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具有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極有利條件,通過初中思想品德課堂學生能夠直觀地接受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師要盡可能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融入道德與法治教育,讓中學生的知識水平與道德與法治共同取得進步,引導中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與法治意識,讓中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教師要結合思想品德課堂內容的特殊性,充分利用思想品德這門課中蘊含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因素,以思想品德課堂為載體,設計合適的方式,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落實中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培養;主動性
初中思想品德和道德與法治教育有著很緊密的聯系,思想品德屬于文史類學科,注重人文和道德,中學思想品德所教授的很多故事案例旨在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法治觀和道德觀,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道德觀和法治觀是中學生思想品德教學的重要任務,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促進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實際上是要求教師對講課內容進行重新考慮和設計,實現道德與法治教育的目標是一種循序漸進式的過程,不能直接開展專門的道德與法治教育課。根據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在課堂上穿插道德與法治教育內容,能夠讓學生更愿意接受。思想品德知識學習和道德教育兩者相互融合,思想品德講的是語言知識和思想,是學生容易接受學習的,而道德教育就需要對學生慢慢啟發和引導,達到用道德與法治教育培養學習主動性的目的。
一、道德與法治和主動學習的關系
中學生的學習任務不僅是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只有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學習,養成正確的法治觀和道德觀,才能達到新時代對“三好學生”的標準要求。良好道德與法治習慣的養成,極大地減少了青少年做出錯誤行為的概率,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才能有更好的人生道路。我們都明白,學生在學校沒有學到知識,進入社會后也可以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但是學生在學校若沒有形成好的道德修養,出了學校后就有可能犯下錯誤。思想品德注重的是引導學生尊師重道,愛國敬業,熱愛學習,學會主動學習,這些教學目的符合道德與法治的要求。教師可以通過思想品德課進行道德與法治修養的教導,幫助學生在課堂展現真實情感,同時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修養也會在真情實感中得到很大升華,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最終實現讓每位學生都能成才的目標。教師通過對一篇篇經典案例的講解,學生從中不僅可以學習到基礎知識,也可以懂得何為道德與法治,知道知識的重要性,明白現在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學習,從而產生很強的學習主動性。
二、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策略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主動性進行提升,首要的一點,便是能夠進行合理的導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被調動起來。一旦學生能夠對此產生興趣,那么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就會更加主動。其次,便是需要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之后,對整個合作過程進行反思,經過這樣的教學,使學生能夠從學習過程中汲取知識,從而使他們的學習主動性能夠提高。
例如,以湘教版教材初一第三單元《親子之間》的內容為例。在實際教學的時候,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融入生活化元素來進行生活化情景創設。初中生的長輩大部分都是從事體力工作的,由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去回想自己的父母,是不是對自己很節儉,而對我們有求必應,再讓學生回憶他們父母臉上的皺紋以及眼神中對孩子望子成龍的期盼,這些都是父母對他們的愛,通過情景的回憶讓學生去感受父母的艱辛和對孩子的期望。其次,便是對這個小節的教學關鍵進行把握,即“對父母對我們的愛進行有效認識”,由此,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對文本中有關這個內容的知識進行梳理,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道德與法治知識的熏陶,并且使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和行為習慣,使他們產生改過自新,好好學習的想法,變得愿意主動去學習,讓父母開心。再者,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師需要注意一點,即道德與法治教育是一門單獨的課程,不能把道德與法治教育和思想品德學習區分開來,因為這樣的教學方式的后果就是使學生厭惡學習,不愿意聽。智力教育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分開教育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逐漸喪失,使教師教學計劃也無法實現,學生自然無法理解主動學習的中心思想,學生自然也就失去了在課堂上培養道德與法治修養的機會。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一些關于學生身邊可能發生的種種道德和法治案例,用學生身邊實際發生的事情來教導學生重視法治修養,在課堂上,教師使用多媒體播放準備好的視頻,學生會更加直觀地感受法治的重要性,學生也會明白主動學習的重要性。這是極佳的教育學生的好方法,需要教師認真篩選合適的教育素材,制作精美的教育視頻,啟發和引導學生養成學習主動性的好習慣。
三、結語
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促進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不僅要求教師給學生傳授基礎的法治和道德知識,同時也要在學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水平。如果學生的道德與法治品質提高了,那么學生在學習其他課程時就會變得更加主動,養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提高學習成績也變得容易很多,有利于學生學習核心素養的培育,也有助于教師實現課程大綱要求的教學任務,為社會、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幫助學生在主動學習中成為有用的人。
參考文獻:
肖旭.高職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學習主動性研究[J].貴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2):23-25.
作者簡介:鄭宏忠(1969—),男,本科學歷,一級教師,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師,湖南省張家界國光實驗學校。
編輯 王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