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汝俊
【摘 要】 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軍民融合”是軍工產業的大勢所趨,而軍工電子產業想要在這一浪潮中依然屹立在潮頭,必須要注重民用市場的拓展,而拓展的路徑是多方面、多維度的,本文從時代背景入手,探討了管理機制的改革、技術標準的規范和協同創新平臺的建立三個方面對于軍工電子產業在拓展民用市場中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 新時代 軍工電子 民用市場 軍民結合
眾所周知,軍工產業在我國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民間資本和私有企業基本無法涉及,它是一種高度計劃經濟的產物。這種運作模式在某些歷史時期發揮過巨大作用,可以說,正是因為高度的計劃經濟,才奠定了我國軍工產業快速發展的基礎。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國的改革開發逐漸深入,已經達到了改革的“深水區”,軍工產業也同樣面臨著時代大形勢變化帶來的挑戰。而在所有的軍工產業中,軍工電子產業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逐漸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在航空、航天、核工業等國防最關鍵的環節,舉足輕重。因此,如何實現軍工電子產業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得以快速發展,成為非常重要的議題。
需要強調的是,對軍工電子產業的重要性強調和發展的路徑進行探索,有著特殊的時代背景,那就是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的新時代。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鄭重提出了我國已經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時間節點,對于我國的各行業、各領域都是十分重要且關鍵的。軍工電子產業同樣如此。雖然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我國的軍工電子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我們在梳理輝煌歷史的同時,也應該看到我國軍工電子產業依然和西方發達國家有著不小的差距,自身還存在著非常多的弊病,制約著自身的發展。而想要突破這些弊病,必須要不遺余力地深化改革,探索自身發展的路徑,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就是加強“軍民融合”,拓民用市場,激發軍工電子產業的活力,實現新時代下的新發展。
其實,“軍民融合”從上世紀80年代起,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軍民結合,平戰結合,軍品優先,以民養軍”的國防思想,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軍民融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現階段,“軍民融合”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就三次提到了“軍民融合”。可見,“軍民融”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命題,在新時代,對此提出了新格局、新形勢、新要求。大力拓展軍工電子產業的民用市場就是“軍民融合”的重要實踐,想要在新時代實現新的發展,新的跨越,繼續拓展、深耕民用市場就是十分重要的舉措。而想要實現這一戰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深化體制改革,建立適合新時代的軍工電子產業管理機制。由于過去幾十年,軍工電子產業一直處在高度計劃經濟的體制之內,和民用市場長期處于一種脫離的狀態。隨著改革開放,先進的企業管理機制和經驗,雖然在各領域大放異彩,但是對軍工企業的影響微乎其微。這樣的形勢,勢必導致軍工企業在管理機制方面的僵化和落后,軍工電子產業亦不例外。如果想要實現軍工電子產業在民營市場方面實現新的拓展與突破,就必須建立同民營市場相適應的企業管理機制。但是,由于軍工企業的特殊性,軍工電子產業又不能完全開放成為在市場中博弈的一個角色,所以它們要建立的管理機制是一種能夠兼顧軍工企業和民營市場兩方面優點的機制,也就是一種能夠實現軍民協調和互通的運用機制。
第二,建立軍工電子和民用市場相結合的規范標準。由于長期以來軍民處在兩條機制體系中運轉。因此,軍工電子產業想要拓展民用市場,就必須考慮要逐步建立與民用市場相結合的規范標準。更為值得關注的是,現在軍工電子產業同民營的電子產業相比已呈現出落后的狀態,例如,有學者指出在軍用微電子產業已經落后民用微電子2—3代。這樣的現狀,對于軍工電子產業拓展民用市場是十分不利的。軍用標準和民用標準的脫節,導致在技術層面難以相互統籌和協調,也很難實現信息的互通共享,這樣一來,軍工電子產業就很難實現自身的發展,也就談不上民用產品的開發,即使開發出民用產品,在技術更新迭代的今天,也就毫無競爭力可言。想要打破這一桎梏,建立軍民相結合的規范標準,突破技術壁壘,實現信息和技術的勾連互通,充分使軍工企業的高品質和民用企業的新技術相結合,是軍工電子產業拓展民用市場的必經之路。
第三,堅持開放創新和雙向互動,建設軍工電子和民用市場的協同創新平臺。創新是整個時代進步的原動力,這對于軍工電子產業和民用市場都是適用的。局軍工電子產業想要在民用市場有所突破,就必須牢牢把握住創新這一關鍵武器。創新要注意多維度、多元化,既要自主創新,又要充分借鑒外部的先進和成熟的技術。在軍工電子產業創新的過程中,民用市場所扮演的不僅僅是一個接受者的角色,更是一個信息反饋的平臺。軍工電子產業要利用好這種雙向互動的關系,根據民用市場反饋的信息,快速調整自己的生產節奏和技術路線。其實,這就是要建設一個軍工電子和民用市場協同的創新平臺。在這個平臺中,實現軍民信息的互通,軍民技術的共享,軍民成果的共用。只有這樣,軍工電子產品才會想民用市場之所想,及民用市場之所及,從而拓展自己發展的路徑。
新時代,軍民融合的航程已經確定,軍工電子產業在這樣的一個大趨勢下,必須要建立自己的新格局、新要求、新路徑,在民用市場拓展的征程中,從機制入手,建立規范的技術標準,建設協同的創新平臺,從而實現軍工電子產業真正在民用市場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新華網》,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2] 杜人淮:《論鄧小平的國防工業改革發展路線圖》[J],《軍事歷史研究》,2014年04期。
[3] 束乾倩:《立足新時代 聚焦信息化——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新思維》[J],《南京理工大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4期。
[4] 岳輝:《中國電子信息制造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若干問題研究》[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