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景開
摘 要: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我國財政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我國事業單位如何更好進行資金的管理運用是需要討論的重點問題。本文將探討國庫集中支付下事業單位財務資金管理受到了何種影響,希望事業單位加強財務資金管理,提升事業單位的財務資金管理水平。
關鍵詞:國庫集中支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資金管理
一、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資金管理現狀
1.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概述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是指將各層級部門的計劃性預算資金統一集中到某一國庫賬戶中去,在各層級部門單位進行了物資采購或者消費之后,國庫集中賬戶直接將款項撥付給收款人的一種支付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每個單位能夠自主計劃并決定自身的資金使用計劃,資金的支付不需要向單位進行申報后再轉賬。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是現階段我國實施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已經逐漸成為我國財政管理的基礎行政內容,也是我國未來財政資金計劃支付的主要發展方向。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實施保障了事業單位相關資金的統一調控和管理,大大地提高了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事業單位防腐廉政工程建設,實現從資金使用根源上預防腐敗現象,確保了事業單位的預算資金能夠安全有效運轉,也有利于財政部門預算執行的有序,保障財務資金支出的透明、公開。
2.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的資金撥付方式
現階段實行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具有兩種資金撥付方式:第一種為直接支付。財務部門會根據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計劃來開具支付令,之后國庫集中支付合作的代理銀行,通過國庫專業支付賬戶來支付資金,直接支付方式的支付范圍包括了事業單位物資采購支出、薪酬工資支付以及其他費用支出,例如工程款、設備費用等支出。第二種為授權支付。這是一種間接支付方式,在事業單位獲取財政部門的授權之后,財政部門會向銀行簽發向事業單位支付資金的指令,代理銀行會按照財政部門支付令的金額與內容向事業單位支付預算款項,授權支付包括的范圍是沒有達到政府采購限額標準的物品,或者是事業單位的零散支出等項目。
3.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影響
實施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于我國事業單位的消費支出和資金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改變了事業單位傳統的現金支出方式和資金流動方式,改為通過國庫統一賬戶對收款人或單位集中進行資金的支付,而集中賬戶不涉及的事業單位行政零散支出則由事業單位通過零余額賬戶進行資金撥付管理。這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和資金管理工作帶來了重大的改變,使其會計核算工作更加復雜化,這對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資金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使得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核算的基礎發生改變,部分單位財務憑證的編制管理方式也出現了不規范、手續不嚴密的現象,缺乏健全的監督管理。因此,事業單位內部必須要加強資金管理制度的調整和細化。
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事業單位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1.事業單位財務系統與國庫系統脫節,資金使用安排不合理
在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系統是屬于兩個相互獨立的財務資金管理體系,但是關于事業單位的資金項目撥付,兩者必須相互合作并且在事業單位項目的資金支出中保持一致性。在事業單位制定階段的資金使用計劃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需要對項目支出計劃保持一致,與資金支出項目相對應。但是現階段,在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資金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下達資金預算目標后,事業單位卻沒有及時增加相關項目預算計劃,會計核算時容易導致科目編制混亂,記賬憑據不規范,無法與項目匹配。這些問題都會導致事業單位的資金管理出現紊亂。
一般來說,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可以分類為基本支出財政資金與專項財政資金。我國很多事業單位都存在著財政資金使用不均衡的現象,前十個月主要使用基本支出財政資金,而最后兩個月主要使用重大項目專項資金,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資金撥付時間較早、申報流程較為簡便,這種資金不均衡的支付方式會大大降低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樣也會導致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在年底面臨更大的預算管理壓力。
