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Pad作為支持移動學習的硬件設備之一,為英語教學提供了數字化的學習環境。本研究對廣州市某中學初一年級英語培優課堂進行iPad教學實踐研究,通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得到部分可行的教學操作方式,為一線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用iPad進行語言教學的幫助。通過對iPad班學生和對照班級學生口語、聽力、語法、寫作能力的跟蹤調查和完成興趣調查報告,筆者發現iPad在提升學生口語能力方面成效顯著,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關鍵詞】iPad;口語;學習興趣;探究性教學模式;翻轉課堂
【作者簡介】李彥佳,廣州市西關外國語實驗學校。
學校老師利用每周一次的綜合實踐課開設iPad課程。利用電子教程和網絡資源給年級部分英語成績較優秀的學生開設iPad實驗課程。
在運用iPad進行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發現存在如下問題:
學生手持iPad聯網上課,部分同學沒有認真完成學習任務,而是在上課期間使用iPad瀏覽網頁、玩游戲。
傳統英語課堂上,英語學習尤其是語法專項學習主要通過講解加做題完成,學生面對大量練習題,往往學習興趣不高。但在iPad上做題,能即做即改,獲得評星和加分,且老師能馬上反饋班級做題情況,學生學習興趣明顯提高。但由于設備使用不夠熟練,課堂完成的題目量較常規課堂減少。
1.iPad課堂對學生的口語、聽力、語法和寫作能力的培養成效跟蹤研究。自2017年9月起,至2018年6月。在初一年級由英語老師推薦每班三名同學參加為期一年的英語iPad班學習,同時選取同年級相同層次同學21人作為對照班,開展對比研究。第一堂課教師從盒子魚培優課程中選用人與自然話題課程《level 5是誰破壞了地球的皮膚》,通過跟讀模仿錄音,獲得每位學生的前測聽力和口語成績。一學年結束后,教師選用人與自然話題level6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是什么,獲得后測聽力、口語成績。語法和寫作能力,則分別選取學生入學成績中的語法選擇和寫作成績作為前測數據,第一學年結束后,區統考成績的語法選擇和寫作成績作為后測數據。
2.iPad課堂對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調查研究。向iPad班同學和對照班同學共42人發放《初中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研究》量表,分別測出iPad開課前和開課一學年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變化,以觀測iPad課堂是否有利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此問卷出自楊育紅《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培養研究》疑問,依據英語學科特點和中學生心理發展規律,依據ARCS興趣問卷的編制。量表主要從學生的心理傾向(1、5、9、10、12、15、16題)、英語學科的內容(2、3、7、11、17、18、19題)、學生的主觀體驗(4、6、8、13、14、20題)三方面設置測量維度,共計20道測試題目。此部分題目每題選項從“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賦分,其中3、5、6、15、18采用否定形式的描述,以“1、2、3、4、5”賦分,其他按照“5、4、3、2、1”賦分。運用SPSS數據處理軟件對獨立樣本t進行檢驗。
1.iPad課堂對學生的口語、聽力、語法和寫作能力的培養結果分析。將iPad班同學入學語法、寫作成績作為前測數據,第一學年結束后期末區統考語法、寫作成績作為后測數據,應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發現,iPad課程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口語水平。但對學生聽力、語法和寫作水平的提升沒有顯著成效。
口語、聽力成績對照如下:通過對比iPad班學生口語和聽力的前測后測數據,p值均小于0.05,說iPad班級學生在口語聽力能力上都有較大發展。iPad班后測成績與對照班數據處理得出的口語p值小于0.05,聽力p值大于0.05,說明iPad班同學在口語上和對照班有明顯差異,但在聽力上無明顯差異。
筆者認為傳統課堂上,由于人數和課堂教學目標的限制,很多同學沒有機會在課堂上練習口語。但是通過iPad盒子魚“看圖-聽音-對比”,聽說課堂上,學生能及時糾正自己的口語發音。另外教師通過教學設計,保證所有學生在課堂上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開口說,且通過打分反饋和評星形式,激勵學生不斷說,正確說,同時讓學生能及時獲取口語成績,了解進步情況。所以,在口語能力培養上,iPad表現出優勢。
但由于iPad課程每周僅授課一次,且少有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課堂能教授的內容較少,且由于設備使用不熟練和網絡問題,語法、寫作的練習量不夠。聽力訓練學生在傳統課堂上和課后也能得到練習。
2.iPad課堂對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問卷結果分析。通過發放《初中生英語學習興趣問卷調查》量表,發現iPad班學生在使用iPad學習英語后學習興趣有了明顯提升。數據表明,iPad班級學生前測后測在心理傾向、感受體驗上的p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而學科內容上p值>0.05。由此可見,iPad班學生在應用iPad學習英語后,學習興趣有了明顯提升。數據表明,iPad班學生和對照班學生前測后測在心理傾向、感受體驗上的p值均<0.05,具有顯著差異。
在iPad課堂對于培養學生口語、聽力、語法和寫作能力的調查研究中,參考數據的可信度不夠高。由于前測和后測數據僅來自于四次英語測驗,不能非常客觀的反映出學生這些方面英語水平。且兩組測驗時間間隔一年,學生自身各方面的英語能力本來有所提升。題目難度是否能很好的反應水平變化有待考究。
[1]陳錦波.“1+1”雙師導學課內翻轉教學模式[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18.
[2]常瑋,巫彬.基于智能手機的盒子魚英語應用實踐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41-42.