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的教育當中,由于學生對于學科興趣不大,學生往往不愿意學習,造成課堂當中教學效果不好的現象屢見不鮮。新課程標準制定后,對小學數學培養目標發生巨大改變。老師在教學時不能拘泥于形式,而是要讓廣大同學通過興趣驅使而學習。那么在新形勢下,老師要善于調整課堂結構,對小學數學開展趣味教學。筆者在本文中介紹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四步曲方式。
關鍵詞: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對策
一、 引言
數學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具有啟蒙作用。但是受到小學生年齡限制,在這一年齡段學生使用形象思維思考數學題占多數。因此,小學生對抽象邏輯學科——數學,具有厭煩情緒。那么在新課程標準下,老師要通過興趣驅使學生。只有學生對數學提起興趣,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
二、 善于引導,邁出第一步
學生在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培養數學思維。數學思維主要指讓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能夠結合數學知識進行思考。那么老師要注重引導,讓學生通過興趣逐漸培養數學思維。例如,在學習圓時,老師如果在課堂中只是將圓的性質、定義以及計算公式全部教授給學生,則會導致學生屬于被動接受知識。一方面,如果學生對數學沒有興趣,那么學生理解效果會非常低。另一方面,學生屬于被動學習。在被動學習中,沒有正確發散學生思維,導致學生不能有效理解。但是,如果教師能夠在課前進行引導,讓學生在興趣背景下使用數學思維進行思考,則會極大改變這一課堂問題。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詢問學生:“大家看,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有什么形狀?”學生通過思考總結,將會說出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那么教師繼續發問:“你們所喜歡物品中哪些是圓形呢?”在學生思考中會將思維充分發散,頭腦中會檢索出自己所喜歡物品帶有圓形圖案。通過引導后,讓學生能夠在興趣驅使下,達到充分理解內容的良好效果。
在引導時,老師要有所注意。注意引導問題方式,不能讓學生感受到過于困難,也不能讓學生感受到過于簡單。對學生來說,如果太過于簡單將不能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繼而在課堂中進行思想放松。如果過于困難,將會打消學生積極性,對課堂內容出現畏懼心理。因此,老師要注意方式方法,真正通過引導邁出趣味教學第一步。
三、 游戲活動,邁出第二步
學生在小學階段對游戲具有充分的興趣。小學生喜歡游戲活動,滿足其年齡特點,更是學生鍛煉思維的重要方式。那么在趣味教學中,老師不能在課堂中拘泥于教學形式。大部分數學老師認為在課堂中應該讓學生做聽的主人,不能將游戲引入課堂,否則難于對課堂進行管理。但是老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如果學生在課堂中被動聽講,則會導致學生無法主動學習。所以,老師要有效選擇游戲活動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學習,更能在游戲中培養綜合素質。例如,四則運算是小學數學基本功,學生必須熟練掌握。但是對小學生來說,經常在計算過程中出現失誤。究其原因是因為沒有做到準確練習或練習題目較少,學生沒有形成記憶思維。那么老師可以引入“百題大戰”游戲活動。在這個活動中,老師要在黑板上板書大量四則運算數學題,讓每名同學都在黑板上在規定十分鐘之內對一百道題進行快速解答。同時,讓全班同學作為評委。在這種游戲活動中,老師要適當給予獎勵,刺激學生對趣味游戲的興趣。在趣味游戲中,首先可以對學生心理素質進行鍛煉。學生站在講臺上,全班同學在臺下勢必會對臺上學生造成緊張情緒。那么在這種緊張情緒下,繼續對數學題進行運算可以有效培養學生承受能力。在日常通過游戲訓練中,讓學生克服緊張情緒,為今后大型考試奠定基礎。其次,學生在規定時間中對一百道題進行運算對學生是較難的挑戰。如果學生在規定時間中可以做到正確率較高,那么將會有效鍛煉學生的運算思維,為今后學習數學奠定基礎。最后,通過游戲活動可以讓學生對數學樹立自信,讓學生知道數學并不是很難。
四、 結合實際,邁出第三步
學生在小學階段通過動手實踐可以讓其提高興趣,并有效理解數學知識。那么在數學中主要分為兩部分知識。一部分是數字運算,需要學生具有邏輯思維。另一部分是幾何證明,需要學生具有形象思維。但是在小學中,能夠接觸到的數學幾何問題只是平面幾何,學生卻普遍對這一部分內容學習質量較低,糾其原因是因為學生并沒有對圖形充分理解。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對幾何圖形真正用眼看、用手摸來理解。例如,在小學數學中,有考查一幅圖形中有多少個正方體。在這類題中,主要考查學生是否具有形象思維,能夠對被陰影遮擋部分展開正確聯想。那么老師可以針對這類題讓學生使用橡皮泥進行還原。這樣在結合實際后,學生才能真正做到理解。又如在小學六年級數學中,引入圓柱體、圓錐體內容。老師可以讓學生對圓形、扇形進行復習,再通過自制扇形尋找圓錐與扇形的關系。以圓錐體底面積不變,再尋找圓錐體與圓柱體的關系。將數學知識從抽象化為具體后能夠讓學生提起興趣,繼而良好的開展學習。
五、 改變評價,邁出第四步
小學學習時,老師采取何種評價方式對學生一生都具有重要影響。因此,老師要挑選正確的評價方式,讓學生能夠在一次又一次考核后激起對數學學習的欲望。老師不能再以分數作為評價標準,要根據學生階段性學習狀態、認真程度作為評價標準。讓一些成績處于下游的學生在努力后能夠及時受到老師表揚。同時,老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獎勵,讓學生在趣味性下接受批評或鼓勵。這樣才能真正促使學生帶著興趣學習,并及時發現自身不足,為今后學習做出及時改變。
六、 結束語
快速發展社會中需要的是具有綜合素質的學生,更需要具有多層次、高能力的學生。因此,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應該及時調整課堂結構,摒棄傳統教學模式短板。通過引導、開展游戲活動、結合實際、改變評價邁出趣味性教學四步曲。只有讓學生認為數學有興趣,才能真正在興趣驅使下學好數學、學通數學、學精數學。
參考文獻:
[1]胡頌延.智慧在趣中流淌——談小學數學趣味教學四步曲[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3(1):77.
[2]董曉霞.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四步曲”[J].商情,2010(20):147.
作者簡介:
林小妮,廣東省珠海市,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