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新課改的一個亮點就是增設了“實踐與綜合應用”的學習。綜合實踐性的學習給小學數學課堂增強了趣味性、思考性和操作性,讓數學學習與社會生活更好的聯系起來,讓學生的數學能力在實際生活中更好的得到應用。本文淺談小學數學綜合與實踐的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以及生活中的應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實踐;教學
一、 數學實踐教學的特點
綜合與實踐教學的特點必須充分掌握,有助于課堂效率的提高,教學目標明確,有利于學生的發展,數學知識更實用。
(一) 獨特性
數學在生活實踐中的應用,與生活相結合,與自然、美術、思想品德結合在一起,但有別于其他的獨特性。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從那些綜合的學科現象中把數學知識整理出來,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學習數學,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例如生活中經常見到的商場購物,讓學生搜集、整理需要購買的生活用品的數據,了解學習數學與購物的聯系,學會不同計量單位的換算,得出數學理論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 綜合性
在實踐中的應用,會讓學生遇到不少問題,教師需要及時給予引導和糾正。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把課堂的學習與課外的知識結合起來;生活現象中各種學科知識結合在一起,要懂得把有關數學問題挖掘出來;靈活運用各種學習方式,講究學習的合作性、探究性、實踐性。無論從哪方面說都體現了數學學科的綜合性,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成加以靈活掌握。例如在學習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時,就可以拿一些生活中的圓柱體或者圓錐形的物體,用尺子測量它們的長度和直徑,在實踐中尋找一些數據,幫助學生理解,引導他們計算其面積和體積。
(三) 實踐性
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實際生活,把學生要學的數學算式或公式融入現實生活的課堂情境中,把數學實際問題放在息息相關的生活中,具有現實性、生活性的問題能讓學生感覺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例如學習“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時,算式“25+7×5”,讓學生運算,這樣的練習做多了,學生就會厭煩,如果將這個計算放在生活相關的情境:開學了,你父母幫你買了一個25元的書包和7本筆記,筆記本一本5元,那你總共花了多少錢?再引入算式的計算,他們就會有興趣去學習“先乘除、后加減”的運算順序。
二、 數學課堂教學與實踐
數學課堂要怎樣開展綜合與實踐的學習呢,這還需要數學教師對課程進行精心設計,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生活結合起來,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
(一) 結合生活,設置情境
教師要從學生生活的周圍出發,尋找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現象,留心觀察其中蘊含的有關數學問題,引入我們的課堂,便于設置情境,為課堂服務,啟發學生的思考。例如在學習“圓的周長”時,教師舉例生活中的自行車、汽車的輪胎都是圓形的?類似物品生活中很多,學生很熟悉,所以學生反應也很積極,這樣就很好的導入課堂,帶動學習。然后拿出一根鐵絲,趁熱提問:如果我們要做一個類似那么大的圓形,需要截取多長的鐵絲呢?讓學生進行思考,討論交流,截取多長才能做一個跟輪胎一樣大的圓環,使學生討論起來,積極地思考怎么測量輪胎的周長。這樣通過生活情境的激發,學習熱情調動起來,學生會興趣十足的進入了我們的學習之中。
(二) 發現問題,引導探究
學生對問題的深層思考就是問題探究。在教學中,教師要就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把問題與學生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引導他們運用學過的知識來分析問題,從而能對發現的問題深入進行探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去思考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計算、驗證。在探究過程中學生如果遇到問題,教師剛好可以借機導入對新知識的學習。學生對一些問題如果有不同的觀點,互相之間爭論激烈,這個時候教師要及時引導,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不能讓學生的思考過于雜亂和盲目,要讓學生的思考有方向,有目標,引導學生在正確理論的支持下進行探究。教學中充分利用這樣的問題發現,容易促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熱情與理性思考結合,不但教會了學生利用數學分析問題的方法,也提高了學生對問題的解決能力,懂得了知識的運用,促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三) 結合生活,提高應用
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將學校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又可以讓知識得到升華。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是幫助學生解決幾個數學的難題,而是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學有所用,提高他們的生活能力。教師在課堂上教導學生學習數學,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與生活的切入口,在生活中怎樣運用自己的知識,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接近社會。教師除了課堂教學外,還要適當組織開展一些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搜集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自己去感受,再進行交流探討,通過所學的數學知識來分析、計算、實際應用,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體驗數學知識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樂趣。這樣,學生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中結合應用,能夠感受到數學知識的作用,建立對數學學習興趣和信心,提高了學生思維能力,生活能力。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人才的發展,能力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教師要先更新教學觀念,教育的觀念與時俱進,利用有限教育資源,摸索新的教學手段,把課堂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引導學生認識生活,把所學知識與實踐結合,讓數學在生活中發揮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嚴孫庚.立足課標更新觀念——淺談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的實踐.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0(11).
[2]吳麗鳳.小學數學“實踐與綜合應用”教學的問題及對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2010(4).
[3]黃桂玉.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教學芻議[J].新課程研究,2008(14).
作者簡介:
張春茶,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南坑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