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蘭
摘 要:數學教學作為初中階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而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科學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調動起來,在教授學生數學課程文化知識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科學素養,最終保障初中數學教學效率。主要就巧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優化初中數學教學這一主題,進行了探究,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探究式教學模式指的是學生在對相關概念、原理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單純對一些事例、問題進行描述,從而引導學生通過閱讀以及觀察、討論等方式,去進行知識探究,讓他們對相應的原理、結論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其指導思想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去進行自主發現、探究,最終掌握數學知識理論的一種方法,其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有效提升?;诖?,下文就初中數學課程中對該教學模式的科學應用,進行了詳細論述。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探究教學
興趣是推動初中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因素。所以,教師在組織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時,就要注重對科學的教學方式進行應用,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具體而言,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這樣組織課堂教學活動:首先,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事例應用起來進行舉例,從而引入新課,在這個過程中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應用講故事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進一步分析、思考,這是因為很多學生都喜歡故事這種形式,對故事非常感興趣。譬如:教師在對極限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把烏龜與兔子賽跑的故事講述給學生,如:兔子一大早就去追烏龜,它們之間的距離不斷縮小,數值十分小,但是卻一直存在距離,接著教師在對極限的概念進行講解,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同時,教師還可以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對多媒體技術進行科學應用,因為多媒體技術能夠用一種更為生動、具體的方式對知識進行表現。如:圖片、視頻或者是音樂,且能夠讓課堂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化,并把學生對數字知識的探究欲望調動起來,最大程度調動學生的學習效率。譬如:教師在對圓、周長以及弧長公式的相關內容進行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應用,并對相應動畫內容進行設計,直觀展示數學理論知識,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內容。
二、探究、合作、交流,培養學生探究創新能力
在初中數學探究式教學活動中,學生作為其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文化知識,全方位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創新能力,是實施該教學模式的最終目的。所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應當注重自身在教學活動中主導作用的發揮,科學指導學生,以此提升學生學習效率。教師也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成立起合作學習小組,讓學生之間更好地進行交流、探究,從而在班級當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交流與分析過程中更好地學習,最終讓其綜合素質得到發展。然而,在初中數學教學探究過程中,教師還應當適當放手,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發揮,讓他們充分地去表達自身的見解,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得到發展,最終去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強化交流、合作,改進探究式教學活動方式
在實施初中數學課程傳統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更為注重讓學生學習更多的數學理論知識,卻很少注重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學活動的開展主要是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為目的的。在這種課堂活動中,學生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伴隨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學生主動探究知識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被越來越多的教師重視了起來。因此,教師在實施初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合作,用更為科學的方式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把教學重點從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向側重于發展學生探究能力進行轉化。教師還可以科學應用小組交流與合作方式,唯有如此,才能夠讓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某些弊端得到改善,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積極去探索數學學科中的未知內容,從而保障學生的學習質量。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課程中科學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其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活動。所以,在初中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在充分把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去分析學生的實際發展情況,從而對該教學模式進行合理應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情緒,打造高效率的教學課堂,讓初中數學教學內容更為趣味性、豐富化,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課程知識,提升學生數學成績。
參考文獻:
[1]王靜.巧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2):65.
[2]徐龍.探討初中數學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優化與創新[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89.
[3]楊志鑫.結合分層教學模式,優化初中數學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0):87.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