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語文的學習對學生未來語文的學習具有奠基的作用。寫作水平的提升依靠閱讀實現(xiàn),如何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欣賞水平,并轉化為寫作的能力,依靠何種途徑才能實現(xiàn)閱讀到寫作的最大轉化,確實值得進行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閱讀教學;寫作;初中語文
一、 引言
初中階段學生對知識的需求非常旺盛,渴望接觸和了解世界,心理感受敏銳,學生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學生思想和心理出現(xiàn)大的進步,利用這個時候對其進行閱讀感受的教育和寫作的培訓,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作為語文教師,對于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何行使自己的職責,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每位教師都需有所考量,發(fā)揮特長,針對不同的情況要有不同的辦法。
二、 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不感興趣,在許多語文閱讀課堂上都會出現(xiàn)學生不感興趣的問題,原因在于課堂模式不進步,老師對知識的講解過于僵化,依照教案宣讀,沒有趣味性,學生感受不到閱讀的樂趣。
(二) 教師教學思想和能力不高,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考慮到現(xiàn)實情況,在一些地區(qū)師資力量缺乏的問題真實存在。
(三) 受我們現(xiàn)在的考試制度的影響,導致教育追求分數(shù)的提高,學生實質寫作能力欠缺問題不能解決。
三、 教學的舉措
(一) 教學方式多樣,吸引學生興趣
本來,教材編寫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其特點,有它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如何吸引學生閱讀和學習興趣考驗老師的教學能力,在此基礎上再談對閱讀內容的引導講解。老師應該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先主動思考主動感受,然后進行專業(yè)的講解。以《濟南的冬天》一課為例,學生比較喜歡結尾一段“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睂W生選擇這段文字是出于學生對于文章的總體了解,學生有學生自己的理由。學生可能受老舍先生幽默的風格所感染,可能是文章高超的文字技巧吸引學生,老師要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以他自己的理解進行朗誦,過后敘述他之所以喜歡這句的理由。然后老師針對這段文字進行專業(yè)的講解,學生進行體會,反觀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主動性得到鍛煉,培養(yǎng)學生對文章感情的體會,也讓學生對文章印象更為深刻。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多借用道具,如進行《安塞腰鼓》一課教學時,有這樣的段落“一捶起來就發(fā)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這個場景通過細致的描寫,充分運用比喻的修辭和排比的修辭將安塞腰鼓的豪邁壯闊的場面體現(xiàn)出來,可以看出作者無比激動的心情,作者被安塞腰鼓所震撼。但是學生沒有親身經歷和觀看,不易體會到作者的情感,更不可能了解到真實的狀況。老師可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播放視頻,來加深同學印象,對照課文來分析文章中的描寫方法手段,可以由學生談談觀看之后的感受,學生對于文章描寫會有更深的理解。老師要敢于突破舊的教學方法,發(fā)揮特長進行引導教學,激發(fā)學生對文字閱讀的興趣。
(二) 把握閱讀質量,深入體會
許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把握學生閱讀質量。在初中階段,學生大部分閱讀量達不到,受各種條件限制,沒有進行大范圍閱讀,所以要抓住在課堂上,教材上課文的閱讀質量。要教育學生進行精細閱讀和分析。在閱讀教學中,在課堂上簡單的朗讀和背誦并不能使學生對文章產生感受和興趣。所以要引導學生多進行不帶背誦目的的欣賞。絕對不能背過了內容就放手,或者把背誦當重點。只有在學生了解文章之后,對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才會在腦海里有一個更深的印象,寫文章就胸有成竹。例如,進行《背影》一課,散文敘述的是作者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火車站,照料他上車,并替他買橘子的情形。通過前幾遍閱讀,學生對內容有了了解。再在老師帶領下進行精細化閱讀,分析感受。在老師帶領下分析作品的立意“背影”、語言特色“質樸”,“白描”作為其寫作特點。經過細致深入的分析,學生對于作品熟讀與心,如應用于寫作,根據(jù)自己寫作題材和方向,腦海里很快反應出應該運用的技巧,技巧已經了然于心,拿來就可以用。
(三) 鼓勵生活體驗,多做寫作訓練
