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封純
摘 要:本文根據目前高校預算管理實際,按照全過程、多維度、高集成的設計思路,將預算綜合管理系統分解為網絡申報、立項審批、監控反饋、執行控制、執行分析、績效考評等六個模塊分布設計,力求構建一套科學、高效的預算綜合管理平臺,使其成為高校科學決策、高效運行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抓手。
關鍵詞:高校;預算管理;系統
一、引言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算是各單位開展各類經濟活動的前提依據,是落實發展戰略、實施管理監督的重要手段,是各單位管理工作的重點。結合目前國內高校的發展現狀來看,在國家施行部門預算、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公務卡支付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形勢下,高校財務管理內容與要求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單純的經費收支核算已成為歷史,財務管理的重點已轉向資金使用效益的提升,預算自然成為達成這一管理目標的重要抓手,構建高效、智能的預算管理平臺,對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促進高教事業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二、國內高校預算管理現狀
隨著我國高教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作為單位各項事業發展統領的預算管理工作愈發重要,它是落實高校戰略發展目標的有效途徑,亦是各高校實施控制管理的重要途徑,高校預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發展。然而,目前高校傳統預算管理模式未能適應快速社會經濟改革與發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問題。
1.缺乏完整的預算管理系統
從國內高校預算管理現狀來看,普遍呈現重分配、輕執行、缺考核的問題,而且預算的編制、執行、考評工作都是通過不同的方式和分散的系統來實施,缺少獨立、完整、智能的業務流程與管理系統,使得預算管理規程與制度難以得到真正有效的落實,預算管理工作被動、效能低下。
2.缺乏科學的預算分配機制
預算的編制過程中,各單位未能根據當年的實際需求申報預算,所申報項目沒有經過統一的規程進行研議與論證,存在隨意、盲目申報的問題;預算分配沒有統一的標準與規則,實際的分配往往是根據以往年度的情況進行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各部門間的分配格局,預算分配過程欠科學。
3.缺乏有效的預算執行監督
預算執行過程中未能通過核算系統把控項目開支范圍與限額,導致預算執行走樣,出現預算、執行“兩張皮”的問題。同時,學校預算項目沒有統一的進度管理系統,相關職能部門難以根據各類項目的執行進度監控督辦,以致項目預算執行進度緩慢,資金閑置浪費,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4.缺乏科學的預算績效考評體系
目前部分高校的預算績效考評意識不強,在預算下達執行開支后,沒有對預算執行效率與效果進行分析與評價,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預算績效考評體系,部分執行預算績效考評的高校亦存在考核指標設置不完善、欠科學,考評結果未能得到有效應用等問題。
三、預算綜合管理系統設計思路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各行業財務管理模式與手段發生著革命性的變化,各項信息化技術在財務管理上得到廣泛應用。網絡化管理作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大幅提升了財務管理工作效能,對于高校預算管理工作,可以按照全過程、多維度、高集成的設計思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構建網絡化預算管理平臺,將預算數據信息有效地集成、整合、優化,通過集成信息化管理, 加強預算控制管理、提高預算分析能力、提升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從而進一步拓展預算管理空間。
1全過程
建立涵括事前預算經費分配、事中預算執行控制、事后預算績效評價全過程環節的預算綜合管理系統,通過統一的數據信息平臺,使各環節能夠全面掌握經費項目的相關信息,能滿足項目從立項到結項各個環節的管理需求,全程把控項目執行,為管理決策提供充分依據。
2.多維度
從涉及預算執行與管理的各個單位角度出發,根據其在預算執行與管理過程中的定位與需求,定制開發特定的系統功能,并賦予其相應的權限,使其能主動參與到預算的管理工作中來,以滿足各單位的預算管理需求。
3.高集成
依照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管理思路,在同一系統中集中建立網絡申報、立項審批、監控反饋、執行控制、執行分析、績效考評等模塊,避免跨系統帶來的數據轉換困難、信息滯后、系統不兼容等問題,切實提高預算管理系統工作能效。
四、預算綜合管理系統主要建設內容
1.預算網絡申報系統
