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洪
摘 要:農村初中物理教學階段,通過應用微課教學方式,可依據教學實際情況,設計相應的微課課件,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切實提升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首先分析了微課概述,同時闡述了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類,最后總結了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微課;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在初中物理教學階段,微課教學手段的應用,可實現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師依據班級內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分類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微課教學手段,可切實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以此保障物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本文主要闡述、探討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詳細分析如下。
一、微課概述
微課的內容短小且精悍,主題十分鮮明,容易轉化以教學主題為中心的內容,傳播手段也十分豐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其主要載體是微視頻,對課堂上知識傳播與課后知識內化進行了顛倒,促使高中生在課下自行學習知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需注重調動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基于此,教師需采用新興教學模式,如微課,進而提升有機化學教學質量。
二、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分類
1.語言性微課
農村初中物理例題講解階段,應當從題面入手,明確題目設計的意義,總結其中的關鍵點,不斷歸納解題方式,明確題目涉及的知識范圍,整個例題講解時間控制在10min以內。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階段,應當強化例題、物理小知識、小實驗、概念講解,著重展現解題思路與解題流程,借助動畫信息技術,展現出相關例題,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不斷強化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認知與記憶。
2.互動性微課
在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階段,教師需要依據教學內容,遵循教學客觀規律,依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注重學生思維的啟發,才可切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互動性微課設計,通過言語對話互動,選擇一問一答的形式,可實現知識點的剖析,并強化教學活動互動,促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微課本身屬于一種在線教學視頻,可實現在線互動,學生在學習社區內,能夠強化師生交流、專家互動,實現知識、經驗分享。
三、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課前預習
通過將課程內容制作成微課,可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維,以此實現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與提升。在上課前,教師需要檢測學生預習情況,明確學生對物理問題的認知,檢驗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教師只講解學生無法解決的重難點問題,以此實現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升。
2.課堂應用
(1)課堂導入
通過合理設置情境、提出問題、引入例題,引導學生舉例,促使學生將實際生活案例導入到課堂內,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
認知。
(2)知識理解
此階段,需要設計互動性微課,激發學生的探究性,在學生探討了相關知識后,再參照相關物體,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再借助微課,以此保障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
(3)鞏固練習
教師應當借助微課,設置對應的練習題,促使學生在電子白板上操作,通過設置晉級形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設計需求,借助已經生成的資源,為下一節課的開展奠定基礎。比如:教師可借助微課,引入歷史知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一名法國飛行員在2000m高空上飛行,發現臉旁邊有一個小東西,他立即伸手抓住,最終發現手中的東西居然是子彈。要求學生以課后分析、討論的形式,分析這類事情的真實性。
3.課后復習
教師借助微課,可設計不同形式的課后復習內容,切實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積極性,保障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效果及質量。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課設計階段,切記不可將微課轉變為網上課堂,需要參照物理知識章節內容,明確知識點、習題。借助微課的方式,滿足學生課后復習需求,引導學生搭建自主復習平臺。通過設置人物介紹、難點解讀、知識點講解、重點知識解讀不同模塊,切實發揮出微課的應用價值。
4.實驗應用
就課外內容及相關知識點,通過微課教學方式可展示物理實驗,為學生課外物理小實驗的開展提供指導。借助微課還可促使學生課后自主學習,學生通過再次觀察與學習,能夠反復觀看課件視頻,以此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加深知識點認知,以此鞏固知識掌握程度。為滿足實驗應用,教師在實驗階段可錄制成微課視頻,就關鍵步驟與關鍵操作點,通過后期處理放大,促使學生明確實驗開展的目的及作用,通過模仿教師實驗流程,自主開展課外實驗活動。
綜上所述,農村初中物理教學階段,為保障其應用效果,需要將教學內容與農村教學資源有效結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盈學生學習時間,擴展學生學習空間,切實發揮出微課教學手段的應用,實現農村初中物理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文芳.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以貴州貧困地區農村為例[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7,46(4):53-54.
[2]徐志斌.淺談微課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現代化,2017,4(7):135-13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