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根據學生的現狀及學情、學段的特點,在本次略讀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文本知識,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會學生做人要講究誠信教育,以初步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也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關鍵詞:利用;文本;滲透;誠信;感悟
《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里明確指出: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結合市級教研課題——《農村小學德育課程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性研究》。《萬年牢》這篇課文是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課文講述了一位父親真誠的為人、做事的故事。
本篇課文的故事情節生動有趣,淺顯易懂,哲理明了,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能帶給學生深刻的啟迪,能使學生心靈得到洗禮!相信孩子學習完本文,會有所收獲——懂得做事認真、做人實在的道理。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本人充分利用文本知識,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教育,以初步達到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一、 品析重點問題,感知認真實在
在教學《萬年牢》這篇略讀課文中,本人首先拋給學生兩個基礎問題,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自主學習。
1. 課文講了哪幾件事?聯系文中具體的語句說說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2. 課文中幾次提到了“萬年牢”,分別指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有何含義?
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自學要求:自學課文,邊讀邊思考問題。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有關語段讀一讀,并做上記號。
在學生自學后展示交流中,與自己的自學所得進行分析、比較,針對不足之處提出意見和建議。師生重點剖析第三個問題,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初步感知父親的認真、實在、誠實、守信品質。
(一) 第一處“萬年牢”指什么?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我的糖葫蘆糖蘸得均勻,越薄越見功夫,吃一口讓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蘆不怕冷不怕熱不怕潮,這叫萬年牢。”
教師提問:為什么起名為“萬年牢”?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如上句子。學生讀后,教師說:誰來說一說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嗎?多指幾名學說一說,師生共同小結歸納:產品質量——工藝高、質量優。(教書根據學生的解說板書:糖葫蘆——萬年牢)
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父親是怎樣選擇材料的?重點指導學生品析:紅果、海棠去了把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曬。引導學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讀并想開去——讀著父親選料的過程,你腦海中會浮現出怎樣的情景?請你用學過的詞語概括。(精挑細選、一絲不茍、認真細致)來體會父親十分講究選料。
讀第三、四自然段,思考父親是怎樣蘸糖、甩糖風的?引導學生采用表演蘸糖、甩糖風的情景方法來體會父親在制作糖葫蘆中對蘸糖、甩糖風的每一個細節都毫不馬虎。
(二) 第二處“萬年牢”指什么?教師過渡引入,父親做糖葫蘆認真仔細,做生意也是一樣(邊說邊板書:做生意),并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公平買賣走正道,顧客點頭說聲好,回頭再來這是寶,做生意講實在是萬年牢。”請大家邊讀邊思考對這句話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你看到的或者聽到的走正道的生意的人。教師引導學生暢所語言并歸納梳理——憑著良心做買賣,認真實在做生意的道理。讓學生帶著敬佩的語氣、語調再讀句子,以加深對句子的理解,感悟父親做生意的誠實守信。
教師引言,同學們,想知道父親說的和做的是不是一樣的呢?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并想一想。學生自學后,小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匯報,歸納小結:父親怎么說就怎么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寧愿少掙錢,即使更辛苦,也不做違背良心的生意——產品好,受信賴、贏得眾多回頭客、生意旺。教師引導學生發自由衷的敬意再讀這個句子,以進一步體會父親做生意誠實可靠。(學生讀后,教師板書:做生意——萬年牢)
(三) 第三處“萬年牢”指什么?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父親教導我做萬年牢,就是要做可靠的人,實實在在的人。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究認真,講究實在。”采用多種形式朗讀,體會父親的教導——做人要做可靠實在的人。
啟發學生理解:這三處“萬年牢”之間有著密切的內在關系。教師引導通過全班交流探究,思維碰撞,歸納概括:因為“萬年牢”的產品質量,所以贏得了生意的“萬年牢”,而“萬年牢”的生意靠的又是認真、實在、誠實、守信的“萬年牢”的人品。(教師邊歸納邊板書:做人——萬年牢)課文中出現的三處“萬年牢”從做糖葫蘆——做生意——做人,層次清晰,環環相扣,表述清楚。我們要學以致用——按順序寫事情。就這樣,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知識,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做敬業、誠信之人。
二、 聯系生活實際,提升誠信教育
在學完文本內容后,我們教師應善于引導學生從文本內容拓展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樹立大語文觀,充分利用文本知識,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的教育。在教學中精心設計了用如下三個問題,為學生從課內到課外架起橋梁。
1. 你是怎么理解父親的做人的道理的?結合生活實際事例來說一說。
2. 以文帶文,隨文閱讀,推薦閱讀——選學課文《小珊迪》,交流“做事認真,做人誠信”的故事。
3. 出示相關誠信的名言警句,選擇其中的一句聯系課文寫一些感受。
讓眾多的學生分別圍繞問題,進行展示、交流、評價、完善。借助多種方法,并利用情感渲染,通過展示交流,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擴大性互動等多元互動,讓學生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動情點,圍繞典型的事例進行具體分析,領悟了本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受到崇高的人格美的熏陶、感染,進一步達到了既教書,又育人的目的。
總之,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教師要充分利用文本知識,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的教育。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利用選學課文《小珊迪》,從課內閱讀到課外閱讀的引導,鼓勵學生從文本內容拓展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去,樹立大語文觀,使學生的誠信教育得以提升。只要我們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敢于放手讓學生自主嘗試,勇于蹲下身子仔細聆聽孩子心聲,善于為每一位孩子提供人格美、心靈美的體驗,我深信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一定會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參考文獻:
[1]張洪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1):2-3.
作者簡介:
陳秋云,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石牌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