為各單位提供一個網絡化的預算申報平臺,各單位可根據本單位事業發展規劃與當年工作任務通過網絡平臺進行預算申報,經過相關層級領導審批后,按照財務設計的報表格式按照經費類別與單位分類匯總,經過整理的全校預算數據直觀反饋到學校財務部門與管理層,其后由財務部門按照“二上二下”的程序,根據學校年度總體發展規劃及學校管理層決策,對各單位的預算進行調整,綜合平衡后提交審議。審議通過后,直接通過管理平臺將各單位年度預算指標額度下達各單位,同時在會計核算系統中自動產生預算撥款憑證完成預算的下達。
2.預算立項審批系統
項目預算指標額度下達后,各單位可在實際工作開展時,除年初已經確立的項目外,年中機動項目可通過預算立項審批系統在本單位年度項目預算額度范圍內申請項目預算立項,在系統中填寫相應申請表格,說明項目立項依據、績效目標、項目開支內容等情況后,按照各高校預算審批程序對項目進行審批,審批后通過平臺將項目立項金額、開支內容、經費來源渠道等信息同步至會計核算系統,下達項目預算。
3.預算監控反饋系統
在預算執行過程中,利用動態數據同步功能,將各項預算的開支情況同步到系統中,校級領導、各部處領導及各單位財務助理可根據所設權限查詢相應范圍的預算執行情況,相關領導能夠根據系統反饋的數據,合理制定實施計劃,監管部門也可以根據預設的進度滯緩警戒線對預算項目進行分類督導,切實推進預算相關工作的實施與開展。
4.預算執行控制系統
在做好預算申報立項環節細化項目細化預算的基礎上,通過預算執行控制系統根據項目細化預算對各個項目的開支范圍與額度進行設定,在開支報銷時報銷人只能按照明細預算的范圍和額度報銷項目相關內容,系統嚴格按照預算批準內容,把控經費實際開支內容,避免出現預算安排與實際執行“兩張皮”的問題,確保預算經費花到實處。
5.預算執行分析系統
基于財務綜合管理系統提供的完整數據,形成標準數據庫,分別根據每個層次的需求特點設計分析框架,下設收入預算執行分析、支出預算執行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子模塊,通過簡單直觀的圖表形式為各級領導提供預算結構分析、支出結構分析、項目執行進度分析、預算分配、往來款分析等各個維度的數據分析,為學校各項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6.預算績效考評系統
在項目預算執行完畢后,由項目執行單位在預算績效考評系統內對項目的完成情況進行總結,詳細說明各類預設目標的完成情況;之后由系統按照不同類別的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對各類預算項目進行定量考評,同時由預算管理委員會根據各個項目的開支明細情況,結合立項申報內容和結項績效總結進行定性評價;再根據預算設定的績效考評結果應用規則,將考評結果轉化為系數,將作為各單位下年度預算額度安排的參考指標,對于評分較高的項目在安排下年度預算時給予傾斜,而對于評分較低的項目在下年度預算時,要求其必須做好充分的預算論證,并在安排預算時適度削減其額度,以達到獎優懲劣的目的。
五、預算綜合管理系統應用的預期效果
1.發揮預算戰略指導作用
預算作為高校年度事業規劃和工作任務的貨幣體現,明確了各高校當年的發展目標,預算圍繞整體建設發展目標,準確定位、合理布局,有計劃、有重點、分層次地統籌資源配置,年度預算計劃為各級部門指引了發展方向,預算執行過程就是在達成目標、解決問題,通過預算綜合管理系統可以有效推進預算項目的實施與開展,確保高校發展戰略布局得到有效落實。
2.實現預算業務集成管理
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發展過程中一般都會下屬多個校區和學院,校區的分散給傳統預算管理上帶來了一定不便。預算網絡化管理功能則可以使管理從分散走向集中,實現了多校區、多部門之間預算數據的傳遞與共享,不僅強化了預算監控,更有效地降低了綜合管理成本。
3.強化預算執行動態監控
預算監控是貫徹預算執行,達成學校發展目標的重要基礎。預算執行過程中,通過建立有效的預算預警系統,可以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中偏離目標的行為,及時反饋修正。同時,網絡化管理亦增加預算執行的透明度,在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不同崗位人員之間構建了無形的監督機制,有效地促進各項預算得到有效的落實。
4.提升預算綜合管理效能
在網絡化管理的模式下,極大地減輕了財務部門的工作強度,各類用戶可以通過網絡化預算綜合管理系統,在線查詢各項預算數據信息,實現了網絡辦公、自動管控、在線即時決策;而且這一系列的管理工作都通過預算綜合管理系統高效、精準地完成,使得預算管理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5.推動績效預算體系構建
通過預算績效管理系統,可對高校預算實施績效管理,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對各類項目進行績效評價,綜合衡量項目預算資金使用效果,構建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的動態調節機制,將有利于打破原有預算支出結構僵化的格局,亦對各單位預算編報與執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提升資金使用效益與預算管理效能。
六、結語
預算綜合管理系統是提升高校預算管理水平的重要抓手,高效智能預算綜合管理系統在優化各項預算業務工作的同時,將幫助高校建立完善嚴謹的預算運行管理體系,有效提高資金分配與使用效率,促進高校各項事業快速、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淑霞.高校預算管理的問題與對策.會計之友(下旬刊),2009(08).(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