的知識產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又如,在對人類遺傳學方面的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對相關微課視頻加以搜集,并通過視頻對人類在生命奧秘方面的探索加以展示,使學生能夠認識到實現遺傳病有效診斷和治療的根本原因。利用微課進行新課導入的方法,能夠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有效的激發,對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作用。
二、 利用直觀的微課教學進行重難點的突破
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其微觀領域的知識相對較多,而其中的很多現象或反應都是通過教師對實驗過程的口述,或者是學生自身翻看課本來了解的,如代謝途徑、生化反應以及生命現象等,但由于無法進行直觀的感受,會使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消化難度大大提升,而應用微課能夠使這種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教師可以通過對微課視頻的播放,向學生呈現動態的實驗過程,使學生能夠對相關實驗操作流程進行有效的記憶,從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對一些微觀性比較強的知識進行學習時,由于各種變化都是在微觀世界完成的,所以,其知識的學習比較抽象,且一些生化反應以及生命現象很難通過語言進行清楚的描述,學生難以對其進行深刻的感知,而微課能夠將動畫、圖像、聲音以及文字集合于一體,使相關知識能夠更為直觀地表現出來,能夠將書面的虛擬內容變成真實的反應過程,達到化靜為動的目的,而且能夠使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得到很大的提升,使學生在視覺以及聽覺等感官方面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滿足,并且可以降低學習難度,推動重難點教學內容的有效突破。
三、 加強知識網絡構建
相比于初中階段的生物教學,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在知識方面具有更強的抽象性,其教學的出發點主要是對生命系統的認知,并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網絡的有效構建,而這對于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習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生命系統的動態性、有序性、開放性以及整體性加以展示的過程中,可以應用微課進行知識網絡的構建,要對其特點進行充分的利用,如視頻特寫、圖像滯留、慢動作、遞進回放、智能化以及交互性等,將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異同關系尋找出來,使原有知識結構能夠與新知識結合起來,推動知識網絡的構建。
例如,在對有機物當中的蛋白質結構進行學習時,教師應該根據特定的順序對相關內容進行逐步的展示,并保證圖文的有效結合。針對具有豐富內涵的概念,如基因等,應該對教學的層次、節奏以及順序進行有效的控制,要運用舊知識引出新知識,并對關系圖式進行建設,以此來推動概念的同化。在此過程中,不但要應用微課進行教學內容的呈現,實現理論模型的構建,還要對學生自身知識結構的變化加以把握,要對其知識脈絡進行有效的梳理,當然,也可以將微課作為認知策略進行使用,通過微課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同時,使該學科的教學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 通過實驗演示提升教學效果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實驗是生物學科的重要基礎,但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如課程時間、時空條件、實驗設備以及實驗效果等,導致實驗內容無法在教學當中完成或演示。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對實驗的操作流程以及實驗結果進行展示,對課堂教學中的實驗空缺加以填補,以此來保證教學的效果。
例如,在對光合作用方面的相關內容展開教學時,要讓學生對氧氣的來源加以了解,需要對氧的放射性同位素加以應用,而實驗在設備方面具有一定的復雜性,難以通過課堂實驗來展示。但應用微課,就可以對實驗過程進行動態的模擬,將水的光解和氧的形成過程加以再現,而且微課能夠將實驗材料以及物像放大,并對操作程序及方法進行慢放,使整個實驗的操作更為清晰,甚至對一些宏觀的實驗,也可以通過微課進行展示。
綜上所述,微課的有效應用能夠使高中生物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對微課進行深入的研究,不斷提升自身的微課應用水平,使微課能夠更好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進行應用,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容,以此來推動相關教學目標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焦建利.微課及其應用與影響[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2]彭玉坤.淺談整合性教學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2011(8).
[3]周新.微課程在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設計和開發[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
[4]楊發錫.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4.
[5]諸葛瑩.淺談微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研究,2015(35).
作者簡介:崔治軍,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榆中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