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數(shù)字化技術的應用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手段,通過“微課視頻的應用和DIS在課堂上的應用”兩個方面的實例,簡述了在教學一線上的一點做法。把最適宜的數(shù)字化實驗用于課堂教學,把不易觀察的實驗和物理問題實驗化錄成微視頻發(fā)給學生觀看,收到了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微視頻;數(shù)字化;教學
一、微課視頻的應用
(一)利用微課進行課前預習
在學習功率時,學生對于功率概念的物理意義不易掌握,教師上課前一天制作微課,學生自行觀看學習,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帶著問題了解功率的意義,視頻截圖如圖所示。在上課時,教師把預習內容作以簡單總結,然后引入功率的定義,做好相關的演示實驗,進行例題分析,非常順利高質量地完成功率內容的學習,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利用微課觀察微小實驗過程
在講分子作用力的內容時,為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做了這樣一個微小實驗,在平整的桌面上鋪一張紙,滴二滴靠得很近的水銀球,用玻璃棒進行推靠時,二滴水銀球會迅速合為一個大的水銀球體,在課堂上可用投影將其放大到大屏讓學生觀看效果,學生發(fā)出了驚奇的叫聲。這個實驗中水銀球易滾動,散成小滴,并且水銀有一定毒性,不易直接在課堂上演示。錄制微課小視頻發(fā)給學生收藏觀看。
(三)利用微課進行作業(yè)講評
教師備課時利用微課寶錄制作業(yè)分析解答的全過程,發(fā)送到學生家長手機中,這種指導作業(yè)的方法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因為它在家庭的學習環(huán)境里,排除了環(huán)境的干擾,通過反復觀看微視頻,學生能深入領會解題思路,找到正確方法去解決問題。學習的效果自然會提高了。
(四)利用微課再現(xiàn)問題情景
針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再現(xiàn)物理實驗情景的過程,使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最終解決問題。如在學習慣性概念時,物體的慣性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其中對在水平桌面上勻速滾動的小球,下落后會在地面何處這一問題。教師可利用微課引入問題情景:同學打乒乓球時,注意到乒乓球臺上的球不小心就會滾到臺下,落地點時時遠時近。若運動著的小球從桌上滾落,小球的落地點到桌子的水平距離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呢?同學們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小球的落地點到球臺的水平距離s可能與小球離開桌面的速度大小有關;
猜想二:小球的落地點到球臺的水平距離s可能與桌子的高度H有關。
我們選取了鋼球并用高度可調的桌子與斜面組成一組裝置,并進行了實驗視頻錄制,其中的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在實驗中讓鋼球從桌上的斜面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你可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將實驗視頻發(fā)到微信群,學生觀看后自然得到本題的答案。
二、DIS在課堂上的應用
(一)用溫度傳感器探究物體做功與內能的改變規(guī)律
在做功與物體內能的改變教學中,連接傳感器于電腦,打開相關系統(tǒng)軟件,設定溫度-時間圖線,對物體做功,通過用自己的手握住溫度傳感器的感溫部分,然后來回摩擦幾次。發(fā)現(xiàn)傳感器的感溫部分溫度升高,手離開后又下降,溫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這說明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
物體對外做功,我們可將30厘米左右的橡膠管套在溫度傳感器的測溫體上(約套進10厘米),內端用線扎緊,外端先空著,然后準備一個小型充氣泵。實驗時,打開小氣泵,然后將氣泵出氣嘴插入橡膠管外端給橡膠管充氣,直到橡膠管鼓起到足夠大,用手捏死管的充氣端,并停止充氣。最后緩慢用手放氣,可將放氣管口對準小風車,會使小風車轉動。觀察記錄顯示器溫度隨時間變化曲線。管內有一定量的氣體,放氣產生氣流對外做功,溫度下降,說明它的內能減小,即物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小。
(二)數(shù)字壓強計探究液體內部壓強
在學習壓強液體的壓強時,利用“U”型管微小壓強計來探究液體內部壓強時,學生會有很多的不解,如為什么兩管液面不平,為什么實驗前要調平,橡膠管中有氣體,為什么能傳遞壓強等,對這些問題的過多解釋會淡化實驗探究觀察的主題。現(xiàn)在,利用數(shù)字顯示壓力傳感器就能非常直觀地觀察到壓強的大小了。在自制雙筒玻璃缸中的不同深度安裝水閥,不同缸的同一深度也裝上水閥,在兩個缸中分別裝入同深度的不同液體,將數(shù)字顯示壓力傳感器安裝在相應的水閥上,便可以直接讀出了液體產生的壓強大小。
參考文獻:
韓小青.試論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J].才智,2012(16).
作者簡介:潘華海(1963—),男,漢族,山東日照東港區(qū)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