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而數學的知識具有系統性與整體性,不能脫節,因此小學階段數學教師要注重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當前數學試卷幾乎都是要求學生進行解題,進而考查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與運用能力,因此數學教師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來設計教學情景與氛圍,激發學生的靈感,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外發散學生的思維,通過學生的主動學習來提高解題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解題能力;策略
解題能力是數學體系中相當重要的能力之一,數學教師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數學思想的時候,要加入適當的內容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因為學生的數學學習離不開解題的過程,同時解題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學生數學成績的高低,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從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出發,傾聽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的情況,并加強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進而在此基礎上為學生講解解題技巧與思路,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分析問題的時候能從不同角度分析與思考,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進而提高解題效率。
一、 加強對學生的基礎教學
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數學知識都是特別基礎的理論知識與公式,能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在人們生活中的意義與作用。不管是哪個階段、哪個科目的學習都必須掌握好基礎理論知識,才能在此基礎上靈活運用知識去創新與解決實際問題。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學生只有牢牢掌握基礎知識,在數學實際問題的時候才能熟練運用知識去解決問題。因此,數學教師還要從課堂教學與復習教學出發,不斷地使學生回顧以往的知識,使學生建立系統整體的數學知識體系,進而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
例如:數學教師在對學生講解圓的面積算法時,首先讓學生進行預習,然后數學教師要設計一個趣味性的課前引導,比如:選擇“小馬吃草”的情境圖,讓學生提出疑問,并引導學生區分開圓的周長與面積的概念,并讓學生猜測圓的面積與什么相關。數學教師還要帶領學生一起推導公式,讓學生自己發現圓的面積與正方形面積的關系與倍數,進而引入教學主題,讓學生記住圓的面積公式,使學生將瞬時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當然人的記憶是有一定時間限制的,所以數學教師在單元結束后還要帶領學生回顧圓的面積公式,將學生的短時記憶轉為長期記憶甚至永久記憶,使學生在看到相關內容腦袋里就自動浮現出理論知識,同時對學生進行查缺補漏。而且數學教師在今后的幾何相關教學的時候也要讓學生進行回顧,并在平時作業中設計綜合性的題目,強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 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學生拿到一道題目,首先要做的就是閱讀題干,然后找出已知條件與問題,進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設計解題計劃,這些步驟都是學生分析題目的結果,也是解答題目前必須做的事情,所以分析題目的好壞會影響到學生的做題效率。當前大多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知道單方面地為學生輸送知識,或者帶領學生推導公式等,而忽視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得學生在拿到一道復雜的數學題時不知道如何下筆計算,進而阻礙學生提高解題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數學教師要在講題過程中與學生一起分析問題,為學生講解分析題目的方法,使學生掌握分析題目的步驟與思路,進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例如:數學教師在講圓面積的相關題型時,可以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告訴學生正向思維與逆向思維,或者正逆思維相結合來分析題目,進而設計一個最佳的解題計劃,提高解題的效率與正確率。比如:一根鋁絲正好折成一個正方形,它的邊長為3.14厘米,如果把同一根鐵絲圍成一個圓,這個圓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正向思維分析:首先明確所用的鐵絲是一樣長的,所以正方形的周長就等于圓的周長,這樣就可以先把圓的周長算出來,然后就能算圓的半徑,進而算出圓的面積;逆向思維分析:首先明確問題,題目求的是圓的面積,首先思考圓的面積如何計算,公式是什么,而其中未知變量在題目中可有提到,沒有提到如何去算,進而倒推到最開始的計算步驟,使學生能最快地設計出最佳的解題步驟;正逆思維分析:首先明確問題,求圓的面積就要知道半徑r,然后看題目給了三角形的邊長,三角形的周長去圍成一個圓,進而可以推算出圓的半徑r,算出圓的面積。數學教師要告訴學生這些理論知識,并帶領學生通過做題來實踐,使學生感受到理論知識的作用與意義,進而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
三、 訓練學生的解題技巧與思路
考查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程度一般都用試卷來進行,而考試一般都有規定的時間,所以對學生的解題速率有一定的限制。解題技巧是提高解題速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會將解題技巧講解給學生,并布置相關的數學題來訓練學生。解題技巧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做題的效率。因此,數學教師一定要為學生講解解題技巧,并在實際解題過程中訓練學生,進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四、 結語
總之,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法就是解題,解題能力的強弱關乎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激情,所以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內容與方法,引導和啟發學生思考,鍛煉學生的解題綜合能力,使學生建立對數學的自信心與興趣,進而愛上數學,主動探索求知,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楊永芳.小學數學數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22):106-107.
[2]朱小華.曲徑通幽處,巧題思量深——淺談小學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8):61.
作者簡介:王云鳳,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新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