2.缺乏專項資金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的財政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家財政的撥付,并且用于特定社會服務事業的發展,為了財政資金的專業、有效使用,必須要編制專業的年度資金計劃方案,特別是國家財政撥付的專項支持資金,必須建立完善的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但是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的專項資金使用管理普遍存在著追求立項數量,而忽視了專項資金使用質量的問題,導致了大量資金閑置甚至浪費的情況出現。根據目前情況來看,很多事業單位都只注重資金的申請,但專項資金到位后,對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卻沒有進行監督,系統的管理體系也并沒有建立起來。例如,在事業單位申請了財政專項資金之后,財務部門可能會因為對事業單位缺乏整體的認識和規劃能力而不能選擇最佳投資項目,降低了財政資金配置效率,加大了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壓力。
3.缺乏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需要建立在健全的信息化共享平臺之上,結合事業單位的資金使用計劃以及預算指標,實現事業單位財政資金撥付和使用的信息化記錄,對于事業單位的每一筆資金支付都進行準確化的系統記錄,形成資金信息數據庫。但是,目前我國事業單位對資金的動態監控的信息化程度十分低,很多事業單位沒有建立起資金管理信息化平臺,對已有的數據信息沒有系統收集和分析,沒有充分利用現代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統計分析技術,對資金的動態化監管能力較低,阻礙了資金的動態監管準確性以及靈敏度的提升,資金實現監管智能化還存在很大的差距,還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的投入,這些都導致了國庫動態集中監控系統預警功能的弱化。
目前階段,很多事業單位還存在設置私有賬戶的情況,這些私有賬戶游離于政府資金監管范圍之外,得不到有效的監督控制,大大地削弱了資金動態監管的控制效果。另外,還存在著因為技術因素導致的監控盲區,有些已經納入監管范圍的賬戶和資金可能也無法實現切實有效的動態監管效果。監管不嚴導致了事業單位的資金運營效率和利用價值的下降。
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事業單位加強資金管理的對策
1.健全資金管理制度體系
事業單位要建立起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系統,與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保持一致,建立起相互匹配的資金管理制度,保證事業單位的資金在統一規范的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實現高質量運作。事業單位建立的資金管理制度需要包括四個主要內容:預算、核算、結算以及對賬。事業單位要根據階段資金使用計劃方案對預算進行合理的規劃和部署,并且按照規定上交計劃給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保持國庫系統與事業單位財政的一致性,根據國庫系統的預算資金批復時間來調整資金的使用節點。核算環節應該嚴格財務核算科目,設置專業的財務會計負責項目資金的審查,保證項目名稱和使用資金額度的一致性。結算環節則應該將“對公轉賬”和“公務卡”這兩種核算方式相互結合,同樣,這兩種結算方式的選擇也需要和國庫支付系統保持一致性。對賬工作是對資金使用的一種事后監管,需要事業單位明確對賬的模式和內容。
完善的資金管理制度體系需要嚴格績效考評管理制度,事業單位應該將各個部門的資金利用效率和成本等方面的內容納入績效考核之中,使得事業單位各個部門積極參與資金管理工作,設置合理的績效獎懲機制,通報考核成績不佳的部門并提出改進方案,對績效考核成績優秀的部門給予獎勵,緩解事業單位內部財政資金使用效率低下、不均衡、無秩序等問題。
2.加強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監管力度
事業單位需要對財政專項資金的申請、審批、執行進行嚴格的規劃和監管,制定專門的專項資金規范,為了提高事業單位專項資金的發放和利用效率,保證專項項目能夠及時開展。事業單位嚴格明確規定專項資金的記錄和總結,對專項資金的申請、使用流程進行規范,并做好資金使用后期的反饋和總結。同時,事業單位要通過法律法規來開展自身專項經費的運用,明確專項資金的使用范圍和內容,禁止專項資金的混用和濫用,要對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做出明確的財務報告,便利后期的審核和監控。
3.提升事業單位資金的動態監控信息化水平
在當前信息化高度發展的條件下,事業單位也需要大力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和網絡系統,加強國庫系統對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監管,實施管控財政資金的撥付、使用和審核。事業單位應該在事先就設置適當的財政使用預警監控制度,根據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使用特點規范預警系統的標準,提升動態監控的準確性和靈敏性,把握好財務資金的監控范圍,充分發揮數據監控的動態有效性和靈活性。事業單位和國庫系統應該研究調查各個單位的財政資金監控盲區,消除監控盲區,建設單一國庫賬戶,讓事業單位資金的使用在國庫系統的統一規劃和管理之下。同時,根據國庫系統的預算規劃事業單位要開展財政資金統一管理,有效提高資金的使用配置合理性、科學性,消除資金安全隱患。
參考文獻
1.趙麗清.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研究.知識經濟,2019(10).
2.張娜.探討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及對策.財會學習,2018(33).
3.姚浩然.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研究.財經界,2018(12).
4.徐芝會.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研究.財經界,2018(14)
5.鄒雨.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財會學習,2018(15).(責任編輯:王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