學生只有多生活體驗才能有素材,多進行寫作嘗試才能有寫作技巧上的真實提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生活上的體驗,生活中碰到的人物是有血有肉的,生活中的事情是符合科學的、記憶深刻的。遠離生活絕對不能寫出好的作品,沒有生活,學生只有依靠自己在閱讀中得來的支離破碎的音符來拼湊文章,讀來問題百出,味同嚼蠟,是空虛的。而不多進行寫作訓練,也不能一下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任何事情都是需要量變積累才能促成質變。我們閱讀水平的提高并不能直接轉化到寫作上來,理論盡管好但脫離實踐都不能產生效果。老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應當多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寫作的能力,多寫日記是一個辦法,還應該多給學生布置寫作練習任務。比如每一課學完之后的仿寫,針對某一個事物的描寫,可以不進行大篇幅寫作,主要進行寫作習慣的養(yǎng)成和文字感覺的培養(yǎng),小篇幅也可以。
(四) 閱讀和寫作方式指導
老師作為學生心目中的權威,老師對學生具體的意見指導會對學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有的老師把進行寫作的訓練當成是考試分數(shù)的獲取,作文在語文考試成績中占很大比重,所以老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容易受到分數(shù)影響。以自己片面的認識給學生寫作帶來消極影響。不好的現(xiàn)象如:有老師不注重閱讀理解培養(yǎng)和寫作引導,組織學生購買優(yōu)秀作文范例,要求對優(yōu)秀學生作文進行背誦,熟悉作文形式套路,將其看作是作文訓練。這種方式看似高效,實際上嚴重扼殺學生想象力,造成學生思維的僵化,是極其不可取的。老師應注重教導學生進行各種作文題材的熟悉,多在生活中積累素材,這樣才能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而非尋捷徑,揠苗助長。在平時閱讀訓練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看法,不要進行絕對的否定,打擊學生自信心,多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發(fā)散思考,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作文指導時要善于鼓勵學生,少進行消極評論,針對具體問題指出關鍵,不能套話空話應付了事。
(五) 擴充知識面和閱讀量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崩蠋熞獛ьI學生進行文章的精讀,還要引導學生在課外進行廣泛的閱讀。廣泛的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高度,增加學生語言的積累。有助于作文思想空間的提升,內容的增加。課堂之外不進行其他閱讀,容易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產生束縛,學生拘泥在課堂內容的小范圍,寫作水平被限制。課外閱讀要注意閱讀內容的篩選,不僅要讀國內的優(yōu)秀作品,還要多讀外國的優(yōu)秀作品。老師不僅只是口頭向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還要專門安排時間進行課外的閱讀鑒賞,挑選比較經典的作品在課堂上進行解讀。如,顧城比較經典的詩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通過分析這首現(xiàn)代詩的語言和感情,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教育,激發(fā)學生課外詩歌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提高學生課外的鑒賞能力。課外知識面拓展文字閱讀是一個方面,優(yōu)秀的節(jié)目和影視作品也可以作為輔助閱讀,作為課堂知識的補充。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課外閱讀內容的篩選,遠離對作文能力提升無用的娛樂化閱讀。
四、 結束語
作為廣大老師,身負教書育人的光榮職責,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意識到閱讀教育的重要性所在,意識到自己教學對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的重要幫助作用。不斷思考,探索和實踐,通過每一個實際問題有效解決的經驗積累,完善自身,提高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卜青峰.讀寫整合,相得益彰——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有效途徑[J].中學教學參考,2016(19):7-7.
[2]張麗.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寫作教學的途徑探討[J].文理導航,2013(16):41-41.
[3]盛小燕.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探討[J].新校園(中旬),2015(12):165-165.
[4]潘廣勝.淺析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途徑[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2016(7):133-133.
作者簡介:
黃麗雪,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