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日漸深化,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和探索。結合教育現狀以及課程內容和目的而言,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教學中效果顯著。互動式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和趣味性,通過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并且活躍課堂氣氛,打造高質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分析了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的發展現狀,并就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式教學
教育改革工作日益深入,互動式課堂教學以其獨特的優勢在眾多教學模式中脫穎而出。互動式教學模式即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多邊互動,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都在進行變動,改變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相處模式,使彼此關系更加和諧、親近,也營造了一個多方互動的教學環境,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為課堂注入了新活力,對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發展大有裨益。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就初中道德與法治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究,并提出了自己的幾點看法。
一、淺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的發展現狀
當前的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譬如大家對這門課程都不夠重視,學生不認真聽,在本門課上做其他作業;教學方法枯燥乏味,師生之間缺少互動,教學效果不顯著;教師重在趕教學進度,不在意學生實際對知識吸收了多少等,種種問題導致了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效率日益低下。對于學生來說初中是一個重要的階段,是小學和高中的過渡,較之小學生多了一定的理解能力,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正在逐漸形成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較之高中生卻又還不夠成熟,對這個世界的認識還不夠,需要有人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才不致他們的人生軌跡出現偏差。因而道德與法治課顯得尤為重要,能教會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互動式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應用
1.互動探究,提高認知能力
任何一節課都有它的重難點,教師在上課之前明確所講內容的重難點,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向學生布置任務,學生針對問題進行探究,探究完成之后,教師組織學生一起分享、交流和討論。此種模式不僅避免了教師單向授課的枯燥,也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生活需要法律》這一章時,教師就可以舉一些時下比較受關注的事例和同學們一起探究。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同學們討論完之后教師對他們的觀點進行總結和講評,以此提高同學們的認知能力,從而大大提升學生法律意識,有效增強其維權意識。
2.課堂辯論,增加互動頻率
課堂答辯對于互動式教學模式而言是一種非常好的應用。答辯之前教師密切結合書本知識擬出論點,讓學生產生辯論意向,以此避免道德與法治課只在一味地陳述知識和表述觀點,毫無趣味可言。比如我們在講《保護未成年人是全社會的責任》這一章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辯論的形式來進行。辯論針對“對犯罪的未成年人應不應該進行懲戒”這一話題開展,同學們各自選擇陣營,各抒己見,有同學認為未成年人享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因而不應該懲戒;而有的同學則認為社會的穩定應該靠法治,法律有規范人們行為的作用,不應該任由他們犯罪而不采取措施。辯論活動任由同學們發揮,教師從中加以適當指導,最后做出總結,未成年人享有保護法,但是享受權利的同時更應該遵守法律。通過辯論,乏味的課堂變得趣味化,也提高了學生對教學重點的理解。
3.情感互動,活躍課堂氣氛
情感互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眼神、語言、肢體等多方面的交流來實現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教師授課之時富有激情,熱情高漲,同學們也會被教師的情緒感染,逐漸投入課堂中。教師與同學之間的情感互動可以讓同學們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漸漸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也對教學進度的推進大有裨益。比如教師在上課之前問同學們:“大家周末過得怎么樣啊?接觸了哪些社會生活呢?”問題寬泛簡單,同學們積極回應時教師通過語言或者眼神進行鼓勵,這就為課堂氣氛奠定了基礎。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屬于文科類學科,其課程內容和課程特點更加表明了此門課適合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開展。在互動式教學模式中設置有趣的互動環節,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互動教學教會學生思考和明辨,教會他們用法律保護自己,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道德與法治課的核心知識,教師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羅敏.試論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模式[J].新智慧,2018(14).
[2]王娟麗.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的互動教學模式分析[J].新課程(中),2019(1).
[3]宋洪祥.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7(40).
[4]鄭榮華.互動式教學法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9(4).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