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娟
摘 要:新課程教學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工作中,采取積極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在此結合教學工作經驗,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合作學習三個方面,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初中英語;自主學習;學習習慣
古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其目的在于發揮學生群體的主觀能動性。不言而喻,學生積極的嘗試、分享、交流、實驗及思考,才能深入到學習主題中,最終學有所得、學以致用。最好的方式就是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表現出一種進取和主動的主觀精神狀態。然后教師可以通過自己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案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如此,不僅能有效提升教學效率,還能向學生滲透獨立、自強、拼搏等良好品質。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學習,有主見地學習。在一般情況下自主學習主要包含了三個方面的要點。首先就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明白自主學習是由學習者的態度和學習策略等多個方面來進行主導的。其次就是自主學習通常情況下對于自己的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等有一定的控制權。最后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說到底也就是屬于自己的一種學習模式,即學習者在教學目標以及教師的指導下可以按照自身的學習條件來積極主動地完成各項學習任務。因此上課之前教師對于自己的教學手法以及課堂情節應當有合理的認知,在此基礎之上通過和學生的有效互動來開展自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就是初中英語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必須要運用各種教學資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后就是教師一定要結合上課的情況和學生的掌握情況來布置相應的課下英語學習任務,要知道一個科學合理的作業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去鞏固和測試自己的掌握程度。最后就是教師的各項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必須結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意愿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只有學生普遍體現出一種“愿學”和“樂學”的態度才能夠幫助他們更快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從而達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目的,變被動為主動,將知識灌輸轉換為積極的求知、探索。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一,課堂氛圍營造。教師應秉承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精神,在教學中有意識地營造出民主、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課堂氛圍對學生有不可忽視的影響。民主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群體的課堂參與程度,規避教學過程中阻礙性因素的出現。輕松的課堂氛圍,能促進學生思考,開動腦筋,發散思維?;顫姷恼n堂氛圍,能讓學生在教學中獲得學習的快樂體驗。其二,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所以,教師一定要搞好師生關系。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1.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播種一種好習慣,收獲一種好行為;播種一種好行為,收獲一種好性格。教學實踐中,有部分學生學習習慣不佳,在遇到困難問題時輕易放棄,一味等待教師或他人的幫助。惰性思想,讓學生不但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更在無形中養成了不愛思考、偷懶的壞習慣。有的學生不夠自信,對英語學習懷有畏難情緒,總是認為自己不能獨立解決問題,或“某某成績好,尚且不會,我當然更不會了”。為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主動出擊”,拒絕等待,直面困難。教師需向學生傳授“主動出擊”的學習方法、技巧和經驗。“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痹谑褂霉ぞ邥鴷r,不應一“閱”而過,應將其認真記錄下來。課堂教學不能面面俱到,滴水不漏。事實上,課堂教學只是英語學習的一個部分,而并非英語學習的全部。
2.合作學習
進入青春期的初中學生,熱情洋溢,反應敏捷,具有無限的學習潛力。然而,事物具有正反兩面性。學生在極具可塑性的同時,也普遍缺乏學習的柔韌性。筆者在與學生交流時,學生說道:“老師,我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很多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而對于重難點問題,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焙献鲗W習過程中,因學生之間交流互動的頻率增大,能有效迸發出思維的火花,集思廣益,共同克服困難問題。此外,教師也可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融入競爭因素,培養學生的集體思想。
3.發現問題,與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新同步
對于初中英語的學習來說能夠發現問題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最好的初中英語課堂應當是很多學生能夠為一個英語問題展開激烈的探討。因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來設置幾個適應學生學習情況的英語問題,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在學生談論的過程之中進行引導。
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能夠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意識。初中英語學習具有逆向性,不進則退。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傳授給學生的知識要點,未必能有效融入學生的知識體系,成為學生能夠靈活調用的英語知識模塊。另外就是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的學習感知感受,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群體的英語素養。
參考文獻:
[1]梁慶琴.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9(1).
[2]甘勛銳.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7(1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